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年礼后,宋锦瑜又开始忙活年前的各种习俗活动。
到了腊月二十九当天,宋锦瑜想包包子和饺子,包多一点,在院子里冻上,可以吃上半个月就行。
而且除夕当天还要包饺子,两天加起来就能吃上好久了。
包子的肉馅宋锦瑜准备做白菜粉丝馅,菲菜鸡蛋馅,白菜猪肉馅,还有香菇韭菜猪肉馅。
饺子就是经典的三鲜,酸菜猪肉,韭菜鸡蛋这三个馅,想吃其他馅的可以明天再做。
当然了,宋锦瑜是不会做包子和饺子的,起码包子皮和饺子皮做不来。
但她可以准备馅料,可以把需要的馅料切好,然后坐等周柏卿回家干活。
明天除夕不用上班,他可以干晚一点。
周柏卿一回来两人就开始忙活做包子,饺子决定还是明天再做。
宋锦瑜不会和面,但是包子包好还是可以的,就是不太好看,只能让周柏卿吃掉了。
小粥粥也很好奇,宋锦瑜还给了一小块面粉她玩,小粥粥玩的不亦乐乎,也不捣乱。
一直包到晚上十点夫妻俩才停手,然后把包子先放在院子里冻着,明天再蒸。
第二天就是除夕了。
早上夫妻俩忙活着包饺子,到了下午才忙活除夕夜的饭菜。
今年就不是各家自己过了,几家一起过。
宋锦瑜家准备了两道肉菜,炸丸子和红烧肉。
周家人都喜欢红烧肉,每次看到周柏卿做的红烧肉都会流口水,吃得最快的也是这道菜。
现在周家已经没有人说周柏卿做饭是件丢男人脸的事了。
他们都被周柏卿的手艺吃服了,不敢再说话,就怕周柏卿以后做了好吃的不给他们吃。
虽然很有可能一年只能吃一次,但他们也不敢霍霍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今年除夕很热闹,新添了两个小孩,三家的孩子凑在一起叽叽呱呱的吵闹的很。
周父周母笑得很开心,这也算是儿孙满堂了。
小粥粥一整天都很兴奋,到哪都跟着哥哥姐姐们一起。
晚上守完岁一家三口才回家睡觉。
小粥粥很早就睡着了,小孩子贪睡,根本撑不住守岁时间。
第二天大年初一,七四年悄然到来。
小粥粥一醒过来就收到了爸爸妈妈的两个大红包,然后开心地把红包放进自己的百宝箱里。
早餐也没做什么复杂的饭菜,每人吃了一碗鲜虾馄饨和几个包子。
吃完早餐一家四口就出门拜年了。
糖果也被宋锦瑜强硬穿上了红色的毛衣,它长大了很多,看起来是个成年的狗子了。
屁颠屁颠的跟在小粥粥身边,护着小主人。
三人先去前院给周父周母拜年。
这时周大哥周二哥两家人都已经在堂屋给周父周母拜年了。
周柏卿一家是最后到的。
“爹娘,新年快乐,儿子/儿媳祝你们笑口常开,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周柏卿和宋锦瑜两人一进来就给坐在高堂上的周父周母跪下磕头拜年。
小粥粥也跟着学磕头,“孙女给爷爷奶奶拜年,新年快乐,祝爷爷奶奶每天开开心心,吃得饱饱的!”
“诶哟,这小嘴甜的,奶奶谢谢小粥粥!来,这是奶奶给的大红包。”
“这是爷爷的。”
周父周母看着面前跪着的小儿子小儿媳还有可爱漂亮的小孙女,心里美的哟。
小粥粥开心地接过两个大红包,美滋滋地把它们放进自己的挎包里。
她已经知道钱是干什么用的了,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攒钱。
三人站起来后又给其他两家拜年。
周柏卿,宋锦瑜俩人给给两家的孩子都发了红包后就坐下了。
只有小粥粥还在给两家长辈拜年,拜完年又去黏着几个哥哥姐姐了。
过完年初一,很快就到了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
宋锦瑜和以前一样在宋老爹家待了一天才回家。
之后的年初三年周柏卿带着她们母女俩到处串门探亲戚,甚至还在宋云庭家又聚了一次。
年初四周柏卿上班,宋锦瑜终于可以闲下来睡懒觉了。
小粥粥也难得晚起,毕竟这几天玩得太兴奋了。
宋锦瑜喝着自己在小炉子煮的奶茶,身上披着毛毡,坐在窗边的摇椅上欣赏着窗外的雪景,心里安宁祥和极了。
屋里暖洋洋的,看着窗外的寒冬白雪真的好满足,这种心情很难言说。
就好像夏天下雨,自己在屋里看雨或躺着睡觉一样,精神让人很愉悦放松。
小粥粥也在铺着地毯的地上玩着玩偶,糖果在她旁边守着,一切是那么的温馨惬意。
宋锦瑜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足,有个贴心的丈夫,乖巧懂事的小棉袄,还有忠心的小奶狗。
这种平凡温馨的日子让宋锦瑜这个咸鱼精满足得很,是她理想中的生活。
看着雪景,宋锦瑜突然回忆起曾经参加过南方同学家的年例。
那时候还没开学,刚好同学打电话过来邀请她,她也好奇就过去了。
待在粤省这么多年,她以为广市的过年氛围已经很浓了,没想到粤西地区的年味更浓。
他们那里的年例是多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年例是从农历正月初二起至二月底,各村均有不同日期的年例日,年例日主要集中在新春期间。
一般年例日期是一天,有的一至三天。有的地方在农历三月份以后也有年例,称做“返秋(翻秋)年例”。
当时宋锦瑜了解的时候都很震惊,而且做年例的人家都很大方热情好客,不需要什么礼金,带着一袋水果和一张嘴去吃酒席就行。
年例还有不少活动,包括“摆盅”、“游神”、“烧炮”等等,是年例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
全村男女老少臂挎肩挑,将供品集中到村中空地上,摆上供桌,待游神队伍到此停留拜祭。
不同村的巡游队伍碰到一起,村民会抬着神祗赛跑,胜者更有光彩。
宋锦瑜她同学还带她去庙里拜神,说是过年和年例的时候都要拜的,保佑他们一年顺顺利利,发大财来着。
虽然宋锦瑜不信神佛,但是看到当地人这么认真跪拜,她也跟着拜了几回,感觉挺新鲜,也挺酷的。
她还去听了粤剧呢,说是当地年例庙里都会请人来唱粤剧,挺好听的,别有一番意味。
有些情节还挺搞笑的,听说粤剧演员会在当地唱几天才走,挺多人去看的。
宋锦瑜觉得这个习俗挺好的,算是把这种非遗文化一直传承下去了。
说实话粤省的年味真的是她这么多年看过最浓郁的,都还继承着千年流传的习俗,例如闻名世界的英歌舞。
每年那个时候英歌舞都要挂几次某音榜,不想知道都难。
可惜她不爱出门,没遇到有那个地方的同学也就没出去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