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声东击西
小李飞砖2025-08-25 15:403,146

  张家栋作为一个后来人,上一世也算是当了几十年的司机。

  开过的车不止两位数,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咱们国产的电动车飞速发展,什么最先进的技术,他没有见过?

  可是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见过某个人能够把一地的零件如此完完整整详详细细的跟自己说明每一个零部件具体的功能和技术要点。

  很显然,徐明辉和他手下的那些技术人员们在研究所的时候,可是不知道拆了多少辆车,才有了今天这样能够闭着眼睛就把每一个零部件的功能说清楚的实力。

  而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即便是漂亮国所掌握的最先进的科技,也是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过来的。

  与当时欧洲那些先进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并不算太大,尤其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一块,本来就是欧洲公司的强项,就连漂亮国的那些工程师多半也都是直接学习了他们的技术,然后再根据他们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的。

  在徐明辉的眼里,虽然这辆重型卡车的赞助能力非常优秀,而且适应各种路况的能力也非常强。

  在动力方面却并没有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技术。

  曾经的那些西方的发达国家,对于他们国内企业所掌握的生产技术还是非常自信的。早在四五十年代各种电子技术问世的时候,漂亮国和那些西方发达国家就垄断了这一项技术。

  研发了许多精密的生产机器和车床,越是高端的精密仪器,能够允许的误差就越低。

  像是一些发动机中的重要零部件,现在那个时代如果通过这些精密的生产机床和加工设备才能够生产出来。

  而对于这些最尖端的技术,其实任谁也都能猜得出来,在那个时代这些西方发达国家一定是对咱们国内保密的

  他们国内的某些企业代表甚至主动放话,就算是把这些先进技术的设计图公开以后,像咱们这样的技术落后的国家也没有能力一比一的仿制出来。

  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可以说是像徐明辉这样的技术工程师,付出了几代人的努力才让咱们伟大的祖国,拥有了能够比肩世界最先进技术的行列。

  而眼前,张佳栋在徐明辉的身上就看出了这一代人的影子。

  “张家栋同志,你看这些发动机和传动准备到零部件,虽然咱们国内还没有能够生产的工厂。不过,根据我的了解,应该很快就能有相关的解决的方案……”

  对于徐明辉这些技术人员来说,张家栋毕竟还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这些掌握了当时国内最前端的技术研发方向的技术人员们,保密意识都非常强,自然是不可能把我们当时国内秘密引进的那条重型卡车到生产线的消息透露给张家栋的。

  不过张家栋作为一个过来人,其实对方想说的他全都心知肚明,自然也是没有跟徐明辉本人深究。而是耐心的继续听着对方跟自己解释他的想法。

  “张家栋同志,这是这辆重型卡车的传承轴,和现在大众公司有一款智能卡车所使用的技术是差不多的,这是它的制动器,以前我曾经在苏联生产的一辆中国卡车上见过类似的技术……”

  徐明辉虽然只有30多岁出头,不过似乎早就已经在这个行业里面沉浸了多年,居然能够把每一件文件的类似技术,都当着人家的面一一道来,而他身边的那些技术员们也是顺着他说话的功夫,都纷纷掏出笔记本来把徐明辉所说的这一切都记在了本上。

  很显然,这都是他们在一起工作多年的默契。

  直到徐明辉把整个动力和传动系统的零部件都给张家栋介绍完了,在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油箱部件结却突然停了下来。

  “张家栋同志,之前我们看到的那些零部件大部分我们也都国外其他品牌的中文版车上见过类似的。可以说他们这些西方国家之间的技术都是共通的,就算是咱们不感谢他们这边的经营法则也都能够找到类似的零件。可就是这些不部件,似乎是应用了许多电子系统,我就有些不太明白了……”

  “哦?徐工,这辆车上居然还有你没有见过的零件?”

