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锦瑜没管她,跟周大嫂道:“今年阿卿厂里发了几张布票下来,我家里倒是暂时用不上,大嫂要不要换了去?”
周大嫂眼睛倒是微亮,道:“要的要的。”
周川石过了年就快二十了,自然是要给做身新衣服的,相亲相了不少了,说不定过了年就有对象了呢。
妯娌两个商量了一下交换的价钱,宋锦瑜就回去了。
周大嫂没一会就拿了钱过来,换了几张布票回去。
周母抱着周大嫂的小儿子周川硕也是出去外边磕叨,不过她回家里了,就不说老马家的事了。
“这大冷天的娘也是不怕冷着小硕。”宋锦瑜说道。
“没事,我给他裹着大棉衣呢。”周母道。
小硕已经睡着了,周母就将小家伙给抱进屋里去,然后出来帮忙削土豆皮。
中午就吃土豆炖猪肉了,跟馒头一块吃的,宋锦瑜还给煮了一个萝卜汤。
宋锦瑜也给了一大碗土豆炖猪肉周母,毕竟也是人家帮了忙的。
下午雪就下得老大了,这样的天气大家都不出门的,宋锦瑜和小粥粥当然也就没出去。
母女俩在炕上各忙各的,宋锦瑜在吃东西玩电子琴。
小粥粥在玩积木和拼图,不过看到妈妈手里小小的电子琴也很好奇。
宋锦瑜手里的电子琴是她前世买的,她刷视频的时候看到的,心痒痒的也就买了下来。
胡桃木制的,黑白键,一共三十七个键,很迷你,特别好看。
宋锦瑜是会弹钢琴的,这个小电子琴也难不倒她。
现在手痒痒的想弹琴了,钢琴不适合拿出来,这个小电子琴可以。
“妈妈,这是什么?”
小粥粥也想玩,不过她知道要征求妈妈的同意,因为这个是妈妈的东西。
“电子琴,来,妈妈先弹给你听,等会妈妈教你。”宋锦瑜跃跃欲试。
“好~”小粥粥乖巧答应,声音奶萌奶萌的,可把宋锦瑜甜死了。
宋锦瑜试弹了一下就开始了,她弹的是比较简单的曲子,《小星星》。
“好好听!妈妈我还要听!”小粥粥第一次觉得有真好听的声音。
“好,不急,妈妈继续弹给你听。”
接下来都是宋锦瑜个人的soul时间,她弹了好几曲前世的当红歌曲,都是欢快的。
母女俩快快乐乐的玩音乐,一直玩到周柏卿下班回家。
显然周柏卿也对这个小小的电子琴很好奇,吃完饭后也跟着一起玩。
父女俩都挺有天赋的,很快就学会了基本技巧。
玩到睡觉时间才停下来。
孩子睡着后,夫妻俩夜谈,宋锦瑜在炕上跟周柏卿说起老马家的事。
“你说这件事他们家会怎么解决?”
这么大的事,周柏卿回村的途中自然也听说了的,说道:“开了春会分家。”
“分家了那也膈应吧。”宋锦瑜说道。
可不膈应么,这都直接偷上了。
周柏卿轻拍着她的背,没说话。
“有没有人过来抓?”宋锦瑜问道。
这时候对于这种事抓得是格外严厉的,敢乱搞男女关系,那是要被拉出去批的。
“老马家压下来了。”周柏卿道。
“这种事怎么压?”宋锦瑜皱眉道。
周柏卿看她想知道,也就把老马家的那点事跟她说了一下。
这件事老马家自己解决了,而且还放出了马老三生完第四个闺女后有一次发烧烧坏了,没法办事了的话。
但是这一支不能没有儿子啊,于是马家老俩口就做主让王玲过去跟还没结婚的马老四借。
这件事不是偷,是马家老俩口都知情的,这是属于借。
宋锦瑜听得真的是恶寒极了。
这马家老两口竟然连这种话都编造得出来?这一听就是假的啊!
