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延军稍作调整了一番,常备军全部撤往了徐州下邳休养,随后又从徐州调来了两万预备役士兵。
待完成了兵马调动之后,李振从青州出发,率胡骑、羌骑、虎步三营返回长安,一路有曹操、戏志才、韩当、黄盖、马超、凌统、傅彤等人随同。
沿途分别是
新任青州刺史程昱、青州都督孙策;
徐州刺史文聘、徐州都督徐晃;
兖州刺史法正、兖州都督曹仁(调任);
洛阳令诸葛瑾、洛阳都督周瑜(调任);
司州刺史秦心、司州都督杨策。
居延军目前从各地调来了大部分青年武将前来青、徐、兖、洛、司各地,大部分的将领都已经集中在从东往西的黄河沿岸,居延军此举致使河北诸侯纷纷将兵马调往黄河沿岸驻防。
并州兵马驻扎河内等地;冀州兵马逼近官渡港、平原等地;环渤海的诸侯公孙瓒、公孙度二人也将兵马驻扎在海岸线,以防止居延军的水师登陆。
而就在河北兵马大调防的时候,南方荆州的大部分兵马都已被抽调北上,荆州的兵马渐少,李振命姜叙都督荆州军事、马腾协从督荆州军事。一年前随同周瑜镇守荆南的黄忠将白帝城给拿了下来,领数千兵马驻守,防止益州兵东进,在荆州腹地兵马却只有襄阳城还有预备役一万。
扬州的大部分兵马也被抽调前往徐州,黄河沿线各州合共有兵马二十五万,这点兵马相对于冀州的三十万兵马、并州的八万兵马、幽州的十万兵马来说,说实话是有点少了。处于防守态势的居延军此时却是占尽了地利人和的优势。
司州、洛阳、兖州、青州的世家在这居延军调动的同时,他们被驻地的居延军开始逐步清除,除非一些隐于人迹罕至之地的家族未被发现,否则全都被居延军清除掉了。
黄河沿岸各州在世家被清除的同时,开始了里、村、乡(镇)、县为基础的各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建设,李振将居延军所属州郡的行政权力下放到各县,任由县长们各自发展。
在县以上的郡,李振设立基层监察机构--廉政所,州设廉政局,长安设廉政司,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暂由军方抽调监察人员。
在县以上的郡,李振设立基层执法机构--治安所,州设治安局,长安设治安司,执法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暂由军方抽调治安人员。(县以下设治安分所,每县二十人)
在县以上的郡,李振设立基层审判机构--律法所,州设律法局,长安设律法司,审判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暂由各学院抽调审判人员。
除此外,郡以上设立律法学院,在各郡贫民子弟中招收聪慧之人学习律法,以慢慢替换掉暂调过来的审判人员。
而在长安,李振设立了众议院,长安城内所有学院的院长、老师等教务工作人员;居延军所属的各县县令、县长;商业名人;匠作大师等等自动成为众议院成员;众议院设立之时,李振还设立了参议院,参议院暂时全部由凉州系官员和兖州系官员以七比三的比例选举产生。
李振不敢太相信其他人,这时候他只能选择相信凉州系和兖州的曹系,凉州一系便是居延军原班人马,兖州一系便是曹操的人马。
治大国如烹小鲜,居延军还没有一统天下,对于居延军所属的治理,李振只能选择慢慢推广自己的方式。
相对于居延军缓慢而又有节奏的治理,河北诸侯很不安,居延军如果继续发展,将加快河北诸侯的灭亡。河北诸侯都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河北的诸侯们决定在界河完成联盟,由袁绍、董卓、公孙瓒、公孙度这些比较大的诸侯牵头,他们拉拢了各自境内的一些黄巾,如张燕等人起誓联盟。
河北诸侯联盟的目的便是对抗李振、曹操的居延军,联军定名为:河北联军。袁绍等人组织了三十万精锐兵马,发动了东起平原、中路官渡、西路河东的破局之战。
长安方面,李振接连做出指示,
以曹操为东路军指挥,节制青、徐,抗击东路联盟军;
以戏志才为中路军指挥,节制兖州、豫州抗击官渡的中路联盟军;
以周瑜为西路军指挥,节制洛阳、司州兵马,抗击西路联盟军。
大战从东往西沿黄河往上游蔓延,居延军所属各地的粮草渊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战场,各路兵马纷纷整军备战,设堡营垒,阻截河北大军南下。
居延军的总体战略是据北方联军于国门之外,不允许各路兵马主动出击,对于防守居延军怨念颇深。由于居延军将领从最开始便一直是胜战、胜战,李振如今有些怀疑居延军能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战争。
所谓胜而骄,即使是曹操都在赤壁滑铁卢了。李振觉得目前防守一下会使得势力更加的稳固一些,居延军目前应该沉淀和消化现在的势力范围,这才是稳定之道。
与此同时,李振将凉州兵马、汉中兵马、宛城兵马调集在一起进行训练,结合骁骑、胡骑、羌骑、虎步、射声五大部,李振有意先征南,以守北征南的战略来打破目前的僵局。
田丰、荀彧、荀攸三人被李振召至长安,预备出征事宜,南方益州在这时传来了刘焉病逝消息,东州将领与益州将领又开始争权夺利。
像这种内斗的时机,正是李振可以插入的机会,李振派遣孟达前往益州说服了部分益州世家,他们决定跟随李振。只要居延军能打下梓潼,益州世家便会跟着李振一起干事业。
南方的消息慢慢传来,宛城先锋将领魏延从阴平小道偷入了梓潼,汉中兵马围困阴平关,守将刘溃兵粮告尽,只能出关投降。
时机已经成熟了,李振于是率大军南下,从阴平关杀入了益州,东州兵马反应不及,调动出现混乱。益州旧将趁机作乱,益州顿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刘焉时期的好局面不再存在,刘焉时期对益州系的压迫在这时正好便宜了李振,严颜等人纷纷投靠李振。张任等益州将逃往南方,刘璋有些仓皇地随着刘焉旧将往南逃去,半路上被骁骑将马超追上,一轮厮杀让东州兵损失殆尽,仅余数人逃到了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