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改口
小李飞砖2025-08-28 16:293,909

  “种出来的西红柿,全都由你们合作社来收购?”

  初步听到张家栋的打算,他的大姐和姐夫都是一愣。

  然后最后他的姐夫代替妻子,向张家栋询问道。

  “佳栋啊,你可知道咱们村儿每年种出来的西红柿能有多少吗?这要是你们以前合作社搞菜市场,搞批发市场的时候,我不拦着你。可是现在你们合作社不是已经把批发市场和菜市场全都交给县里了吗?一下子就要收好几十吨的西红柿,你们合作社卖不出去,那不全都烂在自己手里了吗?”

  张家栋的姐夫担心的也的确有道理,10里8村的,就数张家栋他们大姐家所在地村子土地最多。

  每年种植的番茄也是村民们主要的作物收入之一,赶上西红柿大年丰产的时候,就他们一个村子,就能种出来至少上百吨的番茄。

  而且因为当时的管理条件和种植条件的限制,大伙儿都是露天种植的形式。

  几乎所有的番茄都会在同一时间成熟,然后上市销售。

  虽然他们本村儿的西红柿远近闻名,是整个胶东半岛的名产。

  可是对于种植西红柿对农民来说,遇到大年反而是会因为市面上的西红柿突然供应激增,卖不上什么价格来。

  这要是再赶上大雨或者是什么虫害,有好多本村儿的村名,宁可把这些已经成熟的番茄全都烂在自家的地里,也懒得去折腾到县城里去卖钱。

  而张佳栋这次来家里,一张口就是要让他的大姐发动同村的其他农户,全都加入到种植西红柿的阵容里来,然后居然还要将他们政治处的西红柿全部收购。

  到时候真的像以往那样赶上了丰年,动辄上百吨的产量,张家栋的大姐和姐夫实在是想不出来,张家栋他们合作社该如何消化掉这么多的西红柿了。

  “姐夫,大姐,你们不用担心,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这一次是由市里面牵头儿,让我们县里面大力发展罐头产业。此前咱们青岛市食品研究院的专家们已经论证过了,咱们村里面种出来的西红柿品质好,口味也绝佳。非常有开拓全国市场的潜力。”

  面对大姐和姐夫的担忧,张佳栋先是又和他们介绍了一番这一次,想要发动全村老百姓们一起种番茄的来由,然后又跟他们解释起来,面对一下子这么多的产量,他们的合作社本来如何消化掉这些由全村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劳动成果。

  “100吨的西红柿,要是同时卖到咱们县城里,可能的确是卖不上价。可是对于咱们县里面未来的罐头生产线来说,那可根本就不算啥。大姐,姐夫,你们知道吗?咱们市里罐头厂生产的茄汁鲅鱼、茄汁鲮鱼,那可是整个罐头领域的强手不光是能够畅销全国,延安国外的外商都抢着买嘞!”

  张家栋的大姐和姐夫虽然是乡下人,但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谁不知道鼎鼎大名的青岛罐头厂呢?

  不论是黄桃罐头还是当时的冰糖雪梨。在80年代初那个物资生活还不算特别富裕的特殊时期,可是他们普通老百姓们只有生病过节的时候,才能尝到的顶级奢侈品。

  “要说咱们市里生产的茄汁鲅鱼罐头,还真是味道不错。以前我出去帮邻村的老李头盖房子的时候。他那天犒劳我们这帮劳力们的饭菜里,就有这么一道菜。嘿,你别说啊,咱们平常吃的鲅鱼被这西红柿汁子一泡,还真就是没有那么腥了。酸酸甜甜的,可是下酒的好菜嘞!”

