第120章 行商
四个二2021-06-15 16:102,077

  第一百二十章行商

  合家团圆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八月十五一过,各行各业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陆陆续续的就开始营业。

  董明吃了两大碗汤圆,便急匆匆的率先赶回汝南州,珙桐那边的行商队伍早就已经蓄势待发,就差他最后的检阅了。

  快马加鞭,两天多就回到了高陵县,街上人来人往,有说有笑。

  城中的光景和几个月前的破败也是天壤之别,一切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发展。

  演练场这边,珙桐带着行商队伍整装待发,单单是装载货物的马车就足足有十五辆之多,其他装备了生活必要物资的马车也有三五辆。

  董明只是象征性的检阅了一下队伍,随后就把有自己签署的信件,当然还有郑元帝玉玺盖章的圣旨一并给了珙桐。

  圣旨是前些日子洛都的元不换,趁着过年前找郑元帝求的一张。

  一般情况下,如果遇到盘查,只需要亮出董明的信件,就能够应付过去。

  毕竟董明可是大郑朝大将军董亮的亲儿子,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若是遇到更加严厉的盘查,则需要亮出郑元帝盖章过的圣旨,这样一来,珙桐他们的身份就会有普通的行商队伍,一跃成为出使的队伍。

  可是一旦成为了出使的队伍,各方面都会被至今严厉监察,行动起来也会变得异常困难。

  珙桐他们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售卖商品赚取银钱,其次便是要考察赤金的人文地理以及绘制地图。

  大郑朝虽然有周边国度的详细地图,但实际上已经有超过几年都没有更新过,无论是水文地理还是人文景观,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地图没有改变可不行。

  一切准备就绪,珙桐坐在马车最前方化身队伍的领头人,皮鞭一扬,抽响马背,烈马嘶鸣扬起马蹄,在纷纷扬扬的小雪当中离开演练场。

  看着渐行渐远的行商队伍,董明的心也随着他们一同飘向赤金。

  那里比较靠近赤道,相对来说温度也温暖得多,不必忍受这样的严寒。

  哈了一口气吹了吹,冻得有些发僵的手。

  董明裹紧自己的老棉衣,三步并作两步,一路小跑冲向小工坊。

  想要制作出能够将金属精密加工的机床,就必须要优先锻造出质量更好的金属。

  想要优先锻造出质量更好的金属,那就必须在动力系统方面做改进。

  所以现在摆在董明面前最紧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弄好一台水力风车。

  图纸是董明趁着过年期间闲着没事画的,数量较多看起来很杂乱。

  好在小工房里的木匠都不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人,众人围在一起七嘴八舌之下,居然还就将整张图纸给解释得清清楚楚。

  看懂了图纸之后,制作的过程就变得很简单,木匠们加班加点,仅仅花了三天的工夫就将水力风车所需要的零部件全部给制作好,剩下的就是组装以及试验的问题。

  漫长的冬季还没有过去,河大河虽然已经解冻,但两岸都还有一些冰块,小河更是直接被冻得流不动。

  水力风车的实验问题不得不暂时延后。

  ……

  珙桐他们跨过边梁县的边境之后,明显的感觉到头顶多出来了一些金灿灿的东西,那是久违的阳光。

  边境的河流也没有冻结,依旧是哗啦啦的奔流冲向远方,河里依稀可以看见跳跃的鱼群。

  一番检查身份之后,珙桐他们如愿以偿地进入了赤金的国度,正式开始属于他们的行商之旅。

  跨过边境线之后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赤金的国度,气温也随之升高。

  好在队伍当中的向导早就已经让众人准备好了一些夏天的衣裳,当下就找了一间客栈,换好了衣服才继续赶路。

  赤金的边垂和边梁县差不了多少,人口不怎么多,大多也都是些军卒以及罪犯的聚集地。

  购买力并没有多少,对珙桐他们携带而来的丝绸虽然很眼馋,但是身上并没有多少银子,所以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们路过。

  进入浙安郡,气温再次升高,明明还是二月底的样子,这边的气温却是高达二十好几度。

  珙桐他们进入浙安郡,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并不是和当地的官方进行合作,而是先考察了一下当地人对丝绸的需求量以及对竹制品的喜爱程度。

  考察总共花费了三天的时间,队伍里的所有人都忙前忙后的,差不多都黑了一圈。

  三天之后,珙桐盘下了一个店面,一声不吭的就开了一家店。

  根本不需要宣传,城里的人都已经知道了有这样一只来自大郑朝的行商队伍,他们有着丝滑的丝绸以及防潮耐用的竹制品。

  珙桐带着几个人在店铺里售卖东西,向导则是带着其他人借助推广的名义,查看人文地理景观,以便绘制地图。

  为了保证产品的充足,珙桐每天只售卖二十件丝绸以及五十件竹制品,即便是他已经将每一匹丝绸的价格定在了五百辆之高,依旧有数之不尽的人趋之若鹜的购买。

  往往是早上一开门,店门口排的人早已围得水泄不通。

  如果不是珙桐采取限制购买的方法,说不定还真有一掷千金的豪爽之人一口气买下当天的所有份额。

  售卖进行到第五天,浙安郡这一座小县城的人文景观已经绘制的差不多了,珙桐他们打算换一个地方。

  与此同时,大郑朝行商队伍来到赤金做商贸的消息,就像是插了翅膀一样的传入各个州郡。

  浙安郡的郡守自然是第一个截获这个消息的人,当他得知这只行商队伍眼下正在自己所管辖的浙安郡售卖商品时,眼珠子一下就亮了。

  直觉告诉他,如果和这只行商队伍搭上关系,将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

  只有赤金人才真真切切的了解赤金人。

  赤金国中喜欢丝绸的不仅仅是王公贵族,就连平民百姓也对丝绸爱不释手。

  对于潮湿闷热的环境来说,丝绸这种东西无疑是特别好的,用来制作衣服的布料。

  而且美丽的丝绸还能成为身份的象征。

  这对于天生就爱美的赤金人来说,就像是致命的诱惑一样,让他们永远无法离开对丝绸的喜爱。

继续阅读:第121章 柳长白的合作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重生开始谋划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