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赌赢了,那禁军带着她匆匆下了城墙,城门打开时,队伍前列郑旭手中的长剑已经出鞘三分,还为厮杀,眼中便已经染上了血腥之气。
“住手!”沈宓拼尽全力的呼喊声,在寂静而蓄势待发中显得十分清晰。
太子疑惑的寻声望去,看向了对面郑旭的队伍,方才的声音似乎就是从那边发出来的。
而很快,郑旭的队伍被莫名一分为二,缓缓走向众人眼前的,不是陛下,不是大监,而是一位女子,一位他们都很眼熟的女子。
“清婉郡君,这时候跑到这里来可不是明智之举,小姑娘家家还是快快回去,免得等会儿背着战场厮杀,吓得魂不附体。”太子勾起唇角,他实在没想到出来的就是这么一位。
郑旭转头,眼中闪过一丝紧张,夫人怎么出来了,哪个混蛋让夫人出来的,爷远赴东海治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夫人和永定侯府之事。
郑旭一个眼神看向身边的心腹,心腹明白,准备策马上前,将沈宓带离此处。
叶昱颢凝眉,他认得这个女子,是永定侯府的小姐,与自家姐姐关系极好,听说这位郡君,不善武学,只是,这个时候她怎么来了?
“多谢太子殿下体恤,”沈宓直视高坐在马背上的太子,腰背挺直犹如青松,“清婉此番前来,是因为太子殿下手中之物有几分熟悉。”
她就像在与友人聊天,完全没有感受到两军对垒的紧张气氛。
“哦?”太子只以为这是眼前这女子故意这么说,便不屑的笑了笑,裴慎是个心眼多的,没想到他的妻子也不遑多让,不过自己绝对不会相信她的狡诈之词。
自己手中的这半枚,可是从叶小将军手中拿过来的,怎会有假?
“不巧,清婉手中也有一模一样。”沈宓一边说着,一边从腰间锦囊里取出那半枚虎符,转头看了一眼郑旭,还有对面的叶昱颢,“说来,前阵子好友叶家小姐曾来探望过我,临走时留下此物给我,隔着锦囊我也未曾查探何物,直到昨儿个收拾东西,我才发现是虎符。”
太子脸上表情已经寸寸龟裂,他防了一招没想到还有猝不及防的后招。
郑旭面上一喜,竟没想到夫人前来,当真是为了解困局的。
“右半块虎符一直在陛下手中,今日被郑统领携带,而左半块虎符一直藏在叶家,现如今清婉好奇,究竟清婉与太子殿下手中的左半块,孰真孰假?”沈宓好奇的看了眼自己手中的半块虎符,一脸探究。
太子身旁的叶昱颢,眼中闪过一抹喜色,他猜到了,这就是契机!
遂掩下喜色,摆出一丝怒容,朗声说道:“清婉郡君既然说你手上的那半块是家姐暂存,而太子殿下手中则是在下从父亲手上接过,如今只为了我叶家军不为受人戏弄,在下也要亲自验一验真假。”
沈宓自然无惧,她坚信仿佛不会害自己,只是战场瞬息万变,万一太子的人拿走这枚虎符,岂不是为虎作伥,适得其反?
想了想,沈宓计上心来,“叶小将军要查验这是应该的,只是清婉听闻但凡军中虎符,子母合并天衣无缝外,还有虎符周身嵌金铭文不等,那么如今最好的法子不是凭肉眼观察,而是借郑统领手中的右半块真正的虎符来验,叶小将军以为如何?”
叶昱颢眼神几不可查的略过太子,同意的点了点头。
太子喉头微动,将手中虎符捏紧。
叶家军每列首位出列,共计十人。沈宓则是看了一眼郑旭,郑旭了然的点点头,亲自翻身下马,走到沈宓身旁,身后也跟着十位禁军。
太子屏气凝神,看着叶昱颢左手接过自己手中的虎符,右手接过郑旭手中的虎符,两者合并,自己瞧不出所以然,但是莫名的有了一丝紧张。
叶昱颢神色如常,只仔细瞧看之后,示意侍卫叶家军查看是否有端倪,大家心中有定论之后,看着沈宓递上自己手中的半块,再次合并被查验真假。
行宫主殿。
文熙帝看着满殿的文武大臣们,眼神恍惚,忽然大监匆匆从殿外走进来,“陛下,陛下。”
“发生何事,朕似乎没有听见两军交战的声响,莫不是郑旭做到了?”文熙帝端着身子问道。
“老奴方才亲眼瞧着,郑统领以陛下虎符为令,和太子殿下手中那叶家军的半块虎符僵持不下,然不知太子殿下说了什么,叶家军蠢蠢欲动,就在两军即将交战之际……”大监匆匆观察战况回来,这一口水没喝,不得不喘口气缓缓,同样的也吊住了大家的心。
文熙帝眼力好,一眼就看出来大监状况,吩咐人给大监看茶,大监一饮而尽之后这才继续说道:“裴夫人竟是现身在两军阵前。”
大家一时间还有些想不起来裴夫人是哪号人物?
倒是座下的沈夫人一个没忍住,低低叹了一声,“阿芜,怎得去了那凶险之地?”
这下子大家倒是想起来了,大监说的裴夫人原来就是永定侯府的小姐,皇家亲封的清婉郡君啊。
文熙帝眼睛一眯,看了看一脸惊慌的沈夫人,随后不动声色的问道:“清婉郡君为何去了阵前?”
“老奴急着回来传情况,留了一个小公公在那勘察,其他的倒也不知,”大监抹了一把汗,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了,郡君出现之后,不知说了什么,两军同时收势,倒是没有打起来。”
文熙帝心中百转千回,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紧要关头,竟是裴慎的夫人暂时解围,看着大监大汗淋漓的模样,文熙帝恻隐之心动了动,示意他休息一会,不用往外打探消息。
“事已成定局,一切尽人事听天命罢。”文熙帝一脸坦然,座下的诚王如今神游天外,他也不知道自己这一次究竟是赢是输,自己先前多次给京中传播消息,如今终于逼得太子谋反,可是自己不也是命悬一线嘛。
胡先生站在城墙上,观望着下面的形势,一旁的禁军知道他是诚王的谋士,便没有阻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