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与陈科长的约定
小李飞砖2025-08-25 15:432,522

  不得不说,这种发动机垂直排列的布局,为张家栋他们合作社车队新采购的这些重型卡车带来了无与伦比的驾驶体验。

  除了坐在驾驶室中,视野要比之前的百家洞开罐的那种东风140要好的太多,而且在操作性上也因为没有了老卡车那种笨重的大鼻子,所以不管是在转向还是在正常行驶中,都能比原来的那些老卡车拥有更好的视野。

  毕竟是他们合作说自己的东西,这一次张家栋开起来的感觉自然是与之前,借史蒂夫他们公司的那辆完全不同。

  当然,此时张家栋充当司机,但是这辆中型卡车也并不只是为了自己又亲自检验一下这些重型卡车的配置和功能。

  他一边轻轻松松的控制方向盘,让这辆中型卡车在仓库外面的空地上不断地左突右转,一边还不忘了跟身边副驾驶位上的陈科长介绍这辆卡车的各种性能。

  “陈科长,你看这辆卡车不光是载重比我们合作社原来的那辆东风140要大的多,至少有14吨,一辆车的载重量就相当于原来我们合作社那辆老东风140的三趟。而且因为升级了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油耗也远远比我们那辆老东风要少多了……”

  毕竟张家栋他们合作社那辆老东风的技术,是延续自前苏联。

  按照当时苏联的技术水平,发动机的动力先不说,油耗自然不是他们这些产油大国需要考虑的。与当时欧美最主流的柴油发动机的设计思路,除了要有强劲的动力以外,还要保证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具有更好的能效比例这种思维,有巨大的差距。

  再加上当时苏联在支援咱们国内各种工业园建设的时候也留了一手,并没有把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技术提供给咱们。

  所以这样的技术代差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几乎可以说是影响了咱们国内20多年的发展进程。

  直到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拉拢咱们,才逐渐允许咱们引进了当事算是比较先进的柴油发动机生产线,让咱们国内也第1次拥有了能够生产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机会。

  不过这样的成果,在1983年的时候,也还是刚刚起步。

  国产柴油发动机从技术成熟到推荐开始普及,至少需要到1987年,咱们国产的第一辆载重十吨以上的重型卡车正式下线,才算是完成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

  张家栋替他们合作社做采购的这5辆重型卡车,无疑是钻了当时,漂亮对于咱们国内技术限制的一个空子。

  无论如何,就算是以史蒂夫这个中国通,对于张家栋他们合作社的了解,也不可能认为你张家栋他们辅助社甚至就是县里的实力,能够把正在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和整车技术偷学到手。

  然而,陈科长作为他们市里面的对接人,对于张家栋他们合作社引进如此先进的政府卡车的想法,就与史蒂夫这种职业商人的短视完全不一样了。

  80年代初的青岛市作为整个鲁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可以说是承载了整个鲁省经济发展的期待都不为过。

  当时不管是基础建设还是各种材料的运输,都需要这种重型卡车的支持。

  这里面之所以委派陈科长来对接史蒂夫本人,其实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这样的购买都是回复在他们青岛本地各种需要的方式,拉近和史蒂夫他本人之间的关系。然后,再通过这样的日常交往,从史蒂夫这边获得更多的支持,能够把他们青岛市发展急需的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引进国内。

  不过让陈科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好不容易与水滴服建立起来的这点友谊,却一点儿比不过张家栋他们一个小小县城合作社的发展需求。

  之前他费尽心力向史蒂夫暗示,以他们市里的名义来购买这些重型卡车的需求,无一例外的,全都被史蒂夫断然拒绝了。

  结果反倒是张家栋他们这个县城里面小小的集体企业,只是用了一顿饭的功夫就说服了史蒂夫,这也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上天有意的安排要让张家栋他们合作社,他们青岛本地未来的基础建设中放光发热,也为他们县里面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陈科长,你看我这开车的技术怎么样?别看我现在是我们合作社的负责人,以前我就是我们县玻璃瓶厂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卡车司机。要是没有我们县里面的大力支持,现在我们合作社怎么能买到这么好的卡车……”

  很显然张家栋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错,陈科长一边听着张家栋的话,一边也是默契的点了点头。

  “张厂长,你开车的技术我已经体会到了。真的没有想到你不光是在企业管理上面有水平,就连开车的老本行也没有落下来,果然是年轻人少有的英才啊。你们合作社进口的这些卡车,在性能上我也大概了解了。不知道张家栋同志您对于你们合作社车队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打算没有?我倒是很想听听您对这方面的规划。”

  果然不出张家栋所料,陈科长这一次陪史继富到港口来,替张家栋他们合作社提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两个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攀谈,才终于说到了正题。

  “陈科长,其实我只不过是我们县合作社里的一个小小的管理者罢了,我能有什么打算,这些重型卡车虽然当初是以我们合作社的名义购买的,主要是为了我们县里面的各种物流运输,还有建设需求考虑。不过我也知道,现在咱们市里面的基础建设,都需要这些重型的设备。只要是我们合作社能够参与的,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为咱们市里面的建设贡献一些力量,陈科长,您这边只要是能够用到我们合作社的,尽管说就是了。要不是我们县里面当初的支持,也不可能有我们合作社的现在……”

  张家栋所说的这些都是肺腑之言,在陈科长听来,也都合情合理。

  “张厂长,要是咱们青岛本地能够有更多像您这样既有能力又如此高思想觉悟的创业者,现在不久的未来,咱们青岛是一定可以像南方那些发达的沿海城市一样,成为咱们北方的经济中心。甚至带动咱们整个鲁省借着这次改革开放的春风,成为北方的经济大省。”

  张家栋虽然与陈科长刚认识不久,接触也只是这为数不多的一两次,可是从对方的一言一行中,张家栋依旧是可以感受的到,陈科长作为一个称职的人民公仆,的确是对的起他的身份。

  “陈科长您不用担心,未来咱们鲁省的发展一定会远超任何人的预期,这一次我们把这批重型卡车先提回我们县里去,具体的事情咱们随时可以通过电话来联系。”

  就这样,张家栋结束了今天的试驾,又与陈科长约好了下一次见面的时间,然后就把这辆重型卡车安然无恙的开回到了原本存放他们的仓库里。

  这时候,史蒂夫也刚好带着他们公司的那些专业司机们到达仓库里来了。一看到任嘉伦好好的把那辆重型卡车开了回来,史蒂夫这才松了口气。

  赶忙安排他最信任的司机安德烈和其他几位司机接过了张家栋手里的钥匙,然后,张家栋随便又和手机处寒暄了几句,就坐上了自己的那辆吉普车。

  整个车队也在张家栋的带领下,直奔他们县城而去……

继续阅读:第585章 食堂的规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