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哥?咱们服装店明明经营的好好的,你为啥说让给县里就让给县里啊?”
“对呀,佳栋?咱们合作社的服装店明明经营的好好的,你为啥要直接给让出去啊?”
王宝光和小刘都是他们合作社的元老,算是第一批跟着张家栋一起下海搞经营的人。
之前张家栋把他们合作社好不容易拉扯起来的农贸市场还有批发市场,全都让给了县里面。
他们两个就有些不太理解,但是当时他们只以为张家栋这是因为要全心全意地搞生产,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全都投入到合作社的新服装生意里,这才没有说什么。
可是这一次,张家栋主动让出来的却是他们的合作社目前利润最多的买卖,貌似以后没有他们合作社的服装店,他们生产出来的这些羽绒服和羊毛衫到底要卖给谁?
顾客们最直接反馈又如何?这些全都变成了他们合作社服装厂日后经营上需要面对的问题。
可是面对王宝光和小刘儿的质疑,这一次商家动作像是铁了心一般,脸上丝毫也看不出来任何犹豫的颜色。
“王哥,小刘,你们不用劝我了。这段儿时间我在招待所里边儿也想了很久。咱们合作社的服装店早晚也是要交给县里面经营的,现在不如借着这个机会直接把服装店交出去。这可以让市里面免除对我们合作社的担心,也可以直接让这里面多给服装店一些资源,扩大服装店的规模……”
之前张佳诺他们合作社湖人队刚成立的时候,只是借用了县里面闲置的几间平房。
那时候张家栋和孙丽君还是主要以去广州那边儿上货,然后再把这些买来的服装送到服装店里卖的形式。
整个合作社,服装店只不过是一个更大一些的服装摊位对他们来说罢了。
但是现在随着他们合售服装厂的产量日益增加,更主要的是县里面的老百姓经过这一段儿时间的抢购,早就已经养成了到他们合作社服装店挑选最新款衣服的习惯了。
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服装店,不过也就是不到100平的样子。
每天要接待的顾客们却动辄数以千计,这样的规模早就已经不是那几间简陋的平房能够满足的了。
听过了张家栋的解释,郑秘书的想法毕竟是和王宝光和小刘这两个普通人不同的。
经过简单的权衡了张建栋他们合作社把服装店交出来的利弊以后,他才默默的点了点头,有些自言自语的说道。
“嗯,张家栋同志,你说的这个把你们合作社服装店交给县里面经营的想法,但也不失为一个主意。可是你们现在合作社服装厂生产中外服装,大部分不都是以服装店的形式卖给咱们县里面的老百姓们么?
现在你们就直接把服装店交出来了,以后你们厂里面的销量,难道你就不担心有什么影响?”
郑秘书的担心其实大部分都是出于对张家栋他们合作社利益的考虑。
如果是换做旁人,肯定不会这么想了。
县里面拿回了服装店,既多了一份资产,也能解决市里面对张栋他们合作社的担忧。
对于郑秘书甚至于县里来说,都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郑秘书,这你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合作社服装厂生产的下楼羽绒服,想要走出咱们县城,甚至推广到全国各地,打响夏朵羽绒服的这个品牌。就不可能只把我们的视野局限在咱们县里。
我们必须得走出去,发展其他省市的销售商和代理商,让全国老百姓们都知道咱们县里面除了夏薄羽绒服这个品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