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里为了支持高老师的这一次创业,给他安排的书场,正好是在他们先等中心,距离电影院不远。
到原本高老师经常演出的县话剧院舞台,也不过是几百米的距离。
算是他们县里最繁华的地段,张家栋按照正面书告诉他的地址,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找到了高老师书场的所在。
一个并不是特别大的门脸房,位于他们县电影院的一旁的小胡同里,虽然并不正对着大街,可是周围也没有其他在这个时间经营的店铺,到了晚上这个活动里,就只有他们这一个书场的灯是亮着的,其实也还算是好找。
再加上今天也许是高老师他们书场第1天开业的原因,张家栋还没有走进胡同,就远远的看见书场门前,用大红色的水牌写着今天晚上要说的评书回目了。
“原来是《康熙私访月明楼》啊,嗯……这书的确是选的不错……”
张家栋看过了水牌上的小写的标题,然后一边思索着着一边变卖部走进了这个不太大的书场。
这间门脸房以前也不知道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似乎是之前闲置了许久的缘故,青砖铺成的地面上能看出来岁月的痕迹,墙壁却异常的干净整齐,似乎是刚被粉刷过。
屋里的面积并不大,约模有七八十平米的空间。
除了门口用来煮茶水的炉子,还有最靠近里面的一个小小的蒙着红布的书桌以外,屋里面大部分的地方都已经被条凳占满了。
张佳栋大概估计了一下,如果要是坐满的情况,这七八十平米的房间里也可以安排至少四五十个观众。
虽然张家栋进来的时候,门口并没有专门买票交钱的地方,张家栋并不知道在高老师这里听一晚上书,到底需要花多少钱。
也就即便是这四五十人,每个人出一毛钱的话,高老师一个晚上的收入也有将近四五块钱,应该是比他当时在线画卷里面当演员的时候拿到的工资还要多了。
而张家栋刚进门的时候,高老师似乎还在忙着招呼他之前在县话剧院工作时候的那些票友们,并没有注意到张家栋的到来。
反而是一直在替那些早早到他们书场来,等着听书的票友们端茶倒水的小阿杰更伶俐一些,一下子就从纷至沓来的人群中看到了张家栋的身影。
“师父!您也来了呀!”
小阿杰一边惊呼了一声,一边便朝张家栋的方向奔了过来。
自打上一次他们在在画剧院的舞台上行过了办事礼以后,张家栋在名义上就和马德华还有六小龄童老师一样,都是小阿杰的师父了。
在80年代初的时候,大部分的艺人对于传承还是非常看重的年代,这样的身份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张家栋本人似乎对于这个聪明的小家伙也格外喜欢,听到他叫自己,便也笑着迎了过去。
“阿杰啊,当时你在你那两位师傅为师的时候,不是说好了要带你去剧组里,学习怎么拍戏的么?怎么这时候你还在县里面呢?”
张家栋笑着走到了小家伙的切近,然后爱惜地摸了摸对方的头。
“师父,我老师的书馆儿要开张,今天正需要人手来帮忙,所以我就跟我的大师傅那边请了个假。等今天晚上一过去,我明天一早就去剧组找他们。”
“哦,原来是这样……”
张家栋素来知道这个小家伙是非常懂事儿的,今天听完他说明了理由,也赞许地又拍了拍小阿杰的肩膀,继续说道。
“那你明天既然要回剧组那边,干脆就直接跟我们合作社的车总,正好杨洁导演他们剧组那边也派了个几位老师,到我们合作社来帮忙。我明天正好一早也要去市里办事,你刚好可跟着送他们的车去崂山。”
“是嘛?师父!那可太好了!”
知道自己明天有车坐,小阿杰自然是高兴的。
张家栋跟小阿杰之间的谈话也惊动了高老师,对方虽然腿脚不太方便,知道张家栋来还是拄着拐杖,从舞台那边走了过来。
“张厂长,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跟我打一声招呼,我好到外面去迎你……”
“高老师,你今天晚上这么忙,腿脚又不方便,干嘛又特意来招待我呢?您今天晚上还有那么多原来的票友,需要您去招呼呢,我今天过来,也不过是来捧个场给您道道喜罢了。”
“那可不一样,张厂长,要是没有您的帮忙,我们也不可能开起来现在的这个书场,像我现在这样的情况,除了给别人说书,还能再做点什么呢?”
