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这话的大伯娘笑容僵在脸上,“今年的收成你又不是不知道,家里了连填饱肚子都难,哪还有余粮接济你哟。”
大伯娘根本不可能在苏锦绣的身上花一分钱。
当初把她嫁人是因为她已经毕业了,在去上学需要交学费,而且当时周家给的彩礼高,虽然最后没成,嫁给了严骆,但彩礼还是有的。甚至因为是给别人当后妈,大伯娘要彩礼的最都张到了耳朵后面。
家里人更是因为苏锦绣的出嫁过上了好日子,不仅人人有新衣,就连吃饭都有肉。
苏锦绣瞧着大伯母假惺惺的模样心中嗤笑,脸上已经是那副可怜的模样。
“伯娘,你在难也有大伯和哥哥姐姐们帮衬,我就只有自己啊!我嫁到那边的村子他们都欺负我男人不在家,把地里的庄稼都给我偷走了。我现在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这次想着回娘家求助。大伯娘,你就算不接我粮食也好歹留我们吃顿饱饭。”
她哭的真切,摇晃的身体把空空的竹筐一下下的撞在大伯娘的身上。
空的竹筐撞人不疼,但是里面没东西实在刺眼。
再加上背着东西的大娃二娃佝偻这背,瞧着面黄肌瘦的样子。
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大伯娘,苏锦绣的日子过得有多难。
“绣儿,带着娃娃回娘家啊?”
太阳已经要落下了,村民们拿着农具陆陆续续的往家走,看见路上的苏锦绣都好奇的打量,更有甚至前来询问。
这让准备找借口溜走的大伯娘心里一紧。
当初大伯一家收养苏锦绣是为钱财,但是为了博个好名声在外人面前一直保持体面。若不是苏锦绣出嫁的事情弄得不好看,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着夫妻两个的野心。
如今被人看到苏锦绣带着孩子回来,她要是就这么把人赶走,她们的名声只会更坏。
那可不行。
家里的五个孩子也不小了,尤其是三个大的眼看着也快到结婚的年纪,要是坏了名声可就麻烦了。
村里就有因为父母不好一辈子没娶上媳妇的光棍,天天在家吵架。
大伯娘想到那可怜的日子打了个寒战,脸上基础僵硬的笑容。
“是啊。我正想着带她去地里扯几颗菜带回去呢。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再晚点回去路可不好走。”
为了保住名声,她不情不愿的伸手去牵住苏锦绣,手上用力把她往菜园里带。
她宁可用几颗菜打发苏锦绣也不愿意把他们带回家吃上一顿。家里可是有肉的,万一让这两个便宜孩子翻到吃了,她找谁说理去?
苏锦绣并不意外大伯娘的选择,但一路上不论遇见谁都打招呼,还要把大伯娘送菜的事情好好宣扬。
两个孩子跟在她们身后早就已经看呆了,这几天的苏锦绣和以前很不一样,他们也不敢轻易出声,生怕被苏锦绣出手压制。
现在虽然要干点活,但是没过着狗剩那样的日子,已经不错了。
再说了村里他们这么大的娃娃那个不干活?
这么想心里也就平衡了许多。
“行了,家里的菜地你也清楚,自己去拔几个萝卜白菜回去吧。别让娃娃跟着你挨冻。”
大伯娘背对着其他人眼神里满是警告。
苏锦绣只当没看见,提着筐就走了下去。
“还是大伯娘好,知道我带着两个孩子过得艰难,让我看上哪个拿哪个,这世上没有比大伯娘对我更好的了。”
她在地里穿梭,连着拔了四颗大白菜和十几个大萝卜,嘴里一直大声念叨着大伯娘的好。
周围的人也都跟着夸赞,让大伯娘嘴里的脏话碍于脸面完全说不出来,只能附和。
“绣儿的爸妈没得早,一直养在我这,我都是那她当亲闺女对待的,如今她带着孩子回娘家我也不会让她空着手回去。”
大伯娘一直在笑,但是眼睛却恶毒的盯着苏锦绣,眼看着刚刚空空的竹筐被塞得满满当当,心都在滴血。
“是啊,我大伯娘最好了,以后也肯定是个好婆婆。”苏锦绣塞着菜还不忘搭腔,“叔叔婶子,我大哥二哥还有大姐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你们要是有合适的可别忘了介绍啊?”
“放心吧,俺们留意着嘞!”
大家回答的干脆,但心里都看不上大伯娘一家。
能把侄女卖给人家做后妈的人能好到哪去?
等周围的人没剩几个的时候,苏锦绣提着竹筐走出了菜园。
“大伯娘,谢谢你啊,回去替我给大伯他们带个好。我这就带着两个娃娃回去了。”
在等下去没人了,这些东西可就拿不走了。
占了便宜的苏锦绣提着竹筐走的飞快,完全不知道当晚大伯家闹得鸡飞狗跳。
吃了哑巴亏的大伯娘一开始以为丢的只是一大筐菜,却没料到他们一家刻薄的名声愈发响亮。
回到家的苏锦绣把买来的米面油都取了出来,又洗了两个大萝卜,打算做晚饭。
这是精细粮食,苏锦绣舍不得拿给大娃嚯嚯,干脆让他帮忙烧火。
“今晚我们吃大米饭。”苏锦绣嘚瑟的瞧着两个娃娃,“以前米面去了哪你们心里清楚,要是这次的米面又和之前一样不见,我保证不会善罢甘休!你们还记得我是怎么打你们外婆的吧?她那把老骨头不知道禁不禁得起坐牢。”
苏锦绣知道这几天自己所展现出来的模样已经把原主软弱维持的关系全部打散,那些人现在必然对她避之不及,但是时间长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不会卷土重来。
再者,眼前的这两个小萝卜头要是没事找事的叛变,也会影响她的生活质量。
她虽然讨厌小孩子,但是此刻她的身份是他们的后妈,生活用的是他们的爸爸留下来的钱,所以在她赚到钱把窟窿补上并且合理合法的与严骆断绝关系之前,她都会照顾好两个孩子。
“知道了。”大娃应了一身,二娃跟着一旁点头。
苏锦绣对他们的乖顺很是满意,淘米做饭。
想着今天两个孩子帮忙拿东西也辛苦,她还把家里仅剩的三个鸡蛋拿出了煎了。
“吃吧,一人一个。”苏锦绣大方的把煎蛋分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