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无能也无德,做下些许错事实在是难辞其咎,这一夜行宫的群臣纷纷震怒,许多整夜辗转反侧未眠,破晓时分,大家十分默契穿着朝服来到了陛下的殿前。
大监还有些没清醒,门外的小公公便急促的敲门,“怎么了?可是闭下醒来了,即是陛下醒来,你们就按昨天我吩咐的去伺候陛下洗漱,咱家这就来。”
大监一边说着话,一边摸索着起身走到一旁铜盆边,打算淋些凉水好让自己清醒的快些。
却不想门外的小公公,急的都快哭出来,“大监,陛下的殿外头,乌央央的好些大臣都来了,大家一早过来十分的安静,但都齐刷刷的跪在那里。”
“大监,能跟随陛下前来的都是我朝的重臣,不说其他,领头的就是此次随行的少师,少傅。”小公公何时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当时大家伙腿脚就软了,好在他脑子机灵知道赶紧跑来求助大监。
大监心中咯噔一声,暗道不好,此时自己哪里还需要淋什么凉水,就这小公公传的话,足够让自己无比的清醒。
“慌慌张张的,进来说话。”大监自己住的离陛下的比较近,只是最近操劳过甚,所以才贪睡了一下。
小公公令轻手轻脚的进来之后,一边伺候大街洗漱更衣,一边将事情细细的再补充了一遍。
“陛下可有被外面的动静吵醒来?”大监匆匆朝着主殿而去,一边问着身后的人。后面的人小声的回答,“陛下熏的香,此时还在熟睡着。”
大监点点头,多亏了太医院给陛下配得安神香,每一次陛下有心事睡不着的时候,自己就会做主为陛下点上此香,如此陛下便得以安眠。
“行了,我知道了,你们都下去吧。”大监走到主殿门口,借着柱子的存在悄悄看了一下殿前空地上跪着的官员们。
随后深吸一口气,示意殿门口的守卫将门打开,自己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负责洗漱更衣的宫女们,“都机灵着点儿,别捅了什么娄子。”说完便抬脚进去。
打前头的那个宫女熟练地将香炉端了下去,毕竟香炉中的炉灰也是有一些余味的。
大监一抬手,两旁的宫女小心翼翼的将床帐搭了起来,“陛下,陛下,到时辰了,陛下该起身了。”
被大监连声呼唤,眼睛缓缓睁开的陛下深深呼出一口浊气,转头看了看窗户透出来的光,“竟是天真的亮了,真难得睡了一个好觉。”说完便被伺候着起身更衣。
大监一看事情差不多了,于是示意大家都出去,小声的在陛下的身后将这件事情禀明。
陛下虎躯一震,直接抬脚走出了殿外。
抬眼望去,穿着朝服的大臣们井然有序的跪在地上,也不知跪了多久。
昨日东海之讯传来自己闻之晕厥,这些官员们气愤难耐也是理所应当,文熙帝也知道自己终究是要亲自处理这件事情,给官员给百姓一个交代,捏着眉心一叹的他,无力的抬头望天,“备倚,就在这吧。”
陛下这是不愿意挪步去偏殿,干脆直接在此处理朝事,大监连忙点点头,一旁的侍卫将龙椅抬了出来。
“都平身吧。”皇帝的声音想起在众人的头顶,官员们久跪力气耗费许多,哪里还有精力去抬头看陛下的身影,此时听到声音这才艰难的抬头,叩首问安。
至于陛下说的起身之事,诸位朝臣们都是彼此搀扶一把,才堪堪站起来的,不用想也知道膝盖腿那里一定不好受,可是又能怎么办呢,一个是陛下,一个是太子,请求陛下处置太子,本来就是一件大事。
“陛下,东海水患未平,连徽将军带领的士兵染上瘟疫,生死未知,又因为消息遍传,各地盐价纷纷暴涨,就连京城都已经成了天价,还供应不上。”
“陛下,臣听说昨日京城暴动,数个卖盐的铺子都被抢劫一空,如今报官都没法管,乱作一团,最后还是巡城兵出动,这才不至于有更大的伤亡。”
“陛下,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盖因太子殿下失职,用人不当,且事出之后殿下也没有做出合理的补救措施,任由事情发展,如此种种,不配为我东乾的太子,还请陛下废太子,另立储君,还东乾一个光明前途。”
“赵大人,废除太子是大事,何必非要在此时提起来,”有一位大臣不满,上前一步,“陛下,臣有异议,此时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先治理平水患救治瘟疫,再者稳定盐价安民心,其他的不急于一时。”
“刘大人是太子殿下的姻亲,自然要向着太子殿下说话,只是刘大人,此一时彼一时,太子殿下做出此等天怒人怨之事,若不处罚如何给百姓一个交代。”
“……”
裴慎站在人群里,悄声的看着众臣的唇枪舌战,垂头越发沉静。
乱起来,越乱越好。
而他看得清楚,诚王今日并没有前来,陛下也发现这件事了,抬手下压,“安静!”
众人立刻不在喧嚣,皇帝抬头一看,眉心皱起,“诚王呢?”
大监眯着眼睛扫视一圈,遂小声的耳语,“陛下,想来诚王殿下并不知道今日百官自发之举,如今还在自己的殿里呢。”
“他倒是个知趣的。”皇帝遥遥的远望了一眼诚王院子的方位,随后凝神对付起来眼前的这些官员。
此时,诚王的宫殿。
手上的两个核桃盘的油光水滑,诚王舒适的坐在树下的长椅上,抬头望天,“今儿个比起昨天要好许多,至少不会阴沉的仿佛下一瞬就要是瓢泼大雨,否则那些大臣们跪出来毛病可如何是好?”
胡先生点点头,“殿下说的是,只怕这就是柳暗花明之征兆,相比今日陛下一定会对太子有处理,届时……”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远处长廊飞奔过来一个身影,那侍卫跑的不慢,只是免不了气喘吁吁,上前一脸涨红的行礼,胡先生看了一眼诚王,“殿下,这是前去听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