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夫那辆锃亮的凯迪拉克一停在"徐刘记"门口,整条街顿时炸开了锅。
要知道在1983年的青岛,能接待外宾的饭店都得挂着"涉外定点"的铜牌子,普通饭馆见着外国人连门都不敢让进。
在当时,想要办下来这个铜牌可不容易,得经过经过外事办、治安局、商业局三个部门联合审批,对饭店的卫生条件要求的那可是非常严格,而且还得符合这些外宾的生活习惯,得有单独的洗手间,要配抽水马桶和热水。
服务员必须会二十句英语日常用语,什么"Wel***e"、"This way please"都得背得滚瓜烂熟。
当然,因为这些必要的流程,都是张佳栋麻烦陈科长帮忙办理的。在当时的青岛,能够熟练掌握英文的服务员确实稀少,在这方面的确是有所放宽。
可是那个时候,对于这些涉外饭店的食材要求,可是绝对不敢马虎的。
制作西餐的原材料,都必须专门到他们青岛最大的商店用外汇券买进口黄油、咖啡这些稀罕物。
不过相应的,这些饭店的定价也可以比一般的饭店高一些。
一盘宫保鸡丁在普通饭店卖八毛钱,涉外饭店敢要三块五,还得加收15%的服务费。
就这还天天爆满,因为外国人只能在这些指定场所消费——他们手上的外汇券在普通商店根本花不出去。
最让老百姓眼红的是,涉外饭店的员工每个月能发五张侨汇券,能去市里的友谊商店买进口商品。
以前老徐头还在县里的国营饭店当主厨的时候,就曾经用侨汇券买了台进口的冰箱,惹得整个筒子楼的人都跑去开眼界。
所以当史蒂夫本人出现在老徐头儿他们老两口的饭店门口时,街坊们的惊讶可想而知——这家今天才开业的小饭馆,连个像样的霓虹灯都没有,凭什么能接待外宾?
他们不知道的是,史蒂夫不光是老徐头儿饭店里的贵客,更是张佳栋他们合作社的合作伙伴。
与张家栋他们合作社共同持股的外贸公司,光是今年上半年的时间,就为他带来了将近三十万美金的净利润。这可是比他认为公共汽车公司在青岛本地的销售代表拿到的那些工资和分红要强多了。
孰轻孰重,即便是他这样的老外也是分得清楚的。
也难怪他会对于张家栋的儿子小向阳过满月酒的这件事情这么重视,不光是亲自到场,还专门为张家栋的儿子准备了礼物。
"张家栋先生,这是我从纽约带来的礼物。"
史蒂夫说着,就让司机替他从凯迪拉克后备箱取出两个精致的礼盒,包装上印着烫金的英文字母,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街坊们踮着脚尖张望,几个半大孩子更是凑近了,差点儿直接趴在了车窗上。
“史蒂夫先生,你能亲自来参加我导致做的满月酒已经是我一家人的荣幸了,怎么还带了这么贵用的礼物啊?”
张家栋本来只是想客套一下,毕竟自己妻子小夏当初在家里面运动,然后住进他们市里面的妇产医院的特需病房,还是多亏了史蒂夫本人的关系。
"张家栋先生,你我是朋友,那有什么客气不客气的……"
史蒂夫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打开第一个盒子。
里面是一套纯棉的婴儿连体衣,标签上印着"Carter's"的logo,"美国儿科医生推荐"几个中文字格外醒目。
要是知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咱们国内虽然已经能够向国外出口各种服装,而是像这种进口的婴儿服装却极为罕见。
张家栋的妻子小夏看到这么可爱的婴儿服,也是心头一动,就伸手替张家栋把这件礼物接了下来。
第二个盒子里装的是当时国内罕见的电动玩具——一个会唱歌的塑料小马。
史蒂夫按下开关,欢快的英文儿歌立刻飘了出来,惊得围观的众人一阵惊呼。
"这...这得花多少外汇券啊..."
王宝光和孙立军他们盯着玩具小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要知道在1983年的中国,咱们国内的外汇资源还非常有限。
大部分都被用来进口一些重要的大件商品,像史蒂夫带来的这种电动玩具简直罕见。
当时国内儿童玩具主要还是以铁皮青蛙、布娃娃、橡皮鸭子为主,能发出声音的电子玩具绝对是普通人连见都没见过的稀罕物。
这款会唱歌的塑料小马,用的是日本索尼公司最新研发的集成电路发声技术。
里面那块纽扣大小的芯片,在当时的中国还无法自主生产。
百货大楼里偶尔能见到的国产电动玩具,用的还是老式的磁带发声装置,体积大不说,播放时还经常卡带。技术上根本做不到这么小巧。
而这款玩具所使用的两节五号电池,更是普通人连用都用不起的。
那时候普通家庭用的都是笨重的铅酸蓄电池或者一号电池。这种进口的碱性电池,友谊商店卖两元外汇券一节,顶得上普通工人小半天工资。
就连张家栋看到这个能电子发声的小马以后,也连忙推辞:"史蒂夫先生,这太贵重了……"
"不不不!"