  张家栋的姐夫在帮着张佳栋养鸭养鹅之前,也是他们村里干活儿的一把好手。

  10里八村儿的老乡们都知道他建房子的好手艺,有好多邻村的乡亲们。家里要盖新房,都会找到他们村儿里来,找这些像是张家栋姐夫这样的壮劳力去帮忙。

  那个时候帮人盖房子其实是没什么钱赚的,顶多是帮了忙,以后别人请着喝顿大酒,吃几个好菜,好生招待一下这帮壮劳力们。

  而当张家栋提到了他们市里罐头厂生产的茄汁鲅鱼罐头以后,却没有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快的就联想到了那一天,自己吃过的美味。

  “对啊,姐夫这款罐头就算是在咱们县里面也得凭票儿去买,咱们市里罐头厂生产出来的成品,可是大部分都卖到了国外,替咱们国家赚外汇去嘞!你是不知道咱们市里面过多少的实力,别说是一百多吨的西红柿,就算是再多,只要是能够加工成他们罐头厂需要的茄汁。他们肯定会照单全收。到时候咱们十里八村乡亲们种出来的西红柿,不也是为咱们国家赚样人的钱,发展国内经济做贡献了吗?”

  面对自己的大姐和姐夫,张家栋尽量选择用他们能够听懂的话来解释,未来这些说过我来到番茄以后的销路。

  那时候的国人,炒菜做饭常用的还是油盐酱醋这种老祖宗那一辈儿就留下来的传统调料。

  对于番茄酱在国外的日常饮食中的应用,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认识。

  所以张家栋还特意回避了直接把这些西红柿全都做成番茄酱,出口到国外去的可能。

  只是以他们市里罐头厂需要番茄汁为由头,让大姐和姐夫放心,就算是再多的番茄,他们合作社收购了以后也都能够卖得出去。

  “那可是感觉好嘞?佳栋啊,你是不知道啊,往年咱们自己家也种过西红柿。真赶上了大年啊,街上到处卖的都是西红柿,一分钱五斤都没人要,只能烂在地里,连搭进去的人工钱都赚不回来嘞。这要是真的要做成你说的什么西红柿罐头,卖给咱们市里的罐头厂,那以后咱们村里的乡亲们可就不愁这些种出来的西红柿销路问题了呀!”

  张家栋的大姐的想法就更简单了,既然是要发动10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跟着他们一起搞西红柿的种子。

  就得像之前养鸭养鹅一样,替这些乡亲们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知道这些种出来的西红柿全都不愁卖。

  “对销路的问题,大姐和姐夫你们不用担心,由我们合作社全包了。不过咱们合作社收的西红柿也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有一定的门槛儿才到时候大姐你去跟这些有想法的农户们介绍这个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他们,种出来的西红柿必须至少得是能够达到商品标准的我们合作社才能要。”

  “家栋啊,这你不用担心。有以前跟着咱家养鸭养鹅的那些经验,只要是肯跟着你们合作社一起干的农户们,绝对都是认真负责,踏实肯干的老实人!”

  有了大姐的承诺,张佳栋这才终于放下了心来。然后又想了一下,觉得似乎确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了。

  刚才张罗着一家人,围坐炕上,之前由大姐和姐夫亲手做的农家菜。

  这一次还是小夏经过这么久头一次吃到大姐,姐夫家自己养的胡鸭和大鹅。

  那个时代还没有什么饲料的概念,村里边儿养鹅养鸭大部分用的都是粮食,虽然长得慢,但是胜在口味好,鸭肉和鹅肉紧实。

  “小夏,你尝尝这是我们自己养的大鹅。完全是用了他们东北人铁锅炖大鹅的做法,这些山蘑菇,也都是去年这个时候我在山上采的。你们县里面可是吃不到这么地道的乡村味儿啊!”

