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栋随便替乡下女人的甜瓜估了个价,肇事的小年轻也没还价,就丢下了一张十元的大团结,骑着摩托车骂骂咧咧地溜了。
没想到张佳栋真能从这个小混混手里拿到钱,谢晓雅真是又惊又喜。
“张佳栋,你实在是太厉害了!”
“哈...这...这有啥的...”
结果被老同学突然一夸,张佳栋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
把钱给了那个卖甜瓜的乡下大姐,周围的人群见事情解决了,也慢慢散了去。谢晓雅又和张佳栋一起,替那个农村女人捡了捡地上还没摔碎的甜瓜。
乡下来的大姐开始还不好意思,说他们替自己说话,还要来这老些钱,自己卖一天也赚不到,捡甜瓜的小事儿,就不麻烦他们俩了。
可是两个多年未见的老同学边捡边聊,她见自己也插不上嘴,便也由着他们俩了,只是低头默默在竹筐,挑起了个头最大、没碰裂的甜瓜。
“我记得高中毕业的时候,听同学们说你不是考到上京去读大学了?还真没想到会在咱们小县城再遇见你。”
对于刚才的小插曲,张佳栋似乎并没放在心上,反倒是对他这个同学为什么会回到他们县城很是好奇。
印象中,谢晓雅的父亲是县城工商局的领导,按照谢晓雅的条件,在上京读完大学,理应安排她留在首都工作才对。
“哦,这件事啊...我爸在我读大学这几年,身体就不太好了。家里就我一个,怕我妈过几年也上了年纪,照顾不过来家里,就让我回来了。”
说到这儿,谢晓雅怕张佳栋担心自己家里似的,停了停又赶忙补充道。
“不过回来其实也挺好的,咱们县里工商所今年刚设立了招商科,正好需要我这种学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也算是专业对口。”
“哦,原来是这样...那就好...”
张佳栋听完谢晓雅的解释,这才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整个八十年代初,正是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阶段。
虽然前几年,各地的政府和企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当时国内对外贸产品的需求猛增,国内劳动力市场对那些国外跨国企业更是有巨大的吸引力,还是让很多敢为人先的地方政府尝到了甜头。
琴岛作为当时整个鲁省最大的出海港口,自然最早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大潮所带来的第一波红利。
凭借优质的深海港口资源,琴岛市招商引资,吸引外商,独挑了鲁省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大梁。
张佳栋往后的几十年商场打拼,也没少沾琴岛市崛起的光。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1982年9月份,琴岛市作为鲁省的外贸中心,举办了第一届鲁省出口产品洽谈会。
几乎所有鲁省有名的企业,都带着他们的拳头产品参加了这场盛会。
为期一周的洽谈会上,单单是会上和外商们签订的出口订单就将近九千万美元。
要知道整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直到欧元诞生前,美元都是国际贸易中唯一的硬通货,是世界各国最重要的外汇储备。
新中国发展所需要的任何生产设备、科研器材,全都需要动用这些珍贵的美元储备,去和洋人们买。
在那个国内普通职工月工资不到四十元人民币的时代,接近一个亿美金的外汇收入,对整个新中国代表了什么,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谢晓雅的父亲在这样的年代,就能够有如此的眼光,在琴岛市对外贸易的崛起刚露苗头时,就把女儿安排在这样的职位。在张佳栋这个穿越而来的人看来,确实是拥有比同时代人超前太多的眼光。
“张佳栋,别光顾着说我,你呢?你现在有没有...”
谢晓雅本来是想问张佳栋现在有没有结婚,感觉这么问又好像有哪里不太合适,话问到一半便停住了。结果张佳栋却误会了她的心思。
“哦,你问我现在有没有工作啊?之前有,在我爸原来上班儿的那个玻璃瓶厂当卡车司机。不过前阵子我爸妈过世,我一着急,出了点儿小事故,工作也就没了。”
一边说的,张佳栋还一边特意抬起手来,给谢晓雅看了看他胳膊上打的石膏。
“啊?叔叔阿姨都故去了?这么大的事儿,我怎么全不知道?你的手怎么样了?工作的事儿要不要我让我爸帮你想想办法?”
“嗨,都过去的事了,我这手也快好了不打紧。工作等过几天我拆了石膏,再去找就是了,就不劳烦伯父费心了。”
对于谢晓雅的好意,张佳栋心里领了却并没有接受。以他大半生打拼的经历,他自认为以他的本事找个谋生的路子,并不算难,实在没必要浪费这个人情。
“好了,差不多还能凑合吃的甜瓜都在这儿了,大姐,你看看要是不需要去医院瞧瞧,那我们也该走了。”
没有注意到谢晓雅脸上惋惜的神色,张佳栋把小半竹筐甜瓜挪到农村女人面前,就要去提他放在马路牙子上的保温桶和饭盒。
“咦,你们俩帮了俺这么些忙,俺怎么能就这么让你们俩空着手回去!”
见张佳栋和谢晓雅聊完了,卖甜瓜的妇女这才赶忙从另一个竹筐里,把她刚才挑好的甜瓜拿了出,硬要塞给他们两个。
“大姐,你这是做啥?我们俩就是看你被人欺负,帮你个忙,哪能拿你的东西?”
“快拿着吧妹子!大姐也实在是没啥能谢你的!”
谢晓雅推说不要,这个实在大姐却硬是拉过来她和张佳栋手里的网兜,拿甜瓜给两个网兜全都塞得满满当当,弄得张佳栋和谢晓雅对视了一眼实在是有些哭笑不得。
“大姐,那你这甜瓜我们拿归拿,钱我们不能不给。你算算我俩这网兜里的瓜,一共是多少钱,我都一块儿给了得了。”
张佳栋一边说着,就一边伸手去掏衬衫的口袋。那个年代的甜瓜,也不几分钱一斤,张佳栋还是有这个能力请这个客的,然而大姐却死活也不同意了。
“给过了给过了,这两筐甜瓜的钱,刚才那个小年轻都替你们两个给过俺了!你俩要是再给俺钱,俺这张大团结,就都还给你们算了!”
结果推来推去的,买甜瓜的钱张佳栋硬是没给出去。最后和谢晓雅只得一人拎了一网兜的甜瓜,在路口道了别。
“我家还在原来的大院儿,你有需要帮忙的话,随时来找我啊?”
“好嘞,我还有事儿,就不送你了啊?路上慢点儿啊,老同学!”
和谢晓雅分别以后,偶遇老同学的张佳栋心里高兴,再加上担心保温桶里的面条泡得太久,真的是没法吃了,便不自觉地走得快了些。
直到他绕进了玻璃瓶厂的老家属区,见到父母的老房子所在的那栋小楼了,他的心里才莫名地涌起了一阵感伤。
夜色已经黑得很深,他妹妹那屋的灯却一直亮着。
“琪琪应该又是在熬夜复习吧?都这么晚了,也不知道晚上有没有吃饭...”
一想到懂事的妹妹这会儿可能还饿着肚子学习,张佳栋暂时压制住重回老宅的伤感,加快了几步走进楼洞,敲响了父母家的房门。
“琪琪,我是你哥,我过来看你了,给我开开门吧。”
“哥?”
隔着防盗门,张佳栋听到里屋传来了妹妹的声音,紧接着一阵拖鞋跟地面的摩擦的声过后,他面前的大门也被人从里面打开,露出了妹妹那张又惊又喜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