  张家栋顺着徐明辉所指的发电脑忘了过去了,果然看到在这辆重型卡车的油箱里有一个并不太起眼的部件,连着电线,一直通到了驾驶室的仪表盘上。

  要知道,在80年代初期,虽然国外已经出现了最早的电子计算机。

  咱们国内还没有相关的专业,即便是像徐明辉这种跟给他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专业工程师,对于电子电路和各种零器件的了解也微乎其微。

  见到这样的电子元器件,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判断它的功能,也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张家栋作为一个过来人,却第一眼就认出来,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零部件,其实就是一个能够检查邮箱中,油料剩余多少的液面传感器。

  “噢,徐工,我觉得既然这个零件是在卡车油箱里面的,然后又跟驾驶室里面的仪表相连,估计应该还是用来显示邮箱里面剩余的柴油情况的电子设备吧?你看,毕竟就算是他们漂亮国生产的重型卡车,在仪表盘上也跟咱们国产的卡车差不多,并没有做出来什么其他的功能,你说呢?”

  “嘶……”

  听到张家栋这么说,徐明辉的脑袋里突然活动了起来。

  “张丹东同志不得不说,你刚才的分析的确是非常有道理,怪不得之前我们在拆卸这辆车的油箱的时候,也没有发现机械油位表呢。原来是他们漂亮国的,这些工程师们已经把油表给改装成了电子控制的了啊!”

  许明辉越说越兴奋,直接在张家栋面前把地上拆好的那个不起眼的零件拿了起来,仔细的端详了好几遍。

  果然就像是专家总所说的那样,这个零件虽然在外面看不出来什么,导线却直接与驾驶室内仪表盘上面的油表相连。

  再加上这辆重型卡车邮箱里面大部分的零件都已经被他们拆出来了,根本就没有传统车辆上面的那种机械式的油面计,所以这个零件的功能不用张家栋再做多解释,多半也是跟记录油箱里面的油面高度相关。

  “张家栋同志,真是没有想到啊!刚才一直困扰我们的这个问题,居然被你一句话就给解决了!这个能够记录油箱中剩余油量的传感器,我可是从来没有在其他车辆上见过类似的,实在是太有研究价值了!张家栋同志,我们必须得把他带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才行啊!”

  徐明辉越说越激动,到后来就差把这个传感器直接抱在怀里面了。完全顾不上传感器上面所沾上的油污。

  不过他的要求,却为张家栋提出了一个难题,让张家栋听完以后也是不由的挠了挠头,有些为难了起来。

  “徐工,你的心情我能够理解,像是这种从来都没有见过的零件,对于你们这些技术专家来说,自然是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不过,史蒂夫先生那边儿,我该怎么去跟他说呢?要是别的零件的话,我还可以说就是因为机械损坏的原因造成了故障。这么小的东西,估计又是他们通用汽车公司刚刚收购的这个卡车品牌的核心技术,我要是直接跟他去提,是不是有些太敏感了?”

  张家栋其实倒不是因为怕跟史蒂夫解释起来麻烦,毕竟以他现在跟史蒂夫之间的关系,也算是半个合伙了人了。

  对方要是着急把他们合作社车队的那辆重型卡车修好,就必然会答应自己的条件。

  可越是先进的技术就越是敏感,这衣服先生本人虽然是他们通用汽车公司在青岛本地的销售代表,也不一定会懂什么技术。

  不过,这样有目的性的选择这辆车上技术最先进的零部件带走,保不齐会被有心人记住,然后传到通用汽车在漂亮国的总部去。

  这样的话,张家栋他们这一次好不容易安排好的研究合作可就瞒不住了。

  “嗯……张家栋同志你担心的这也的确是个问题,不过要是咱们带不走这个零件的话,这一次我们不是白来了吗?”

  “徐工,单独的某一个零件,咱们也不好去跟史蒂夫去说。不过,凡是咱们都有变通的办法,你说是不是?既然之前我跟史蒂夫所说的理由,就是你们研究院那边判断我们合作社的那辆重型卡车是因为油路上出了问题。咱们不如直接把问题的范围画得再大一些,直接去跟史蒂夫说是整套油泵和油表的系统都出了问题。这样的话,史蒂夫应该就不会怀疑咱们的动机了吧?”

  工程师的思维是把一个个的问题分解,然后找到主要问题以后再逐个解决。

  而张家栋作为一个职业的商人,思路就不一样了。

  既然单独和审计付去。谈某一个零件太过于敏感,还不如直接把整个供油系统全都打包在一起,告诉他是油箱坏了,让史蒂夫来替他们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样既可以解决他们现在的需要的零件,又不会直接暴露他们真正的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思路。

  “嘿,张家栋同志不愧是你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点子呢!我看成,就按你说的办!”

继续阅读:第614章 偷梁换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