  张家栋的大姐一边说着一边忙着给小夏夹菜,而面对自己大姐的盛情难却,这也终于没有之前刚到家里面的时候那么腼腆了,和琪琪一边品尝着夫妻俩这一年来的劳动成果,一边止不住的赞叹,张佳栋大姐和姐夫的手艺好。

  就这样,经过此前的一番风波,张家栋他们一家人:姐弟,兄妹三个,这才终于吃上了一顿久违的团圆饭……

  等到张家栋带着妻子和妹妹回到了市里,已经是那天的傍晚了。

  张家的大姐盛情难却,说什么也要让他带些家里的土特产回市里去,交给自己的老丈人。

  也算是他们夫妻两个人的一番心意。

  就这样等到他们回到了家,见到了叶伟东他们夫妇两个人的时候,这家的东西早就已经是大包小包,带着各种自家产的青菜鸡蛋,还有几只刚宰好的大鹅、鸭子。

  把叶伟东他们夫妻两个也是看了吓了一跳,还以为张家栋这是跑到村里去上货了。

  “伯父,伯母,这是我大姐,她特意交代我,给你们老两口儿带来的土特产。你们可千万别嫌弃啊!”

  这一段时间,因为都跟他们夫妇两个为了方便照顾小夏,经常借住在张佳栋他们小两口位于市区的新家。

  所以这次张家栋大老远的把这些乡下土特产从大姐家带来,干脆就直接都交给了他们夫妇俩,上一个再跑去小夏娘家的麻烦。

  “哎呀,你们小两口儿跑去乡下还给我们带东西?随便带些自己家种的白菜,大葱之类的不就行了?这咋还烧了这么多鸭子和大鹅啊?”

  在那个年代,即便是对于叶伟东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来自乡下的土特产也是来之不易的新鲜货。

  而对于张晓东大姐的这么大方,这两个平日里只顾着搞学问的教书匠,哪里见识过乡下人们的热情?

  面对张家栋的一番好意,好他们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了。

  可是,现在毕竟是有小夏在场,最了解自己的父母是什么脾气,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人。

  对于夫妻两个人的一再推却,也该是她开口,替张佳栋彻底拉近与自己父母之间关系的机会了。

  “佳栋啊,你是不是傻?我爸妈既然不肯收你带来的土特产,你还不赶快趁着这个机会,叫点儿好听的让他们两个高兴一下?”

  面对拎着一只大鹅和两只鸭子,在叶伟东夫妇面前有些手足无措的张家栋,小夏还特意假装埋怨似的,捅了捅张家栋的腰眼儿。

  张家栋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什么叫做趁着这个机会叫点儿好听的,让叶伟东夫妇两个高兴一下?

  结果,下一个是到望向小夏以后,对方及时的朝自己挤眉弄眼地一番暗示,张家栋这才突然恍然大悟。

  “哦……哦!对,对!你瞧瞧我这猪脑子,这刚过完年,咋都把自己的身份给忘了!爸!妈!这是我大姐在乡下的一番心意,你们二老平时在市里也吃不到这么地道的农家货,刚才让我特意给你们捎来的。”

  面对张家栋的突然改口,以爸妈相称,叶伟东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妻子倒是比他的行动要快了一步。

  “咳咳……老叶啊,人家孩子叫你呢,你这个当长辈的好歹也得答应一声吧?”

  面对自己妻子的提示,叶伟东这才终于回过了神儿来。

  以前张佳栋的父亲还在的时候,他与对方就是多年的挚友,也曾经说过,未来他们的孩子要是能够长大成人,成了两口子。

  不管是谁,都要把对方的孩子当成是自己的亲骨肉来看待。

  现如今,已经十几年过去了,张家栋刚才的改口称呼自己,突然又让他想起了以前自己年轻时,和张佳栋父亲的誓言。

  一时间也突然有些恍惚,是回到了过去,那个能与张家栋父亲畅想未来的好日子。

  “诶!好,好!佳栋啊,既然你这么说,那我这个做爸爸可就收下了。”

  “对,对对!咱们都是一家人,以后哪还需要分彼此啊!”

  张家栋后面的话也是说来,就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进了屋,回到了张家栋新买的大房子里。

  也让这栋早已有了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终于有了一些其乐融融的人气……

继续阅读:第294章 再进京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