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逛商店
小李飞砖2025-08-25 15:522,490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如同一场春风一般,很快就席卷了大江南北。

  青岛作为当时鲁省第一批尝试对外开放的城市,已经开始允许私人或者是集体单位在市内从事餐饮等等,关系民生的服务行业了。

  但是,像是食品店这种,大部分商品都需要依靠计划,由各地与外埠协调的情况,却还是由国营来主导。

  只是为了方便当时在青岛本地旅居的外国客商们,又在这些国营的食品店里单独为他们提供了用外汇券买卖商品的窗口。

  然后,国营食品店的经营者,考虑到这些外国友人们的饮食习惯,特意又为他们准备了许多进口食品和调料。

  当然,因为受到当时的储存和保鲜条件的限制,这样的进口食品肯定不会是什么太新鲜的食材。

  大部分都是饼干、糖果、罐头之类的,既方便运输又好储藏的品类。

  可是在那个国内物资还比较匮乏的艰苦年代,这些从国外漂洋过海进口来的食品,却还是打开了那个时代国人的视野。

  让才经历过六七十年代艰苦岁月的国人们,第一次了解到了那些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在那个年代的生活到底有多么的富足。

  不过,这样巨大的差距,也并不会让刚经历过艰苦岁月的国人们气馁。

  反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西方的国家在失去发展动力,优势逐年减小的情况下,被咱们国内快速的赶了上来。

  只是以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咱们国人的工资收入增长来举例。

  在1982年,张家栋刚刚回到这个时代的半年以前,整个青岛市普通职工一个月的收入,也不过是三四十块钱。

  可是到了现在,刚过完年不久,春末夏初的时节。随着青岛新建成的几个港口的陆续开放,按照改革开放的统一规划的要求。

  青岛作为整个鲁省对外开放的窗口和试点城市,只是年初刚开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就直接超过了去年一整年的收入。

  再加上当时青岛招商引资计划的公布和实施,有大量的外资厂商趁着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将有到咱们国内来投资,像是青岛这样的港口城市。便是当时他们那些外商前来投资考察,最主要的目的地。

  于是,随着大量的外资涌入咱们国内,第一批像青岛这样开放的沿海城市便直接享受到了这一次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时代红利。

  大量的外资不光是带动起了咱们国内的经济发展,同时也扩展了咱们那个时代大部分老百姓的视野。

  就拿当时青岛本地的国营食品厂,或者是大商场来举例吧。

  没有这些外商们到来的时候,他们依旧是选择比较保守的销售模式,全依靠在70年代流行的计划模式,由地方统一对这些商场需要购买和销售的商品进行调度。

  这样的模式虽然可以有效的利用在六七十年代并不充分的物质资源,尽量保证咱们国内的老百姓们每一个人都有买到生活必需品的权利。

  可是到了80年代,随着咱们在的各个产业逐渐开始复苏,生产逐渐从当初的摸索阶段,转而继续扩大产能,让咱们国内的许多产业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各种沿海城市周边的工厂是雨后春笋一般,在这一次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蓬勃涌现。

  也带来了咱们国内各种生活必需品和物资的产量爆发,尽量先满足出口,为国内换取发展各种经济和科学技术必须的外汇的前提下。

  咱们国内老百姓们日常所需要的消费品产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当时的国际市场需要咱们国内提供廉价的商品,也乐意为此买单,生产出来的商品根本就不愁卖。

  赚到了洋人们的外汇以后,各个地方又经过统一的安排和规划,这些外汇变成了当时咱们国内工厂最需要的各种先进设备和流水线。进一步扩大了咱们国内的产能。

  在1983年的时候,通过改革开放几年的尝试,咱们国内为全体劳动者增加收入的机会也终于成熟了。

  而且这一次的收入提升,为了补齐此前十几二十年的发展速度,是也是前所未有的。

  到1983年的四五月份,大部分国内国营工厂的职工一个月到手的工资已经从原来最初的三四十块涨到了五六十,将近翻了一番。

  老百姓的兜里面终于有钱了,对于物质的需求也就不像原来那样,只是满足于日常的吃穿住行。也开始注重自己消费的品质,以及商品的品牌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咱们国内的经济发展,也极大地推进了在80年代咱们国产大品牌的崛起。

  早在咱们新中国建国之初,还需要农产品和初级颜料换取各种物资和外汇的时候,其实咱们国内也发展过一次品牌化的尝试。

  只不过因为在那个时代,咱们受到工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

  只有少量的白酒比如当时的贵州茅台,或者是他们青岛本地的著名品牌青岛啤酒这样的酒水,或者是产自咱们内蒙的优质羊毛这类的地方性品牌,才获得当时那些外商们的青睐。

  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根本就没有办法与在同一时代,早就已经火遍全球的可口可乐、通用汽车这样的国际大牌相比。

  所以说当时六七十年代即便是没有西方发达国家对于咱们国内的封锁比咱们那个时候相对于国际社会比较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在当时这个世界的巨大分工里,咱们这样的非工业化国家,也只能靠收派一些初级农产品或者是最初的劳动力型产业带来的商品,赚取少的可怜的利润,忍受当时因为国际分工的不平等,对于咱们民族产业的剥削。

  但是,即便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咱们国内伟大的百姓们,也通过宁可少吃一顿饭,节衣缩食的方式为咱们祖国换来了全面工业化发展的机会。

  都说只有咱们的祖国真正富强了,咱们国内的老百姓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样的道理真是不假。

  80年代初期,咱们国内改革开放开始,国家的工业化工程才终于进入了快车道。

  有了更多的工厂,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们从县城到市内,从农村到县城。加入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性的大生产当中来。

  并且在这一次咱们国家的伟大工业化转型中奋斗一杯羹,跟着时代共同富裕起来。

  张家栋虽然在去年夏天的时候回到这个时代的,可是现在还是第一次自己到他们市里的国营食品店来买东西。

  一边回忆着自己在未来所看见的一切,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了大商店的正门。

  那个时候,国营商店的上下班时间很多都和当时的国营工厂一样,除了周末,大部分时间购买东西并不方便。

  可是在市里的大商店,自打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有些就不太一样了。

  为了方便当时住在市区的市民们,在下班以后过来购物,特意把下午的经营时间延续到冬季七点半,夏季八点。

  在这样的政策下,张家栋来到这座国营食品店的时候,刚好是赶上他们开灯营业,距离关店的时候还有将近一个小时。

  而此次,张家栋过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到这家商店里看看,到底有没有未来自己孩子出生以后所需要的营养品没有……

继续阅读:第469章 偶遇熟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1982白手起家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