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七次科举
四个二2021-06-15 16:042,050

  第一百三十二章七次科举

  公孙长毫不意外地被赶出了府邸。

  “公羊兄,留给你一抉择的时间不多了,倘若大军进城之前你还不能做出抉择,就休怪我不留情面了。”

  撂下狠话,公孙长转身离开此处。

  虽说公羊木一是一个老儒生,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怒火,倘若这家伙发起狂来,说不准能赶在华阳州大军到来之前杀了公孙长。

  刺史府中,公羊木一正坐在石亭当中暗自惆怅,如此情形他该如何抉择?

  难不成真要和狼子野心的三公同流合污?

  即便三公打败了大将军董明亮,但他们内部依旧还会有一场漫长的争斗,岂不是再蹈覆辙?

  倘若大将军董亮获得胜利,大郑朝将重新归于统一,也能够腾出手来好好处理一下周边其他过度的问题。

  一番比较之下,选择大将军董亮自然是最好的。

  “不曾想年轻时你我理念不和,如今我依旧要居于你之下。”

  打定主意,公羊木一离开花园回到书房,飞鸽传书通告汴安郡的所有边防。

  他华扬州的军队不是威逼利诱吗?那就将他们挡在汴安郡之外,让他们过不来不就行了?

  连续写了十多封书信,分别以不同的信鸽飞向不同的县城,公羊木一依旧不肯罢休,召集自己的心腹,让他立刻出城,想办法联系上雪山红。

  听说雪山红那边有一批威力巨大的武器,倘若能够弄到手,或许能够扭转战局。

  事实上,铜甲团所在的冀荆州距离汴安郡并不远,倘若公羊木一真有心,派遣一支军队前往便可以换取不少的连弩。

  两日之后,华阳州的大军抵达汴安郡边防。

  早已经收到消息的各个县城,立刻对华阳州的大军展开猛烈攻击,竭尽全力要将他们当在汴安郡之外。

  华阳州的大军似乎对汴安郡的反抗早有预料,不慌不忙地展开阵型进行围攻。

  两个州郡之间如此大规模的战斗,已经有许久未曾在大郑朝出现了。

  董明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战事爆发的第三天。

  “三朱姐,你说公羊木一和公孙长到底在干什么?偏偏挑在这个时候打仗?”

  董明看完信件有点哭笑不得。

  “公羊木一是一个老儒生,脾气性子极其古怪刁钻,可以说是食古不化。

  而公孙长则是一个墙头草,风吹两边倒。

  按照眼下的情势看,公孙长应该已经投靠了三公,华阳州的大军之所以会进攻汴安郡,应该是公孙长想要拉拢公羊木一,和他一同投靠三公。

  却被他给拒绝了,恼羞成怒之下打算以大军威逼利诱。”

  董三朱取出大郑朝的地图,指着爆发战斗的几个县城分析道。

  “公羊木一不是和我老爹有仇怨吗?有人拉拢他,按道理来说他应该义无反顾的投靠三公才是,怎么还会拒绝?”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些个老儒生往往都是嘴上一套,背地里一套。

  表面上一个个都是圣人君子,私底下一个个都是些贪图便宜的小人。

  我看公羊木一也是差不多的,多半是那个公孙长说了些什么,不该说的话把他得罪了,却又不肯拿出其他条件来诱惑他,这才没有谈拢。”

  正在吃包子的董大朱接了一句。

  “不排除这种可能性,公孙长这个人的确不太会说话,而且是个彻头彻尾的真小人,一切唯利是图,很可能在某些言语方面得罪了公羊木一。

  俗话说得好,狗仗人势,公孙长既然投靠了三公,在公羊木一面前自然是趾高气扬。

  这个老儒生可受不了这样的气,谈不拢是必然的。”

  董二朱插话道。

  “黑铁骑那边抓获了一个公羊木一派出去的心腹,据说是想要前往淮安郡寻求新式武器。”

  “???”

  董明愣了愣,有些不太明白公羊木一口中的新式武器到底指的是什么?

  如果说的是连弩,那应该算不上是新式武器了吧,毕竟现在火枪已经研制出来了,火炮也在研制当中。

  况且相对于隔着华扬州的淮安郡来说,直接前往冀荆州寻求铜甲团的帮助不香吗?

  舍近求远,缘木求鱼的目的到底何在?

  难道这就是老儒生的骨气?

  “臭小子,别想那么多,一句话到底是救还是不救,铜甲团最近显得有些发慌,让他们打一仗是最好不过的。”

  董建成踩着步子走了进来,看他满面春风的样子,应该有什么好事。

  “叔父如此高兴,想来是有什么欣喜之事,不如说出来让侄儿也听听看?”

  “你小子少在这里给我打马虎眼,你不想出手,无非是担心救了他之后,那老小子翻脸不认人是吧?鸡飞蛋打的滋味也的确不好受。

  不过我要告诉你一点,公羊木一没有你们看到的这么简单。

  那个老小子阴着呢,不然你以为他能稳坐汴安郡刺史的位置?

  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怎么着也都是个养老的好去处,什么时候轮得到他这个老儒生了。”

  董建成也不多话点到为止,拍了拍董明的肩膀转身离去。

  “三朱姐,你把公羊木一的生平调查出来让我看看,我突然对这个老儒生有点儿兴趣了。”

  “好。”

  半个时辰之后,董明坐在书房里,书桌上摆了一掌后的文件,上面记载的是有关于公羊木一从出生开始一直到现在,每年所发生的大小事件。

  翻开封面,对于出生年月什么的董明一眼晃过,小时候的事情也是看了几眼。

  不得不说,公羊木一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出生于贫苦从,小没有上过私塾,一直到十岁那年还是一个文盲,后来遇见一个落魄的老儒生,也就是后来他的启蒙导师。

  公羊木一白天在客栈里充当小二做工,做工之余则是跟着老儒生断文识字。

  经年累月之下,十六岁的他第一次参加了科举。

  来是满怀信心的公羊木一却在科举之后一蹶不振,原因无他,他自负苦读六年却依旧是不声不响的落榜。

  自负的公羊木一在后来的日子当中先后经历了六次科举考试,结果无一例外全部落榜。

继续阅读:第133章 深远谋划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重生开始谋划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