“高老师,这些其实你不用谢谢我,要谢的话,其实还得多谢谢咱们县里面的支持。我只不过是一个负责传话的罢了。咱们县里面其实早就有想法,帮咱们县里话剧社的这些社员们在另寻出路,像高老师您这样有一身艺术修为的老演员,要是不能继续在舞台上演出,那就实在是太可惜了。”
要知道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尤其像是高老师这种已经成名的话剧演员不知道在台下要付出多少年的努力。
只是因为一次小小的舞台事故,就彻底退出了演艺生涯,不管是对于高老师本人还是培养高老师的县里面都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张家栋跟高老师没聊了几句,马上就到了要正式出演的时间。
这个小小的书场里面也终于开始进人了,一开始只是偶尔进来三两个,后来有许多在他们县里话剧院听过话剧的票友,一看是高老师的专场便奔走相告张姐来了更多的票友过来捧场。
很快原本还有些空荡的屋子,立马就被这些热情高涨的观众们全都填满了。
高老师没有时间再和张佳栋多闲聊,只得赶忙招呼起小阿杰帮自己的忙来。
“阿杰,你赶快去给这些来的客人们端上茶水来,千万不要把咱们的客人都怠慢了。张厂长,您先跟我来吧,我给你安排了一个最好的位置。”
一边说着,高老师先是把张家栋引到了舞台正面最好的位置上,让张家栋先坐下了,他这才回到了书桌后面,拿起了书桌上的那一块醒目。
“难难难,道德玄,不对知音不可谈。对了知音谈几句,不对知音枉费舌尖。”
啪的一声,说完了这几句定场诗以后,高老师把手中的那块屏幕往桌面上重重的一拍,果然整个屋子里刚才还嘈杂的人声,立马就安静了下来。
高老师环顾四周,目光犀利,身上的气场也和方才跟张家栋谈话的时候完全不同。
“今天是我高某人出场第1天开张,感谢各位父老乡亲们前来捧场,我高某没有什么能耐,以前大伙儿也许看过我在咱们话剧院里演出的话剧,对我多多少少有一点的了解……”
就这样,高老师从自己当初在话剧团里面的经历,聊到了他现在开设书场的初衷,就像是跟台下面的这些观众们在聊家常一样,看似非常随意,张家栋作为一个过来人,却知道能够在这么短短的时间内就与这些陌生的观众们打成一片,这样的功底没有10年的舞台经验,肯定是没法这么驾轻就熟的。
而就在高老师暖着场正准备进入正题的时候,小阿杰也给张家栋递过来了刚斟好的茶水。
“阿杰,现在眼看着你们这收藏里面就已经坐满人了。我怎么没有看到你和高老师跟大伙儿收门票的钱啊?”
张家栋作为一个过来人,在上一世也非常喜欢到说书社里或者是相声剧场里面去听演出。
按照那个时候的规矩,大部分都是要凭票进场提前付钱的,可是像现在这样,高老师都已经开始说上了,大伙儿也都手里端上了茶,却没有一个人掏钱,张家栋也不知道这场评书的收入到底该怎么算。
“师父,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的老师他肯定是比我更有本事。连我这种三脚猫的功夫都能在公园里连说了将近一个月的书,老师他自然是有自己拿钱的技巧的……看看您还需要我再给您添点什么不?要是不需要我在添水的话,我就先去给别人倒茶了啊?”
“成啊,你快去吧,就别在这打扰我继续听书了。”
张家栋一边说着一边笑着把小阿杰轰走,当然在80年代初的时候,不管是评书剧场还是在外料地说书,规矩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不管观众有多少,都是先听书再给钱。
读书的那些艺人要是讲的不好,观众们随时都可以秒倒,走人完全不用给对方面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是艺人有真凭实学,要不然还真是得白忙活半天,最后颗粒无收。
高老师就不一样了,在说书的时候,不管是火候的把握还是各种钩子的设置,都非常巧妙。
再加上他今天所选的这一部书,原本就是既有笑料又有打斗的精彩桥段,说到紧张的地方,高老师也不忘了抖一抖包袱,惹得台下听书的那些听众们一阵哄堂大笑,张家栋更是为高老师今天晚上是精彩演出,连连较好。
直到王老师讲到了这一部分最精彩的地方,京城中的几位恶人要带着自己手下的喽啰们打上月明楼的时候,这才突然戛然而止。
“要知道后事如何,各位听众可是得等等我喝口茶水润润嗓子……”
紧跟着,高老师趁着自己喝茶休息的这个空档,又是一段儿要钱的口彩,台下的那些听众们正听到了最紧张的时候,当然想要知道后面的剧情到底如何演绎。
立马纷纷拿出了钱来。
张家栋也不知道按照当时的消费水平,听一场评书到底要给多少钱。
他一边假装从自己的口袋里摸索着,一边用余光偷偷的观察周围的那些坐在临近座位上的观众,他们有的人手里边拿着一两毛,也有的人拿着一块钱的整票。
张家栋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因为高老师书场第1天开张的原因,大伙儿似乎对于掏钱听书的这件事都表现得非常踊跃。
而小阿杰更是凌厉的趁着自己给这些人端茶倒水的功夫,挨个在经过的时候,把他们手中的钱收集到了自己手上的托盘里。
等到他来到张家栋的面前,张家栋对于今天晚上的票价心里面早就已经有了底了,多的不过是一块,少的一两毛也行。
