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这样的情况,已经是极为正常了。
萧岭是个慈悲之人。
在看到这饿瓢遍地的景象后,他就从怀中拿出了一把碎银子。
将其分给了这些乞丐。
看到周恒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站在一边,他有些疑惑的说道:
“大侄子,你怎么不给点呢?”
“我以前给过,但后来发现,这并不是一点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周恒叹了口气,幽幽开口。
听到周恒所言,萧岭也神色一怔。
他也是读了很多年书的人。
自然明白周恒说的是什么意思。
现在只有从上到下的改变,才能够解决他们的温饱。
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给些钱财,是不可能帮助他们改善困境的。
萧岭神色黯然,尽管知道这样做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可他还是把身上所有的钱全都给了出去。
“走吧。”
拉着周恒,两人一起来到了官府。
这里已经聚集着不少等待施粥的百姓了,他们都是流离失所之人。
现在没有了土地和粮食,只能等待官府的救济。
而官府这些日子里,因为受到了朝廷的指派,也拿出了不少的粮食用于救济灾民。
“你好,我要见本地的县令。”
周恒走上前把自己的身份告知了官差,对方有些惊讶的看了他一眼。
“您就是周大人?稍等一下,我现在就去找县老爷。”
很快,他就回到了周恒面前,把周恒和萧岭给请进了县衙之中。
县衙里现在也是极为冷清,一片衰败的景象。
里面坐着一个身穿粗布麻衣的中年男人。
看样子应该就是这个县城的县令了。
对方在看到周恒的时候,就站起身极为有礼的对周恒作揖道:
“下官李初,不知为远道而来,接待不周之处,还望二位海涵。”
听到这番话,周恒立刻将其扶了起来,随后开口道:
“我看你们这里的流民乱象还未曾解决,是有什么难处吧?”
“不瞒您说,我们这里的粮草已经不够了,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就还要问朝廷要粮食。”
李初微微点头,他现在也已经是山穷水尽的地步。
一般来讲,这些县城每年都会在他们的官仓中放一批粮草。
用于应对一些突发的状况。
但是这些存储的粮草,也是有限的。
不可能一直管着这些灾民。
在这种时候他算了算日子,也感觉自己撑不了多久。
“我知道你的意思,现在是想给你一个新的办法。”
周恒缓缓开口,听到周恒这次过来,代表朝廷要给他一个新的解决方法。
这时候李初也立刻点头,安静地听着周恒的叙述。
“你们手中的一些还未开垦的田地分出来一些给我,剩下这些留名我全都要了,如何?”
“储备官田?”
李初在听到周恒的要求时,就缓缓地吐出了四个字。
他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诧异。
这种东西是他们现成的储备田地。
如果给了周恒,以后再遇到什么事情,他们很有可能就会承受不住压力了。
“大人,恕我直言,这些田地就算是完全分出去了,也不足以把他们给稳定下来,更何况我们也就只有这点地方,再想要其他的良田,就要去继续开垦了,这又是个不小的工程。”
说话的时候他缓缓摇了摇头,已经明确表露出了拒绝周恒的意思。
周恒早就知道他会这样说,于是就把目光放在了萧岭的身上。
萧岭笑着开口道:
“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稳定他们,而我们能把所有的流民照单全收,还能给你留下来一部分的储备官田,何乐而不为呢?”
“可……我们县城只有这么点土地。”
看他还是不愿意,萧岭就继续对他劝告道:
“这样吧,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了,其实我们在这边会建设好几批工坊,如果你愿意答应的话,我会把这些工坊分一批建设在你们的县城中。”
“也算是支援你们的建设了。”
工坊的好处是很多的,在这里不仅能发工钱,还有大批量的物资流入和流出。
所以产生的经济效果也非常好。
能够在县城中建设工坊。
是很多县令做梦都不敢想的,因为他们一没本钱二没工匠。
可如果能够在这里真正的建设出来。
工坊每年光是从工坊收的税就不少了。
还有工匠,可以帮助他们在这边进行各类建造。
对于这边的县城来讲,肯定是有着巨大的好处。
“建,建几座工坊啊……”
李初瞪大眼睛,满脸期待的看着萧岭。
他已经有些动摇了,但萧岭人狠话不多,在跟他约定好了工坊的建设之后,还有另外一重手段。
“我看你们县城里好像还没什么商会吧,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把萧家的商会在这里也开一个,你觉得如何呢?”
在这个年代,做生意交的税有一半都是少的了。
任何一个商会在建设出来之后,都能够给县城带来巨大的收益。
萧岭的这两重糖衣炮弹,直接把秦三江给砸晕了。
其实萧岭也有着自己的思索。
他们萧家的生意,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完全扩展到南方各地。
就是因为他们这边做生意的人很多,也没什么空子让他钻。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
这里百废待兴,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和萧家强强联合。
到时候给萧策说一声,把商会开到这里,岂不美哉?
“好!”
秦三江没有丝毫犹豫,话都已经说到这里了,他没有理由再拒绝。
“那就行,咱们先这样说定,等到晚上的时候我会安排士兵过来接手你的储备官田。”
萧岭缓缓点头。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天看到灾民遍地的场景。
他做事也有些急躁了。
周恒看在眼里,缓缓的叹了口气。
两人在和这边的县城商量完后,就以同样的条件去了周遭的其他几个县城。
没有任何意外,在听到萧岭提出的条件后,他们都同意了这个办法。
第二天萧策就接到了消息,来到了军营中。
“我听说你们昨天去和县里的人谈分田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