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天下大势
刚才在西湖之时,杜伏威虽然在化长风小船之上,可并没有少一分霸主气势,可如今化长风连敲带打,让杜伏威是彻底服气,已不敢再摆江南霸主的范儿。
杜伏威这几次大败,原本七万多人,现在也不足三万,其实也跟他的傲慢有关,若是能正视不同的对手,那他也不至于连败数场,所以他才担心李子通乘势把历阳拿下,那时杜伏威这多年的经营就会化成乌有,就如同化长风所说,成为江湖流浪客,杜伏威自然是不甘心的。
可杜伏威现在心里的震憾是,就连他的对手李子通都不知道历阳现在的情况,可一个化长风却知道得清清楚楚,这才是他感到胆怯的,若他的对手是化长风,那他连一分机会都没有。
“杜将军,我在西湖已经说过,我不会参与这乱世的争斗,只想拿回我的衣服,其它的只能各安天命。”
化长风说完,三人面如死灰,想着真的已是江湖末日,没有生机。
“不过,我既然来求你,当然不会看着你潦倒,适当时候我还是会帮你一把的,只是我得跟你讲讲这天下大势,以免你自以为是,误了江南百姓的生计。”
杜伏威一听,脸上缓和一些,举杯痛饮,这个时候他亦是没有办法,刚才李子通的话,他也听得清楚,杭州城也不是安全之所,现在对着化长风,不管他是真的太上老君也好,不是也罢,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还请长风小兄弟不吝赐教,我三人当洗耳恭听。”
化长风一笑,看了看玲珑,再掏出一锭金子给玲珑。
“玲珑,听说有钱能使鬼推磨,麻烦你去把我的青牛牵上来,青牛不在,我有时候都不敢说话。“
玲珑当然知道青牛并非普通青牛,而是化长风的姑姑,所以玲珑也对青牛怀着尊敬之情。
可杜伏威与其二个义子就有些蒙了,不知道化长风要搞什么鬼,观鱼楼也算是西湖边上的名楼,如何能让一只牛登堂入楼,反成了整个杭州城的笑话。
“雄诞,你下去帮玲珑姑娘。”
杜伏威向王雄诞一示意,王雄诞也不管那么多,只要杜伏威下令,别说一头牛,就算是一头猪他也能把他弄上来,可细想一头牛进酒楼与一头猪进酒楼,也就是五十米笑百米的事儿。
这一个房间说起来还算宽畅,青牛十分听话,而且上酒楼木梯竟然十分自然,并不像其它青牛一样,不知如何起蹄,青年美丽,现在已是牛中有人,人中牛身了。
青牛一看杜伏威三人,知道化长风的话是应验了,也懒得看化长风,就地一趴,半侧着头,闭上眼就睡。
化长风一看,微微一笑,看了看杜伏威道:“杜将军,你觉得大隋气运如何,还能不能长久。”
杜伏威一听,先是一楞,后续一笑道:“小兄弟问得在理,若不掌天下大势,那么带着一帮兄弟折腾,也就毫无前途,刚才所问,依我看大隋气数已用尽,时日无多。”
杜伏威也不是怕事之人,在此地此时,竟然敢公然评击当今皇朝,而且话里并无好话,就算是算命先生,一般也不会如此公然说一个人死期不远,由此可见,杜伏威是一个胆大而豪爽之人,也不拘于小节。
“为什么呢,文帝之能,想来杜兄不会不服,隋文帝一统山河结束南北分裂之势,让中原大地重回生机,南北一家,如此功劳,文帝应该算是这几百年来有数的帝王,为何会如此不信任当今杨广,再者杨广未登大位之时,也是众多大隋能臣嘴中的最佳人选,何故才十几年光景,却不受人待见了。”
化长风所问还是有些个人思虑在内,历史上没有人愿意承认杨广的功劳,更多的是对他好大贪功,淫乱无常的描写,少有提及他所思所留,甚至连他年轻之时写的诗,为底层读书人创造的条件抹去,都觉得若不是杨广继位,那将是一个太平盛世,而忘了杨广所处的时代,与他的困惑。
“杨广年轻之时,我也有耳闻,听说琴棋书画,诗书礼仪是为人杰,远在其兄之上,只是荣登大宝之后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所以并非我身为人臣,而不从臣礼。”
化长风的一席话让杜伏威也是有所思虑,从杜伏威所时代来说,杨广除了略为淫乱之外,作为一个枭雄来说,他理解杨广何故东征西伐,为政者不容他人在一侧虎视,这是防患于未然之举,今日杜威所败,皆是妇人之仁,引狼入室之举,若接受李子通归并之时就除掉李子通,或许只是一时之乱,却可保长久之安,而如今,杜伏威身受其害,而且险些命丧钱塘,这些都是教训,所以他理解作为一个皇帝,以杨广之能,定然会有危必除,而不留后患。
“哦哈,有杜将军之言,我也就可以放心来说了。”
化长风知道杜伏威吃一堑长一志,基本已和他有相似的想法,这样说起事来,也就方便多了。
“杜将军,那你觉得谁可替代大隋,为百姓带来安康?”
