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很快就到了年末,今天是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
宋锦瑜和周柏卿开始忙了起来。
这时候过年的气氛还是很浓烈的,宋锦瑜不算是完全的北方人,有很多东北习俗她都不太懂。
还好有周母在一旁教导,宋锦瑜就直接跟着做就好。
虽然分家了,各家事各家做,但周母担心宋锦瑜做不好,毕竟她这个小儿媳都没怎么下过厨。
所以周母打算先帮老三家的干一点,让宋锦瑜跟在自己后面干,上手了她再回去干自己的。
宋锦瑜也不推脱,反正一年干一次,就累这几天,累点就累点吧。
周柏卿看不得媳妇太累,拼命地给媳妇打下手,所以宋锦瑜也没怎么累着。
先是祭灶王,祭灶王是北方小年的重要习俗,人们会在灶王像前供奉糖瓜、清水、料豆、秣草等物品,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不讲坏话。
然后是吃灶糖,这和祭灶王差不多,是北方小年的一项传统,有“二十三,糖瓜粘”的说法,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忙完这些还要剪花窗,这些周母就不帮忙了,赶着回自家祭灶王去了。
剪贴窗花是北方最盛行的民俗活动之一,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宋锦瑜其实学过剪花窗,毕竟以前整天待在家里时间很多,想学什么的时候也有时间去学。
剪花窗还是自己刷视频的时候发现的,兴致一来就上网学了。
手艺还不错,当然这是没法和艺术家比拟的。
周柏卿看到媳妇灵活的剪了一个梅花鹿,心里很震惊,也很惊喜,没想到媳妇还有这手艺。
他看过他娘剪花窗,图案不能说丑,只能说是看得过去。
两个嫂子也和娘差不多,都是意思意思一下就行。
“媳妇,你剪的花窗很好看!没想到你还有这手艺。本来还想着你不会我来剪也行。”
“哼,小看人了不是?”
宋锦瑜觉得此刻的她很自豪,对于周柏卿的夸赞傲娇极了。
“是是是,是小的有眼不识泰山。”
剪窗花在宋锦瑜的努力下很快就完成了,还多剪了不少,宋锦瑜让周柏卿给周母送点。
周柏卿听话地去了,他还想去炫耀炫耀呢。
周母收到窗花也很惊喜,各种花动物都有,很好看,想着自己等下不用再剪了,这些够用了。
只是看着满脸春风得意的小儿子就觉得心塞,果然是有了媳妇就忘了娘,小儿子都没这么夸过她。
不过周母也就心酸一下下而已,她还有很多事要忙活呢!
把碍眼的儿子赶走,继续干回去了。
接下来要扫房,这是北方小年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不留死角地彻底清扫。
虽然平时家里每天都会打扫,但还有很多平常注意不到的卫生角落还需要打扫。
房子虽然不算大,但两个人忙活起来也搞了很久,上午搞了两小时,吃完饭后又搞到了下午三点。
因为好好照顾小孩,宋锦瑜都是在扫地拖地比较多。
屋顶墙壁什么的都是周柏卿忙活。
打扫完,两人又开始洗浴理发。
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小年前后,人们会进行沐浴和理发,象征着洗去旧年的晦气,迎接新年的到来。
理发这个,宋锦瑜打算自己剪一下发尾就行,暂时还没有想要剪短发的想法。
无论是结婚前还是结婚后,宋锦瑜都一直留着长发,平时不是扎马尾辫就是编鱼骨辫。
对于这时候结婚妇女留的学生头,宋锦瑜不太感冒。
周柏卿就更简单了,他退伍前是寸头,现在头发长了,他还想剪成寸头,这样方便得很。
宋锦瑜觉得他应该换个发型,虽然她没专门学过剪发,但她剪过不少自己的头发呀,可以试试。
周柏卿也没意见,觉得媳妇想玩就给她玩玩呗,剪不好再去剪个寸头就好,不耽误。
于是宋·托尼·锦瑜上线啦!