“乡下这种事不罕见。”周柏卿却是解释道。
因为生不出来儿子,所以女人会去跟其他男人借。
而因为乡下对于儿子的渴望跟重视,李大嘴跟马老四干的这件事,那还真不算搞破鞋了。
宋锦瑜从未听说过这种事,简直是突破她下限。
但是这件事真就这么被压下去了,虽然传得十里八村都是知道了,但是真没有人过来抓。
抓啥抓?人家老马家老两口为了让马老三有个儿子,所以才叫李大嘴去找她四叔借的。
但是这件事也是叫宋锦瑜真的感受到乡下有些风俗实在是陈旧。
比如这个事,大家的接受能力竟然这么好。
所以说乡下地方,真的不仅仅只有纯真淳朴。
宋锦瑜没多理会这件事。
周柏卿倒是闷声不响地,把厂里奖励给他的一个古朴的暖手袋回来了。
只要热水灌进去,这暖水袋能暖许久,揣在怀里,那也是能暖和不少的。
不过她经常待在家里也用不着,于是宋锦瑜就让周柏卿自己用了,起码骑车的时候能暖和一点。
周柏卿看媳妇儿确实用不到也就自己用了,别说,还真暖和不少。
没几天就到了元旦节,新历一九七六年也到来了。
元旦节也和往年一样各过各的,周柏卿当天放假,有空了,又带着妻女去滑雪了。
今天天气不错,虽然冷,但阳光还是挺大的。
喜庆的日子大家都出门了,出门滑雪还遇到了不少小粥粥的小伙伴们。
今天一起滑雪的伙伴又多了一个七七,以前七七是不允许出门的,现在四奶奶不拘着她,她也能出来玩了。
玩了一上午也尽兴了,下午三人都在家里窝着,这冷天气待半天已经够了。
因为电子琴还没玩腻,父女俩又一起学弹琴,有琴谱看着学,弹得还像模像样的。
看来一家子都是有音乐细胞的,上手都挺快的。
玩痛快了,周柏卿就起身做饭去了。
今天的晚饭特别丰盛,他们打算吃火锅,准备了很多菜。
小粥粥不能吃太多辣,所以做了个鸳鸯锅。
“干杯!希望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幸福美满!”
三人举起手里的果汁一起干杯,致敬新年的到来。
时光总是过的很快,元旦过后二十多天就到了小年。
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着年货,搞卫生,贴春联。
忙忙碌碌的又到了除夕。
今年除夕周家就不聚在一起了,各过各的。
周柏卿在厨房忙活午饭,宋老爹也来了,翁婿俩丢都围在在灶头转。
宋锦瑜来了兴致,在堂屋写春联,剪窗花。
小粥粥也跟着一起,她也才刚学毛笔字,那字也就勉强能看。
不过都是写着玩,宋锦瑜觉得就贴在她床边挺好的,就被贴在外边磕碜人了。
宋锦瑜写了好几副春联,除了家里要贴的,还有剩余,可以送人。
她写的是皆书,带有自己几分潇洒的风格,别有一番风味。
写好了她在堂屋大门贴了,又在院门贴了,厨房,仓库都贴上。
白茫茫的院子瞬间喜庆了起来。
还剩好几副宋锦瑜让小粥粥拿去前院,谁要就给谁。
小粥粥领到任务,拍拍胸口保证完成任务就拿着一堆春联跑了。
前院几家看到春联十分惊喜,没想到三弟妹/老三家的还有这本事呢。
欢喜接过,大家也开始贴春联,贴完春联没多久就要点炮了。
宋锦瑜家也不例外,周柏卿也从厨房出来在院子里把炮点上。
“噼里啪啦——”
宋锦瑜抱着小粥粥在一边捂着耳朵看鞭炮,脸上笑容灿烂,心里还感慨着,这才有年味嘛。
前世城里禁止放鞭炮,过个年安静得不行,一点年味都没有。
而且科技发达,大家都有手机,八卦聊天的心思也没有了,都沉浸在网络世界里。
后来还是在粤省读书才重新感受到过年浓烈的氛围。
别说,粤省在保留传统文化这一层做得非常好的。
放完炮,没多久午饭就做好了。
虽然重点在晚饭,但午饭的菜也很丰富。
都是油炸的菜式比较多,炸鸡翅鸡腿,排骨,茄盒,藕盒,肉丸子等等,还有周柏卿刚学会的炸糕,炸麻花等等一些糖货。
难得一次性吃的这么多油炸食品,一家四口(六口)吃得满嘴流油。
晚上也和往年一样,吃完晚饭就守岁。
今天晚上宋老爹也在宋锦瑜家睡,客房也有炕,宋老爹就睡那屋。
不过守岁时间要一直等很晚,小粥粥实在撑不住,最后宋锦瑜也不想守了。
说实话,现在她生活规律,睡得早起的晚,已经很久没熬夜了。
每年守岁除了和周家一大家子守岁的时候不得已忍一忍,在自家守岁的话没一次能守得下去的。
所以一家人也就放弃回屋睡觉去了,宋老爹倒也不执着,说实话年纪大了他也撑不下去。
以前不和闺女一起过除夕的话,他都是早早睡下了的。
周柏卿抱着睡着的小粥粥回了屋,宋锦瑜打着哈欠跟在身后。
宋锦瑜走到窗边拉回窗帘,看着点着冰灯的院子,心里柔情满满。
想到这里,过了年,那就是正式踏入七六年的时间列车了。
不得不说,哪怕是宋锦瑜这个天天都盼着七七年赶紧来的,那都是十分的感慨,这时间过的真是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