史蒂夫闻言却摆摆手,突然压低声音用英语说道:"比起你们帮我赚的三十万美金,这根本不算什么。"
连个人正在聊着,小夏抱着的孩子小向阳却被玩具吸引,小手胡乱挥舞着。
史蒂夫趁机从西装内袋掏出个红包:"按照你们中国的习俗,这是给孩子的压岁钱。"
红包里面赫然是十张崭新的十元外汇券。
这下可把在场所有人都惊得不轻,十张十元外汇券——整整一百元外汇券,在那个年代,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就四五十元人民币,而黑市上外汇券和人民币的兑换比例已经达到1比3。
就连最见过世面的高老板,也对史蒂夫的出手阔绰连连感慨。
他以前还在县里话剧团的时候,到省城演出,亲眼看见有人用五张外汇券就换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
这一百外汇券,足够买辆永久牌自行车外加一块进口手表了。
眼瞧着史蒂夫只是随手拿出来,似乎对于他跟张家栋的交情来说,这点儿钱真的不算什么
张家栋虽然并不觉得这些外汇券多么贵重,出于礼貌还是连忙将红包推了回去:"史蒂夫先生,您能来已经是给我们天大的面子了,这礼钱我实在不能收……"
史蒂夫却执意将红包塞进小向阳的襁褓里,爽朗地笑道:"张家栋先生,在我们美国,给教子的礼物是不能拒绝的!"
他故意用了个中国人不太熟悉的概念,惹得周围人都好奇地竖起耳朵。
在80年代初的中国,"教父""教子"这样的概念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十分陌生。
这其实是源自西方基督教文化的一种传统,教父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精神指引和物质支持,有些类似于咱们国内的干爹,却没有那么繁杂的礼节
史蒂夫这个精明的商人,显然是特意找人打听了中国的礼数规矩。他知道直接给钱显得太俗气,便借用了这个既体面又带着异域风情的说法。
张家栋更是清楚,对方之所以想收小向阳作教子,其实还是冲着他们之间未来的合作,便也没有把这事儿给说破。
欣然接受了史蒂夫带来的礼物以后,便把对方给迎进了屋里,安排史蒂夫坐在了主桌。
此时,刚好后厨的饭菜也准备好了,老徐头儿一身令下:“上菜咯!”
刘婶儿带着几个年轻服务员鱼贯而出,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菜肴,端到了大伙儿的桌子上。
霎时间,整个饭店香气四溢,让人食指大动。
主桌上最显眼的当属那道葱烧海参,油亮饱满的海参配上金黄酥脆的葱段,在青花瓷盘中摆成莲花造型。这是老徐头的拿手绝活,用的是沙子口当天现捞的刺参,发制了整整三天才够软糯。
紧接着是一大盘红烧鲈鱼,鱼身完整地卧在青葱姜丝上,淋着琥珀色的酱汁。这条三斤多的活鱼是负责送货的老赵今早亲自去码头挑的,鱼鳃还泛着鲜红的色泽。
"这可是按咱们青岛老做法,"老徐头得意地向史蒂夫介绍,"先用热油淋鱼皮,再慢火煨透,最后浇上即墨老酒调的汁。"
史蒂夫这个纯老外,虽然在老本地生活这么多年,却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
每一道具有青岛本地地方特色的菜肴端上桌的时候,他都忍不住连连称奇。
主菜上完以后,服务员又端上一盆盆时令海鲜:肥美的梭子蟹蒸得通红,整齐地码在竹屉上;油焖大虾个个巴掌大小,虾脑的鲜香直往人鼻子里钻;辣炒蛤蜊还带着锅气,红绿辣椒衬得蛤肉越发雪白。
最让史蒂夫惊讶的是,得知史蒂夫本人也来了以后,老徐头儿还临场发挥,特意为他准备了一道西餐——奶油焗龙虾。
从友谊商店买了进口黄油,配上崂山本地现挤的牛奶,做出的这道中西合璧的创意菜。可是着实让史蒂夫本人体会到了咱们国内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尝尝这个,史蒂夫先生……"
张家栋知道史蒂夫不太会用筷子,就用公筷给他夹了块龙虾,"老徐师傅特意为您准备的。"
“哦,好……”
史蒂夫小心翼翼地用叉子挑起一块裹着金黄奶油的龙虾肉,刚入口,他的表情就从惊讶变成了陶醉。
"这太棒了!"他激动得眼睛都睁大了,"我在纽约最贵的餐厅都没吃过这么鲜嫩的龙虾!"
他指着盘子里浓郁的奶油酱,不可思议地问张家栋:"这真的是用本地食材做的?"得到肯定答复后,史蒂夫立刻掏出笔记本,认真地记下这道菜的名字,想让自己家里的厨师也有样学样,等自己的妻子回来以后,复刻这道菜的做法。
"徐师傅……"
张家栋见史蒂夫记的这么认真,也半开玩笑道。
"您要是去美国开餐厅,保准能赚大钱!"
此话一出,惹得满屋子人都笑了起来。一时间,大家觥筹交错好不欢乐。
屋外看热闹的街坊闻着香味直咽口水。谁也没想到,这家刚开业的小饭馆,竟能摆出这么一桌堪比涉外饭店的席面。
小向阳似乎也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在妈妈怀里"咯咯"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