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复苏的曙光刚照亮德意志,鲁道夫的办公室就响起了新的号角。
他召集科学部、工业部和宣传部的核心人物,桌面上摊着厚厚的技术蓝图,眼神锐利如鹰。
“基础设施和农业是根基,工业才是德意志崛起的脊梁!
今天起,启动‘工业振兴三大计划’,塑料、收音机、飞机,三位一体,全面突破!”
话音刚落,爱因斯坦推了推眼镜,率先上前。
“总理阁下,科学部已攻克合成橡胶和聚苯乙烯量产技术,实验室数据显示,产品性能完全不输天然材料,成本却能降低百分之四十!”
鲁道夫猛地一拍桌子,眼中精光暴涨:“好!立刻在鲁尔区扩建三座合成材料工厂,政府全额承担建设费用,投产后三年内免税!”
命令下达的第三天,鲁尔区的工厂就破土动工。
爱因斯坦亲自坐镇车间,指导工人调试设备。当第一桶乳白色的合成橡胶从反应釜中流出时,车间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负责生产的厂长激动地报告:“阁下,第一条生产线日产量可达五吨,足够制造两千条汽车轮胎!”
合成材料的横空出世,瞬间打破了德国对天然橡胶和木材的依赖。
克虏伯集团第一时间下单,用合成橡胶生产工程机械轮胎,成本大降的同时,订单量暴涨三倍。
克虏伯看着源源不断的订单,对鲁道夫的敬畏又深了一层:“总理的眼光,真是超前十年!”
更让人振奋的是聚苯乙烯的应用。家具厂用它制造轻便耐用的桌椅,电器厂用它做绝缘外壳,甚至玩具厂都用它生产廉价玩偶。
柏林的百货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塑料制品,价格只有传统制品的一半,市民们争相购买。
曾经失业的注塑工维尔纳,现在每月能赚三十马克,他拿着刚买的塑料饭盒,对妻子说:“这东西摔不坏还便宜,跟着总理干,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
三个月后,三座合成材料工厂全部满负荷运转,德国合成橡胶自给率从不足10%飙升至70%,塑料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开始向周边国家出口,赚回了大量外汇。
就在合成材料产业高歌猛进时,戈培尔的大众收音机计划也拉开了序幕。
这位宣传部长站在鲁道夫面前,信心满满:“总理阁下,我们已经简化了收音机生产线,目标售价控制在50马克,政府再补贴20马克,普通家庭只需花30马克就能买到!”
鲁道夫点头赞许:“很好!不仅要让每个家庭都有收音机,还要让每个村庄、每个工厂都能听到国家的声音。
我要让全德国人民,都知道我们的成就,都凝聚在一面旗帜下!”
政府的补贴政策一出台,民众立刻掀起了抢购热潮。
柏林的电器厂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工人三班倒赶工,依旧供不应求。
为了加快普及,鲁道夫下令将部分军工生产线改造为收音机装配线,产能瞬间提升三倍。
农村地区的普及更是迅速。政府派出车队,将收音机送到偏远村庄,技术员免费安装调试。
“一村一电台”的目标很快实现,每天固定时段,各地的民众都会围在收音机前,收听新闻、政策解读和文艺节目。
戈培尔精心策划的宣传内容,潜移默化地增强着国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街头巷尾再也听不到负面言论,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更意外的是,收音机产业激活了电子产业链。
电子管、电阻、电容等零部件工厂纷纷崛起,大量技术工人得到培养。
柏林的电子工程师们趁热打铁,开始研发更先进的电子设备,为未来的电视产业埋下了伏笔。
戈培尔向鲁道夫汇报:“阁下,现在全德国收音机普及率已达85%,民众的凝聚力空前高涨,这是任何军队都无法替代的力量!”
而最让鲁道夫感到兴奋的,还是“铁翼计划”的重大突破——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成功试飞!
这天清晨,慕尼黑航空试验场人头攒动。
鲁道夫亲自到场观摩,身边站着空军将领和工程师团队。当一架银灰色的全金属单翼飞机缓缓驶出机库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架飞机采用了爱因斯坦团队优化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机身流畅,机翼纤细,搭载了最新的液冷V12发动机,看上去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的雄鹰。
“总理阁下,Bf-109的最大亮点:全金属承力结构,比传统飞机轻30%;倒置V12发动机,重心更低,机动性更强;最大速度可达470公里/小时,远超同期各国战斗机;还配备了两挺7。92毫米机枪,火力凶猛!”总设计师梅塞施密特激动地介绍。
随着试飞员发出信号,发动机轰鸣着启动,飞机像离弦之箭般冲出跑道,瞬间升空。
在空中,它做出了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垂直爬升、俯冲盘旋、空中急转,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引得地面观众阵阵欢呼。
“太不可思议了!这速度,这机动性,简直是空中猛兽!”空军司令激动得直攥拳头。
突然,试飞员驾驶飞机做出一个惊人动作,以时速400公里的速度低空通场,机翼几乎擦过地面,紧接着一个急拉升,直冲云霄。
地面上的欢呼声此起彼伏,鲁道夫也忍不住鼓起掌来。
试飞圆满成功,Bf-109的性能全面超越了当时欧洲各国的主力战斗机。
鲁道夫当即下令:“立刻量产!一年内,我要看到五百架Bf-109列装空军!
同时,开发民用版本,用于邮政运输和航空观光,让民众也能感受到德意志的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