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大巴叔!”李振将大巴扶起,拍了拍大巴肩上清晨雨露。有了这近六百的骑兵,心里顿时就有了安全感。
李振随后也让跪在地上的骑士们站起,他一个个的看过去,这每一张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面孔,都能让他心里更加的确定,自己可以战胜一切来犯的敌人。
李振在这每一个坚挺的身躯上都停留了片刻,他沉声道:“某有了你们这些兄弟,将来必定能够战胜任何敌人,而且是战必胜!”
“谢主公!”或许是因为这些人都是汉人遗民,他们齐声回答时,丝毫也不生涩。这...总是学不会进步。
“好好好!今日,我要大宴诸位兄弟!”李振心情大好,这一顿饭,或许是他们在军中的最后一顿饭。待居延城整军之后,不可能把他们全部都留下,很有一部分人会被裁汰为城卫军。
在李振来之前,居延城的城卫军差不多都成了摆设,李振必须先从基础开始打造自己的军队,然后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将周边地域囊括进自己的势力范围。
“谢主公!”李振说要请大家吃饭,大巴却是脸色微变,他忙躬身道:“但是,主公啊!我等军营未曾建好,城池也不见稳固,希望主公能让我等加入筑城一事。至于大宴诸位将士,还请主公先等所有将士回城之后,再一并举行。”
此时的居延城实在是穷,这是李振等人入城之后都看得见的事情,这次出征,都是硬凑起来的粮草。这座城已经穷得只剩下一些珍稀器物,远离中原的居延城,它的生活物质是相当的匮乏。
“好!就依大巴叔所言,这一顿算是我欠大家的。”李振深深地看了一眼大巴,这才是能成事的将军。
......
大巴离开后的这几日,李振和杨策也没有闲着,两人合计之后,依李振之令,杨策率兵强征了居延城里各个家族的工匠,将李振设计的吊塔,铁笼子先后打造出了一批。
随后,李振又带着人在附近的山上砸了一批可用的石头,用牛车拉回了居延城。
大巴带兵马回来得正好,居延城此刻正是缺少劳动力的时候,仍有一批石头还在山上没运下来,城内的石头也并未曾装箱,大巴带回来的这些人,正好可以参与进筑城一事,他们可以去装填大笼子,也可以使用吊塔安装大笼子,修复城墙边那偌大的豁口。
“一二三,上诶!一二三,上诶!”杨策、大巴二人按照李振画出的图纸,在修复豁口一事上做了详细的规划,士兵们分成三班,一班休息,一班巡逻、一班负责修缮城墙上的豁口。
.......
“小子,你这脑袋瓜子真好用。”杨策狠狠地拍了拍李振:“还真别说,老夫从未见过这么快速地修城之法。”
“电影里学的。”李振也为自己骄傲,嘿嘿笑着。想起那场电影中的旷世之战,是个男人都会激动。
“电影?”杨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迷茫地看向这已经修缮好了一半的城墙。
“这...岳父啊!我说什么了吗?”李振惊觉自己似乎漏了陷。
“你刚刚说啥电影。”杨策笑眯眯地想继续套李振的话。
“没有的事,我是说我从典籍中看到过,这不,恰好用上了嘛!”李振偷偷笑着,有文化真没什么,重要的是把一点一滴自己看到的东西给弄出来,这也是得亏了有一班子的能工巧匠可以随时的查漏补缺。不然的话,单单李振一人,可弄不出吊塔这么高级的东西。
“莫非的老夫听错了?”杨策有些不确定地问自己。他摸着胡须。难道老夫真的老了?
“这个先不说了,岳父啊!咱们有没有可能把这批能工巧匠给留下,这以后的日头还长着,总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李振眯着眼,几日的相处,数个机械问题的迎刃而解,让李振看到了这些能工巧匠的实用之处,他不禁对这批工匠动了些心思,如果能够把他们给留下,居延城的发展只会更加的迅速。
“能放心用不?”杨策闻言也是一愣,这批工匠的厉害之处,他也是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工匠们都私藏着,很多东西都未曾普及,如果能把他们手里的东西普及开,居延城的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嘿嘿!小子我一手大棒,一手五铢钱,任他是谁,敢不听话?”李振有经验,以前他家老头子身处不低的位置,他跟着玩儿的时候,耳濡目染地学了一些不可名状的东西。
“如果他们用大棒和五铢钱都无法收归己用,你小子打算怎么处置?”杨策眼中闪过一丝隐晦地笑意。他对李振越来越满意了。
“岳父啊!这些能工巧匠跟着小子学了这么多东西,要是不吐出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来,我会放过他们?”李振叹了口气,没有明说怎么处置不听话的工匠。有些东西,并不是可以无偿供他们学习,想必城中的世家也会理解这种事,即使他们不理解,又能怎样?除非李振先于他们倒下。
他们盼着李振倒下,也不是一、两日了,自从李振来到,城里就要收税了,他们捏着鼻子认了;自从李振来了,他们就要出钱赎买现在的家族驻地了,他们忍了,钱嘛!世家大族多的是;自从李振来了,他们的私兵被李振强行从头到尾撸了一遍,或许他们还有藏着的人马。
但如今,大巴不是回来了吗?李振的心思又动了起来,工匠必须要纳入郡府的管理之中,至于世家,不听话的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
“他们,确实要付出代价。”杨策脸色一变,已然明白了李振的意思,这些工匠是真能创造出不可能的可能存在,就如这座城的修缮,如果没有工匠,仅仅靠一些只会添砖加瓦的泥水匠,绝不可能这么快修复这座城。这,才是工匠的最大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