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放映厅的事物交给全帮的人后,余骞完完整整在家休息了一天,享受着一家三口的时光。
放映厅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其他镇,而放映厅午夜“特别场”在男人间和情侣间成为了一个秘密形成了默契。想去的人戴着面具,即使攀谈离开了放映厅也全当没发生过。
“娱乐还是太少了啊。”
余骞思索着。
相比于后世种类花样繁多的娱乐方式,现在能玩的东西太少了。
在娱乐生产力尚未达到水准的现在,余骞能想到的最普遍最具有全民性的娱乐活动就是麻将了。
华中地区的麻将文化主要从川渝地区辐射向周边各省市,而东南沿海地区的麻将文化也历史悠久,但现在大多都是自己家里人或邻居在家打打玩,没有出现固定的专门的麻将娱乐场所。
但其实提供场地开个麻将馆,每桌收取一定的压桌钱和茶水费一天都能有不少钱。
五毛钱的底的话,算上各种番夹扣和杠,运气不好一晚上也能输好几百,当然在这时候打五毛绝对算得上是大牌了。
如果按一把十块的输赢的话,压桌钱余骞都能收一块,再加上每人每天两到五元的茶水费,利润可观啊!更何况现在收多少钱不还是余骞说了算吗?
想到这余骞便激动了,立马收拾了一下便骑着摩托往帮里赶去了。
……
“还有最后五圈,坚持住!”
隔得老远的后院都传来了陶俊熟悉的操练声。
“四…四爷…呼…”
几个人跑过余骞身边上气不接下气的,眼神中仿佛带着求生的欲望。
游戏音效的声音仿佛出现在了余骞的脑袋里,救救我!救救我!
“你们加油!”
余骞在门口等了一会后没有发现刘泽,便推开门走了进去。
“已经跑完了?”
正在擦汗的刘泽看到余骞来了笑着说。
“二十圈,刚跑完。”
“行,交待你个事情,明天你在镇南和镇西找一个周围人多热闹宽敞的地儿把它买下来,然后找木匠订几张方桌和几副麻将。”
“麻将?让兄弟们打麻将吗?在全帮不就行了。”
“哪有那么好的事专门买个地给你们打麻将,是我要开麻将馆。订桌子的时候就说是麻将桌就行了,至于订多少张就你自己决定了。”
“哦哦哦,好。”
镇西虽然没有镇南的人口密度大但住在里面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人生就离不开吃喝女票赌抽这几个字。
说起麻将,余骞还要订一下规则和玩法。不同省份和不同市区的麻将都有自己的玩法,甚至紧挨着菖蒲市的孝昌市就连玩麻将的人数都有不同,他们有一种三个人玩的麻将“卡五星”。
交代完事情后余骞又去影院逛了一圈,看到进入正轨后便百无聊赖的骑着摩托往家里去。
两个放映机一个在开元镇使用另一个投入了隔壁镇,两边全帮人员互通倒也不需要余骞操心,一时间他竟然想不起来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了。
“哟,大爷这又是淘到什么好东西了?”
慢悠悠骑着摩托的余骞左瞧瞧右看看,坐在路边摆弄着一个物件的大爷便进入了他的视线。
这个大爷在开元镇是出了名的爱收藏,不过不是那种随随便便一件藏品都要几十万的那种,他最爱收藏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物件。
有次余骞偶然碰到这大爷摆弄一个七十年代限量的抽水机模型好奇就聊了几句,问他为什么要收藏这些东西,大爷的回答让他很意外。
“别看这都是几年前的东西,但这些可是代表着咱们国家的发展的进程,而且数量少着呢,虽然价值比不上那些古董字画但对我来说可都是宝贝。”
虽然不知道大爷是真的喜欢还是等着升值,但眼光还是十分独到的,未来的几十年保存完好全套的东西价值翻了百倍不止。
这次看到大爷拿着一个木盒子摆弄着又来了兴趣。
“又是你啊?有兴趣?来瞧瞧!”
闲来无事的余骞停下车端着旁边的椅子坐在了大爷旁边认真的看着大爷盘弄着被锁着的盒子。
“您这是干嘛呢?盒子里面是什么宝贝怎么还不舍不得打开?”
“这是今天早上有个人路过这里,钱包掉了拿这和我换的。”
“多少钱换的?三十块?”
要是放在以后遇上这种事情逢十九假,基本上都是借着这个名义把一些没用的东西或者坏掉的东西卖出去。
不过余骞看了看盒子的材质和做工,木头是老的雕工也不错上面镶着的东西也像是真的,单算这盒子应该就值二三十块钱了。
大爷伸出了两根手指。
“二十?”
余骞看着大爷,这可不是他的风格啊,好像还没见他买过这么贵的东西。
“二百。“
“您不会是骗了吧?”
“我怎么可能会被骗?这东西他一开始要价五百,后来好说歹说拖了一会后才愿意两百块钱卖给我的。”
“我能看看吗?”
什么东西能值二百块钱呢?
“来,您也掌掌眼。”
大爷很少碰到和自己有共同兴趣的人,自然乐意分享。
余骞拿着盒子端详着,发现盒子底部刻了一排英文字母。
“沪都照相机厂?还是个中外合作款。”
余骞颠了颠盒子,分量还是有的,难道真的有照相机吗?
“大爷,你把这个卖给我吧。”
“卖给你?不行不行,我就是喜欢这盒子才买的,君子不夺人所好。”
“我其实就是好奇盒子里面的东西,这样把我给您二百块钱你把这个东西给我,我把盒子打开之后再原模原样的给您送回来。”
“不要我盒子?”
“不要。”
“那感情好啊,那我这里面的东西就卖给你了。咱可说好,无论里面开始什么东西都不带往回要的。”
“那是自然。”
余骞拿了两百块钱出来。
“等下我就把盒子给你送来。”
余骞拿着盒子骑着摩托车又回到了全帮。
“骞儿哥?还有什么事吗?”
“帮里有没有人擅长开锁的?找个人帮我把这打开,别把盒子弄坏了。”
过了一会,一个贼眉鼠眼的人来了。
“四爷,您要开锁嘛?”
“对,帮我把它打开吧,别把盒子弄坏了。”
“您放心吧。”
贼眉鼠眼的那个人从怀里掏出了个东西,东看看西瞧瞧。
“你这干嘛呢?”
“习惯了四爷。”
说话间那个人已经将锁打开拿了下来,全程一分钟不到而且整个过程除了接过盒子看都没有看锁一眼。
人才啊,现在这种家用锁根本防不住这个人吧,就是行为表现太容易被人发现了,属于就算什么都没做还会被怀疑偷了东西的人。
“还真的是相机。”
80年代之前,120双反是市场上最主流的相机,而沪都生产的海鸥4B正是其中的代表产品。
“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