“咔擦咔擦——”
“OK,好了。”
宋锦瑜尽了自己所能,给周柏卿剪了一个短碎发,看起来自然清爽,还年轻了不少。
“还不错,来,照照镜子看看满不满意,不行的话你就去剪个寸头吧。”
宋锦瑜似乎很满意自己的作品,想着周柏卿要是佩戴上金丝眼镜就更像一个斯文败类了。
不对,还差一样,得穿上白衬衫才像。
周柏卿拿过镜子照了一下,意外的挑了一下眉,他怎么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呢?难道媳妇喜欢这款?
“不用了,就这样吧,很好看!以后我的发型就交给阿瑜了。”
“是吧,我就说很好看!放心吧,以后你的头发就交给我,理发的钱都给你省了!”
宋锦瑜豪气摆手,接下了一个大单子。
剪完头发,周柏卿还洗了个头,然后整理一下自己,又满面春风的走了出去。
宋锦瑜一看就知道某人虚荣心又犯了,要出去炫耀了,也不知道别人能忍受他多久,会不会被打呀?
不过以他的身手应该没几个打的过吧?毕竟周柏卿每天都很准时锻炼身体。
周柏卿去外面逛了一圈,没多久大河村的村民们几乎都知道了周老三的媳妇给他剪了一个新发型,好看得不行!
炫耀完,某人又跑回来干活了。
晚上他们还要吃饺子呢,现在就要开始包了,不然赶不及了。
吃饺子: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寓意“送行饺子迎风面”,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
“饺子好了,我们开吃吧!”
宋锦瑜看到搬上来的一大碟饺子,迫不及待地想吃了。
周柏卿忙完一坐下来她就动筷了。
“慢点吃,还烫着呢。”
周柏卿温柔地看着宋锦瑜,担心的提醒道。
“嗯,好吃,真香!你也快吃吧!”
“好。”
夫妻俩一起温馨的吃着饺子,旁边的小崽子被香的口水直流,一直啊啊叫。
最后还是周柏卿泡了奶粉让她自己喝才勉强住嘴。
第二天腊月二十四宋锦瑜家开始贴对联了。
周柏卿和宋锦瑜说的时候,她还不信,除夕还没到呢怎么就贴对联了呢?
也是宋锦瑜一起在南方过年习惯了,以为东北也是除夕贴春联呢。
不过宋锦瑜也没傻傻的问出来,毕竟原主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呢。
春联周柏卿本来想去找人写的,毕竟他不会毛笔字。
只是被宋锦瑜拦下了,因为她会写毛笔字,还学了很久呢。
从小就上培训班学习毛笔字,已经很熟练了。
周柏卿没想到又打卡了媳妇的新技能,而且又被宋锦瑜的毛笔字惊艳到了。
他不会欣赏毛笔字,但他看得明白好不好看啊。
起码比村里的林老写得好看多了,林老每次过年都会给村里人写春联,还要收不少礼。
村里人也不是没有怨言,只是方圆几里会写毛笔字的人不多,也只能忍忍了。
“媳妇,你要不要帮村里人写春联?”
“不了,给家里人写就算了,我不想麻烦。”
宋锦瑜摇头拒绝,现在写春联不像后世能赚不少钱,现在也就赚个辛苦钱而已,她嫌累,不想干活。
“也好,那我去把爹娘和大哥二哥的红纸拿过来给你写。”
“嗯,去吧。”
给自家人写宋锦瑜还是同意的,反正也没几幅,累不着。
周家人听到宋锦瑜会写毛笔字的时候都惊呆了,不太敢相信。
后来还是周母想着试一试的的想法就拿着红纸来了后院。
大嫂二嫂也只好跟着去了。
等宋锦瑜写好春联,大家都不得不信了,不过还是很高兴的,毕竟省了一笔开销不是。
周母还是很会做人的,不想占老三家的便宜,给宋锦瑜送了一碗饺子。
其他两家看了也送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