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应聘先生
四个二2021-06-15 16:422,145

   第三十八章应聘先生

  “少爷,赤金旧臣送来了十三个,都是之前皇室争斗中失败的老家伙们,要怎么安排他们?”

  早饭桌子上,元不换带着自己的妻子过来蹭饭。

  这还是董明第一次见到元不换的妻子,一个看起来不过三十岁的妇人,穿着打扮上和一般妇人没什么差别,只是面色看起来略有富贵相。

  果然,这种老夫少妻的模式在古代是最常见不过的。

  保守估计元不换有将近五十岁,妻子才三十岁,人生赢家啊!

  “十三个人里面有没有可用之才?”

  董明想了想开口问道。

  “可用之才不少,就看少爷能不能收服他们。”

  元不换端起稀饭喝了一口,觉得味道有点淡,又加了一勺白糖。

  “算了,我还是等人上门应聘老师吧。”

  董明摇头。

  如果元不换直接点名姓名或许还有收服的可能性,他既然没说就表示根本不看好董明能收服他们。

  元不换这种老人精都不看好,董明也懒得尝试。

  吃过早饭,笑姨她们围着帮董明缝制喜服。

  巧手刘氏也被请来帮忙,上次她帮董明做的内裤贴身舒适,穿着感觉好极了,后面又订购了好几条换着穿。

  董明站在院子里蹲马步,何天一在石亭里捣鼓几何图形,嘴里叼着毛笔不时涂涂写写。

  “老师,将军府到了。”

  一顶偏灰色的轿子停在将军府门口,身穿灰色长衫的少年撩开布帘,扶着龚前走出来。

  “去,递上拜帖。”

  龚前摆摆手整理一下衣袍。

  “你来了。”

  迎面来了另一顶轿子,荀易被黄衫少年扶着走过来。

  “你也来了。”

  老朋友见面,相互拍了拍肩膀。

  门口黑铁骑看了两份拜帖,差人交给元不换定夺。

  元不换接到拜帖愣了愣,一个前太学祭酒,一个皇家书库看守,无端端的跑来拜会?

  也不知道这两个老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想了想,元不换还是出门迎接,带着两人去到董明的院子。

  “少爷,前太学祭酒龚前,皇家书库看守荀易前来拜会。”

  “老元,先带着老前辈们坐着,整点刨冰解暑,我洗个澡就来。”

  董明两脚一软,扶着地砖站起来。

  “少将军是在强身健体?”

  龚前抚须笑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荀易目光欣慰点头。

  “这些是何物?”

  两人坐到石亭内,看着堆满桌子的几何图形狐疑道,何天一痴狂的样子他们倒是见怪不怪。

  “此乃几何学,少爷说的新学问之一。”

  元不换倒了三杯茶,笑着解释道。

  “几何学?!”

  荀易面露思索,皇家书库中并没有这门学问,也不知道董明是从何处得来的。

  龚前走到何天一背后,观察他不断涂涂写写的几何卷本第一卷。

  文字都能看懂,那些新奇的理念倒是让他眼睛一亮。

  第一卷的主要是角、边、全等、平行、相交等概念。

  因为记忆模糊的原因,董明也记不太清这些东西的先后顺序,一股脑的全部写出来让何天一看,看不懂在问他就好了。

  “两位老先生是来找我的?”

  董明披着还没干透的头发走出来,颇有一股玉树临风的感觉。

  “听闻少将军要招募先生,我二人想来试试。”

  荀易喝了一口热茶,看着董明笑道。

  “那欢迎至极,两位都是德高望重的前辈,加入书院是最好的选择。”

  董明眼睛一亮,推着两杯刨冰送到两人面前。

  “不知道少将军对书院的构想是什么?”

  荀易将刨冰交给黄衫少年,人老了,冰的东西要少吃。

  “自然是天下人才的培养地,书院是书院,朝堂是朝堂,二者泾渭分明互不干扰。”

  荀易是郑元帝的人,来找董明也是为了探查他对书院的想法。

  “具体的科目我还没有分出来,不过绝对会因材施教,断然不会固化人们的思想,愚民政策不可取。”

  “少将军心怀天下士子,老朽愿尽绵薄之力,望少将军莫要欺骗老朽。”

  荀易肃然起身。

  他一直反对莫有生的七股勾言,那是在培养傀儡,而非是人才。

  这也是为什么荀易对董明很有好感,他做了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

  “荀老不必如此,我董明行的端坐的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面对长者行礼,董明肃然起敬,连忙托住荀易躬**子。

  “奇思妙想!奇思妙想!”

  龚前连连赞叹。

  看了将近办个时辰,他总算是看出些眉目来。

  几何学虽然只有寥寥几语,但其中蕴含知识却是精妙绝伦,不少地方都用到算术运算。

  “这学问是少将军自创的?”

  龚前满眼复杂的看着董明。

  “不是。”

  董明虽然很像承认,不过面子上终究是有点抹不开。

  “是先人智慧,我不过是整理出来罢了。”

  “老朽也愿意加入书院,蜡烛就是要燃烧才有意义。”

  龚前复杂眼神稍有缓和。

  “老元,准备一下,中午吃火锅。”

  一下子得到两个德高望重的先生,董明心情很畅快,打算吃顿火锅犒劳自己。

  一顿火锅让两位老者大开眼界,离开的时候还带走了几坛子蒸馏酒。

  两人对“火烧云”赞不绝口,可惜人老了,只能喝一次蒸馏酒。

  下午又来了不少应聘先生的儒生,他们之前都在太学做事,听闻龚前亲自应聘书院先生,不少人都闻讯而来。

  董明把招聘先生的事情交给董三朱和元不换,要求很简单,只要那些有学识,懂关怀的儒生。

  至于那些只会七股勾言的老儒生全部不要。

  书院在如火如荼的建造,每日都能听到新的消息,应聘书院先生的儒生越来越多,最后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

  将军府门前的街道都被围满了。

  至于原因很简单,之前的千金买马骨让儒生们知道董明并不是嗜杀之人,龚前的带头也有很大作用,最关键的还是高额的俸禄。

  书院先生每月月俸二十两银子,外加各种补贴总共三十七两银子。

  举个例子,大郑朝一石米只需二十枚铜钱,一个成年男子每个月大概消耗一石二斗米,也就只需要不到三十枚铜钱,连半两银子都不要。

  其他瓜果蔬菜、肉类也不算贵,正常男子一个月大概需要三两银子,剩下的三十几两足够他们在洛都潇洒一阵。

  而且董明承诺直接发钱,不存在什么以物易物,这才是最诱人的。

继续阅读:第39章七月初六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重生开始谋划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