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七年,在所有诸侯都关注着淮南之战结局的时候,曹操以不可思议的坚决态度投向了李振,兖州兵马尽数与居延军做了交接。李振紧接着就派信使前往河东给徐晃下令,紧盯着董卓兵马,又派法正率本部将领前往收拿兖州。
袁绍想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他在巨鹿召集谋士商议对策,许攸、逢纪、审配、郭图、辛毗五人力谏攘外先安内,主张先消灭公孙瓒,再消灭董卓,最后才争夺中原。
沮授、荀湛二人则主张联合所有诸侯共抗李振的兵锋,袁绍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却犹豫不决。直到法正抵达济阴、任城之后,袁绍担心自己在兖州的利益受损,这才决定增兵兖州,遣蒋义渠为将,增加五千人马给张郃。
增兵兖州后,袁绍大张旗鼓地北上幽州,与公孙瓒大战。公孙瓒的盟友董卓想要出兵,徐晃却是收到了李振的加急命令,河东兵马调动频繁,刚刚结束兖州之战不到一年的董卓实在是没有兵粮与袁绍交战。但董卓又不能不救公孙瓒,便是派遣吕布领五千兵马前往助阵。
河北之战一触即发,他们可没有居延军的兵器‘先进’,干仗只能大量的肉搏,大家都耗不起,便是在界桥一带对峙。
曹操的兵马归于居延军之后,李振将关中的预备役全数交给你曹操的部下,各部自领四千或六千人不等,都是代旅长级别。
在官员任命中,李振命荀攸为九江郡郡守,治理寿春。徐盛为九江郡郡尉、可自行招兵三千,李严为九江郡郡丞。李振将整个九江郡都拿在了自己手中,在众人还心怀不满的时候,李振任命夏侯渊为汉中郡尉、夏侯惇为汝南郡尉、曹仁为豫州都督,督豫州诸军事。
李振这一番大手笔,让曹氏众人一番欣喜,正如曹操所料,既是盟友,李振便不会亏待了曹氏、夏侯氏。又令满宠为汝阴郡尉、于禁为陈郡郡尉,其余各郡尉由居延军升上来的旅长担任。不过,李振却是有言在先,曹仁需率豫州诸郡尉拿下陈留郡、河内郡、河南郡、弘农郡、洛阳等地,他的豫州都督才能转正。
曹仁不在寿春,便是由曹操代为接受了这一任命。曹操也很熟悉居延军的郡治,曹氏、夏侯氏以及外将的加入让李振破了很多例,如果不施加压力,居延军内部肯定会有不好的风气出现。
李振对他们这些人做下安排之后,在寿春的居延军可谓是人才济济。这些交接过来的曹军将士被居延军补充了一些损耗,内部消化了六千人。居延军在寿春还做了很多的调整,各部将官、党员的调整,对有功将士的吸纳,这些都让居延军耽误了很多时间。江东负责防御袁术的兵马也抽调了六千人北上加入寿春进行整编。
却说孙策在寿春往东的阴陵追到了袁术,一万多的骑兵衔尾将袁术的兵马一顿砍杀,吓得袁术直往阴陵城中逃去。孙策也不追赶他,只让他们抛下了辎重甚至是兵器。王双却是不肯,他衔尾直接杀到城门处,袁术军的人马实在是太多了,堵在门口进去不得,王双担心自己会陷在人群里,便是退了兵。
他二人一边就地看守袁术,另一边已是派人前往寿春城通知李振等人前来围剿袁术。
一日之后,信使抵达寿春,李振也是刚刚才结束交接与安排,他便是派遣程普、韩当两个率射声营先去支援。十多日之后,居延军慢慢地赶到了阴陵城下,袁术这时已经是只能抢百姓手里的粮食。他在城楼上看到城外曹操亦步亦趋地跟着李振,他心里那个窝火啊!想当年,他可是一点都看不起曹操,如今却是曹操在城外耀武扬威,自己在城内苟延残喘,袁术怒气攻心,晕倒了在地。
袁术身边的众人手忙脚乱地将袁术抬下了城,袁术苏醒之后,大叹道:“某袁术四世三公之后,今日竟沦落至此,何至于斯啊~~~”他再次晕了过去,嘴角慢慢溢出了血,袁耀大喊着医师,却才想起此次出来竟是没有带一个医师。
袁术死在了阴陵城里,众人决定是密不发丧,偷偷在夜间弃了城、抬着袁术的灵柩往东去了。
众人走到半道上,杨弘突然间大叫一声:“完了,我们现在已不能去徐州,恭祖已经卧病,徐州之地乃是大耳刘备掌事。当初虎牢关前,主公与刘备有怨。”
众人闻言,多是怨恨地看了一眼死去多时的袁术,原来才发现袁术竟然是天下皆敌,你说你得罪那刘备干什么?又困又累的袁氏之人纷纷停在了原地,突然一女子隐隐哭了起来,紧跟着大伙慢慢也跟着哭,天下竟然没有一地可以是袁家的容身之地,唉~
“前面便是袁术的亲眷了。”袁术出城之后不久便是天亮,有人发现一城的高官都跑了,只剩下一城没有粮食的士兵以及一城没有粮食的百姓。这时,便有人主张投降,随后投降的呼声越来越大,直到有人越城投入了居延军营前。
居延军入城之后才知袁术与其亲眷弃城逃了,王双便是追了上去,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追上了袁氏的亲眷。数千骑兵将这一处围了起来,不少人想跑,居延军的骑兵取下弓箭不要命地往这些人身上射去。
渐渐,袁家人不在动,王双看着这已经平息下来,便是押着他们回阴陵。李振与曹操听到袁术死去的消息,两人都是默然不语,这便是一代诸侯最后的归宿,他二人几乎同时抬眼看向了对方。
身死道消,不予追究!
当这消息传入袁家人的耳中时,众人喜极而泣,但当李振问起杨弘,袁家人一时呆了,杨弘似乎大叫过那一场之后便是便是不见了,随他一起消失的还有皇帝的玉玺。
李振当即道:“志才,发海捕文书,言明杨弘手里有玉玺,让他成为天下人眼中的过街老鼠。”
“喏!”戏志才躬身退去。
随后,对于袁家人的安置便是曹操尽纳袁术的娇妻美妾,他还笑问道:“李征西,你要不?你若想要,某分你几个?”
“......”李振对曹操这改不了的习性已经是无语了。不过,李振却是看到袁术的女儿颇有姿色,便是询问,“你可有婚约?”
袁耀代为答道:“吾妹未有婚约,将军有意乎?”
“某居延军尽是大好儿郎,你妹既无婚约,便是嫁与我凉州都督苏护,你可愿意?”
袁耀忙喜道:“愿意,愿意~”他还推了他妹妹一把,这女子羞羞答答地应了声,‘妾身但凭将军安排。’
做了这么大的好事,可不是白做,袁家的势力可是要归到居延军的,李振并不怕贪多嚼不烂,居延军是来者不拒。便是便宜了苏护这小子。可怜莫超和宁猛都二十好几了,都还没有娶亲。倒是要看看这大汉朝还有那些豪门女子未曾出嫁,居延军出身的人都能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