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那种不喜欢与人为伍的人,喜欢一个人独处,如果有一天真的找到了母亲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还适应跟她朝夕相处。
人总是会变的,一直在变,意识不到这种变化还好些,但是每一刻都很清楚自己的变化才最难受最煎熬。
有种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深渊的无力和绝望感。
辜鸿铭老先生的影子还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不知道为什么,反正越久没有消息我的内心就越是不安,内心越不安脑子就越是不清醒,一开始只是分不清楚梦境现实,现在有种在软绵绵的云雾上飞的感觉。
老先生是个十分特殊的人物,特立独行,让人觉得是个疯癫,但他内心深处却是深深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的。而且他还会去维护,特殊的维护,不是一般意义的维护。他擅长在人群中争论,擅长用文章和中华的历史反驳。
而我依然喜欢一个人独处,我从不觉得人群有多大作用,我的人生之中只要有一个母亲就足够了。既然母亲失踪了那么我一个人就够了。
其实这种感觉很奇怪,我妈并不是一直都是慈爱角色,相反大部分时候她对我的要求特别严苛,这让我从小吃了不少苦。不说别的就说练习说话,每天每夜都要不停的练习,效果不好就不给饭吃。那时候的她十分狠心,甚至在村里人看来算作狠毒,根本不像亲生母亲做出来的事情。
她也也不会给我讲太多大道理,因为大道理是没用的,一个小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小孩子有时候对他讲太多道理都没用,根本听不懂,何况那个小孩子还是个聋子。于是她开始给我讲故事,小孩子对故事都很感兴趣,愿意听故事,而且一旦形成习惯一天不讲都不行。
我的性格孤僻,我妈讲故事我就听,也不知道她从哪里知道的辜鸿铭老先生的故事,在她那里讲来反而成了一个中国人在外国叱咤风云的故事,有点像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古代侠客。这点我当然喜欢,我妈则投其所好,在我只学会了200多个汉字的时候就给我借来了古龙的武侠小说。
看武侠小说有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不会觉得疲惫,认识的字十分有限怎么办,没关系,我妈早在旁边给我准备了一本汉语字典,随时随地放在手边。不会了就去查,一个认识200个汉字的小孩子一旦学会了查字典,那么他的识字水平会飞速提高。当我看完一部古龙武侠小说以后就已经自然而然的认识500个以上的汉字了,那么接着看第二部武侠小说的时候这个基数还会迅速增长。
我妈不会放任我一天到晚看武侠小说,实际上看武侠小说是对我学习说话和汉字的一种奖励。一次我最多只能看30页,起初觉得很难,很快觉得不够看,这时候我妈告诉我应该开始学习词语了。古龙先生不太喜欢咬文嚼字,但他的书中有许多有趣的句子。十分有趣的句子,短句,这点跟我以后看到的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相似的地方。
很多人都去追求华丽的词藻,长长的带着许多修饰的句子,可古龙先生则擅长用短短几个字塑造出一种特别古朴萧瑟的意境。我很喜欢,因为我是个聋子,因为想要说话和用正常的方法学习汉字十分困难,所以我天生喜欢短句。
小时候并不理解我妈为什么给我找全了古龙的武侠小说,长大后才明白她是因材施教。她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都是因材施教,都是针对我的性格喜好特点作出的具备特别针对的教育。
我妈还擅长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引导,引导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太难了。因为她们大都没有文化,眼界有限。甚至几十年都没出过远门,最遥远的地方就是去过县城。这样的人不能要求太多,也不能奢求太多。严格来说我妈只读了初中。高中都没有读,在村里她们那一代人当中只能算是认识字,其余的算不上,毕竟她们那个年纪文盲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是上过初中高中的,因为我妈严格来说如果活着现在年纪也不大,如果放在城里来说打扮打扮人家会觉得她也就三十五岁左右。
虽然我妈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但是我对她的颜值十分自信,她属于那种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女子,但从不打扮。她唯一的化妆品就是一瓶便宜的大宝护肤霜,那时候我甚至觉得大宝是全世界最好的化妆品。
有时候她也会给我擦点,这时候我爸看见了,会立刻强行制止。不是心疼那点廉价的化妆品而是他认为一个男孩子用化妆品干什么?
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不要在乎细节,对我来说这是他在我成长过程当中难得的强横时刻。我平常对他的印象并不好,也不认为他是个合格的父亲,甚至时常将其忽视,自动忽略掉他的存在。那一刻,当他说出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的时候我是认可的,而且一下子觉得他也许不是一无是处,不总是窝窝囊囊的人。
父亲就要有父亲的样子,父亲是儿子人生最初也是最好的榜样。可我的父亲从未做到这点,相反我的母亲却成了我人生的目标和在这个世界上唯一敬佩信任之人。
记得那时候我妈也笑了,她从不会跟父亲吵架,父亲也从不会跟她吵架。我不知道两人解决争端的方法,我只知道他们偶尔会去外面商量事情,也许那就是他们之间的相处之道。不过我还是觉得那样很麻烦,所以我还是喜欢一个人。
我不会偷偷看武侠小说,我想多看一点武侠小说会努力学习训练,让自己表现的足够优秀然后得到母亲的奖励。然后我就可以一个人坐在阳光洒满的院子里,旁边鸡鸭猪狗很热闹,但我却会沉浸在一个人的武侠世界当中不能自拔。
在武侠小说中我一点点看到了一个理想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