“以今之大势,当是太原李家,北方窦建德、洛阳王世充最为有利,谁主浮沉,我却也不知。”
化长风一听,心里也有数。
“那为何没有南方诸势力,南方有长江天险,据而守之,何惧北方三家。”
“长风兄弟,你看这观鱼楼如何,一样酒天色地,并不为乱世所忧,南方富裕,人民生活悠闲,也习惯了天子更替,所以谁为天子对他们来说并不影响,西湖歌舞从来也没停过,所以南方诸雄,难成大器。”
杜伏威虽然是北方人,可来江淮日久,也对南方的人看得准确。
“那杜将军你呢?”
“我在西湖船上已跟长风兄弟讲过,无意于天下,也没有这个能力。北方三雄无论谁一统北方,都会先取巴蜀,而巴蜀远离战乱,会择良木而栖,巴蜀顺流而下,只要北方一击,南方各部皆会各个击破,长江之险于南方有利,于北方更有利也。所以我只求不妄时光,在乱世拼出一条血路而已,别无他求。”
化长风一听,对杜伏威的分析,是由衷佩服,难在此乱世摆正姿态,怕是少有人能做到,就算李子通也想着他日能登大宝,恢复大吴王朝,可他不知这些道理。
“想来杜将军,与献秀女与杨广,其实也是一石二鸟之策,其一让杨广暂停对你的围剿,其二也是向北方各势力表心态,向他们表明,你是一个审时度势之人,而没有一登大宝之心。”
杜伏威一听,哈哈大笑,脸色红润,不知是不是喝了几杯,心里已温和许多,还是真的遇到时知己,心里畅快,所以才由衷的欢笑。
“不错,不错,难得你轻纪轻轻就如此透彻,若你要争天下,试问天下谁人能与之为抗?看来你求我是假,度我是真,要让我看清形势,勿作无谓之争,避免南北分裂,再回到前朝之况,仁心可表,是我杜伏威小肚鸡肠,误会长风兄弟,来我敬你一杯。”
杜伏威不愧人杰,一番话来,也是听得透彻,不拘身份,识大局也。
化长风本来还想再说,却不知青牛长哼一声。
而手边的紫青宝剑也是震了三下,化长风立时明白,该是有人来访,而且并非普通之人。
“姑姑,历阳在什么地方,能否给我说一说。”
化长风此时不管三人,而是对着青牛问起来了。
“安徽和县,距此八百里,你只要把他往那里一丢,他自然找得着回家的路。”
青牛口吐人言,把三人惊得目瞪口呆。
“小兄弟,你难道真是太上老君法身转世?”
杜伏威此时不得不相信眼前的化长风。
“你们两个等会从窗外走吧,杜将军我会送他一程,后面的事就勿须你们管了,想来你应该会比李子通早到历阳,也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化长风早就谋定在胸,所以对刚才杜伏威的问话不作多说,现在安排,还为时尚早。
“那小兄弟,我又如何帮你?”
“等你收拾了李子通,那时也是去江都之时,我在江都等你,听说那里有一座‘西湖’只是比这个西湖要小,你该知道。“
化长风说完,脸上一笑,手中发出一道金光笼罩杜伏威,口中却念道:“廋西湖畔金山脚,绿柳红花水中摇,昔日东海紫龙王,一入尘世任逍遥。缷去锦衣还本性,谁人知晓水中蛟,不做神都孤霸王,但求常在水中飘,通五湖达连三江,谁人知是杨家郎,一念为魔一念生,守得江山万古芳。”
化长风歪诗一念完,金光闪过,天空中划过一道光痕,杜伏威已消失不见。
“你们还不走,难道也想老君我送你们吗?”
阚棱与王雄诞一听,十分震惊,可却不敢再停留,立时一个飞纵从窗外跃出,瞬间就消失在黑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