他本人作为高老师的朋友,又是小阿杰的师傅,自然是不遑多让,直接从兜里掏出了一张大团结,然后拍在了小阿杰手中的盘子里。
“师父,你这……这,这也给的太多了吧?我们不能收您的钱……”
“唉,这有啥能不能的,都是到你们出场里来听书,我听的高兴了自然是要多给。你就别在我这守着了,大伙都等着听后面安三泰带着自己手下的那些萝卜丁上了楼以后的故事呢,你赶快把钱收了,然后上台告诉你说过去让他卖点儿力气。”
等到张家栋好不容易把小阿杰给轰走了,等到这个小家伙端到了一盘的钱到了高老师的面前,放在高老师面前的桌子上的时候。
就连见多识广的高老师本人也没有想到他今天晚上说的这一场书,居然能够获得这么多的收入。
尤其是张家栋拍在盘子里的那一张大团结,又显得格外的显眼。
高老师本意是不太想让张家栋这么破费的,不过那时候他在舞台上又不方便下来跟张佳栋说,只得默默的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从张家渡的方向笑着点了点头。
按照小阿杰传达的那样,在说后面这个半段书的时候,多卖一些力气。
这样的规矩在评书行当可是古来有之,有许多成名的评估大家当初在剧场的时候都有固定的听众为他们捧场。
遇到逢年过节,大家体谅这些手术人的不易,大部分都会多给一点。
尤其是像高老师这种出场刚刚开张,或者是开了新书和老书完结的那一天,所有在出场里面听说的那些观众们更是会加倍的给这些说书艺人们打赏。
张家栋作为一个从未来穿越到这个时代的人,如今还是第1次体会到这种书场里的文化。
在那个年代,能跟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们面对面的交流,的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体验。
就这样,原本张佳栋今天晚上也没有其他的安排,索性图个清闲在高老师的剧场里面听完了一整场的演出。
期间为了能够让高老师能有时间休息,小阿杰作为高老师的徒弟,自然也是替师父分担了一些演出的任务。
虽然小阿杰并没有高老师的演出水平,可是常年受到高老师的熏陶,在方面的能力还是非常可圈可点的。
抖出来的笑料依旧是能够惹得家长的观众们满堂大笑,让张家栋的心里也不得不佩服六小龄童老师他们选徒弟的眼光。
“高老师,你还真是为你们戏曲行业教出来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啊。”
“嗨,要说起来也是小阿杰他命苦,除了走我们这一行也没有别的能谋生的路子了。我既然收养了他,自然是要拉扯他长大成人,教会他以后该如何自食其力的啊……”
显然,高老师对于小阿杰的关心可谓是细致入微,对于他未来离开自己,以后的生活也做了力所能及,尽可能详尽的安排。
“高老师,小阿杰这个孩子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而且这一次他又派了那么多的师傅,你放心吧,之后大伙都会好好照顾他的。没准以后他真的因为在剧组里面参与了拍摄成了名,咱们这些老骨头也许还得沾他的光呢。”
张家栋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是在半开玩笑,不过内心中也的确是对于小阿杰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就这样小阿杰讲完以后,又轮到高老师上场了,今天他一共讲了两个多小时的评书,都说说书人最费气力,高老师原本就有伤在身,即便是台下的,听众们再踊跃要求,书说到了晚上十点,他也不能再继续往下讲了。
“诸位,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啪的一声,随着他手中的书胆重重的又一次拍到了桌上,整个书场里的大伙儿才知道,也该到了要散场的时候了。
一些跟高老师原本就比较熟悉的票友们,纷纷围到了舞台的周围,堵的高老师四周水泄不通。
好不容易这些热情的听众们臣都送走了,他这才能说不出来跟张家栋好好的聊上几句。
“张厂长,今天实在是有些不太好意思,本来我也没有想到今天第一天开张,会来了这么多人……”
“高老师,您实在是有些太客气了,我倒是觉得今天的演出非常不错,好久没有像这样能放松一下了。我觉得以后有时间了的话,应该常来听听你讲书,多跟高老师您长长见识。”
“长见识到是谈不上,张厂长您但凡是有时间想要过来瞧一瞧,我随时给你准备最好的位置。只不过,您以后来就千万不要再破费了,我实在是不清楚该怎么还您的这份儿人情……”
“高老师那可不行,您既然是开张营业,就得考虑盈利。我倒是建议你除了提供这些茶客们免费的茶水以外,那顺便在你们的书场里面卖些花生瓜子,小零食之类的,现在咱们县里面的市场以后就要逐渐放开了,多赚点钱,总是心里更踏实一些。”
张家栋跟高老师提出了一些经营方面的建议,然后又简单的跟对方聊了两句,这才又叮嘱了一番小阿杰,明天一早他们就会按时出发,让他千万不要睡过头了,这才离开了高老师的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