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月华悬着的心,在余母抱着孩子出来时告知母子平安后,才彻底落下。
既然请来了两位老大夫,那就一个负责给孩子把脉,一个负责给母亲把脉。
等再次确定母子都好好的时候,顾月华眼睛湿润了。
表姐总算是挺过了上辈子的那个坎。
满月的时候,甄文婉已经能面色红润的,抱着孩子出来招待客人了。
余家这次满月宴办得特别热闹,除了余家院子,整个小巷里都摆满了桌子。
之前顾月华说有好东西给小宝宝准备着,也没有说谎。
一个金子打造的同心锁,一拿出来就引起众人的赞叹,“这娘家人不错,这么大的同心锁得有半斤重吧。这简直是把小宝宝将来娶媳妇的钱都备好了。”
“可不是,这还只是小姨送的,你们没看见刚才宝宝的外祖母,以及几个舅舅送的,也都是好东西,余家这个媳妇真是娶对了。”
说到这里,就不免有好事者看向王家。
当年那么嫌弃人家,结果人家现在儿子都生了,他们王家的媳妇都还没听说怀孕。
两相一对比,她们不信那么要强的王太太不会难受。
可惜的是今天王家大门紧闭,她们也无从探知对方的表情。
这边,看到顾月华送的同心锁,余锯的两个姑姑不甘示弱,直接拍出一张地契。
“这是我们两个姑祖母对孩子的一片心意。”
余锯拿起来一看,竟然是一个院子,他有些迟疑,“两位姑姑,这也太贵重了。”
余大姑一挥手,
“贵重什么,再贵重能有咱们余家的长子长孙贵重吗?你娘帮了我这么多年,你们又一直照顾和孝顺我老娘,我们这两个嫁出去的闺女还不能感谢一下吗?
这院子住四世同堂太小了,以后都不够咱们宝宝撒欢的,所以我和你二姑就商量,干脆给你们换个地方住。”
新换的地方紧挨着学堂,家里富裕了,也该考虑改换门庭的事了。
至于还在学堂读书的小侄子,算了,这么多年看下来,他也不是那个读书的料,娘家改头换面的重任,怕是还要落在刚满月的小侄孙身上。“
整个满月宴席上,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这个刚出生的小宝宝收到的令人艳羡的满月礼。
“余家这是要发达了呀?”
一个妇人不无羡慕道,不论是选得亲家,还是出家的姑奶奶出手都那么阔气。
旁边蓝衣妇人道:“人家早就发达了好不好,听说大锯要不了多久,也要出门去给人家做账房。你想想,他们一家七口人,有四个能挣钱的,还都挣得不少,人家家底厚实着呢。”
说着,蓝衣妇人瞥了眼刚才那个妇人,“咋了,是不是后悔当年没早点下手。”
这话是给对方脸上贴金。她可是知道的,当年余婆婆托人问过这妇人的女儿,只是被拒了。
这妇人的女儿后来嫁到街对面那个巷子里,女婿还行,只是亲家人丁兴旺,一大家子住在一起,口舌纷争不少。
她好几次都看到这人的女儿,红着眼眶回娘家。
那妇人一想到女儿,也是免不了眼中闪过心疼。
后悔倒不至于,无论如何,女婿是个健全人,这就比余锯好上百倍。
她只是感慨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余锯要是生下来没少一条胳膊,她肯定一百个愿意和余家结亲。
这妇人不后悔,可张书兰却是后悔死了。
特别是在得知余家要搬进两进的大宅院后,更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上次狠狠闹了一场后,王太太是死活不愿意让她和王青搬出去住。
这也就算了,每天的家务活干完,她还要擦桌椅板凳,门框窗户,说什么身为女人,就是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才行。
她抱着一颗好好过日子的心,觉得这样也无可厚非,大不了她累点就是。
可她没想到,这一干就是整整一年多。
自家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那桌椅板凳三五天擦一次足够了,这死老太太就是想尽办法折磨她。
想当初在余家呆的那几天,她干活的时候,人家余婆婆那么大年纪,也没说在旁边干看着,都知道搭把手。
更何况现在还请了两个帮工,她都不敢想,那个甄文婉天天饭来张口的日子该有多爽。
思及此,张书兰起身把手里的抹布一扔,刚要撂挑子不干了,就见王太太沉着脸走过来,冷淡得瞥了她一眼,
“干快点,一会就晌午了,我儿子还要回来吃午饭,不能耽误。”
王太太现在也学精明了,张口必以“我儿子”为开头,压得张书兰不敢还嘴。
之前是她大意了,没有找到这贱人的七寸,才让她那么狂的。
闻言,张书兰瑟缩一下,最后还是蹲下身,不情不愿的应了句“好,我这边擦完就去做饭。”
等余家搬家那天,张书兰刚好从外面买菜回来,如今买菜是她每天难得放松的时刻。
一进巷子口,就见余家门口等着的几辆牛车。
余父余母他们都在,脸上挂着笑,左右邻居客套道:“以后有时间还来玩,别忘了我们这些老街坊们。”
余母一边指挥帮工轻拿轻放,一边应道:
“那肯定的,咱们一起住了几十年,和亲戚也没什么两样的,回头家里办暖灶酒,各位可要赏脸过来喝一杯。”
“那肯定的,就算你不请,我们也要厚着脸皮去的。”
这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张书兰挎着篮子,从旁边小心的走过去。
要是回去晚了,家里死老太婆又要找茬。
“来,小心些。”
余家院子里传来一道温和的声音,她下意识扭过头去看,就见一身长衫的余锯正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温柔的提醒妻子。
甄文婉一身红衣,眉眼温柔,听到这话娇嗔一笑,
“我又不是小宝,还能摔着不成?”
小宝应该是他们儿子的小名,虽然俗气,但也能展现出父母对他的爱。
就在她埋头要走过去的时候,院子里的声音再次传来,
“小宝娘虽然不会摔着,但小宝爹还是会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