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少夫人,翠翠真的没办法了,求您救救我妹妹吧。”
“你先起来。”
翠翠起了身,一五一十把自己家里的事情告诉沈清。
翠翠娘走得早,翠翠和她妹妹是他爹一手拉扯大的,他爹本来是做些小本买卖,一家三口倒也过得平平安安和和美美的。
翠翠的妹妹那是泥巴里长出来的莲花,好看的很,他爹也不知听谁说的,小女儿这么个模样嫁了人要是腰杆挺不直那就惨了,以致于她爹不知迷了什么心窍去给别人走私私盐,被人发现了不说,还被人以告发威胁丢了那私盐。
敢走私私盐的那都是刀口上走的人物,他爹哪里惹得起,这才想着去赌钱来钱赔那私盐。
只是昨天晚上回了家她这才知道她爹赌钱欠了一屁股的债,对方给了她三天时间还清那一千两的赌债,否则她妹妹的卖身契就要交到青楼了。
这事儿涉及走私私盐,翠翠也不敢报官什么的,走投无路这才来求沈清。
沈清听她哀戚的把这些讲完后将前后捋了一捋,没说别的,转身打开那妆柩,想了半天最后拿了支样式简单的珠钗递给翠翠,她是有些舍不得的,倒不是舍不得钱,而是这是周承头一次送她的东西,但她也不好在周家账面上支钱,翠翠这事,知晓的人越少越好。
“翠翠给您当牛做马也没法报答您的恩情,夫人。”翠翠红着眼收下了这钗,去典当了一千三百两银子,急匆匆赶去还了债就回府又把那剩下的三百两以及那一千两买来的翠翠妹妹的卖身契交给了沈清,另外的,翠翠还把自己的卖身契一并写了给了沈清。
沈清本来是没打算收这卖身契的,只是翠翠坚持,她和妹妹还不了夫人的恩情,只能当牛做马报答夫人。
沈清收了,却没有让她妹妹来周府为奴,只让她带着妹妹安心生活,一切照旧。
沈清却不知道这小小的一张卖身契却将周家救于水火。
晚间的时候,周承刚回来便得知周家门下米铺的掌柜和田庄的管事都急匆匆找上门来。
还没来得及掸去身上的落雪,管家便迎着周承去了大厅,管家向他解释道,“大少爷,米铺的陈掌柜和庄子上的刘先生都来了,夫人让我们把人都带去大厅等您了,他们说有大事发生了,只有您才能做得了主。”
周承皱眉,带了些许疑惑,周家门下产业颇多,涉及各个行业,这些主事的和掌柜大多是他亲自挑选出来的,本事那自是不用说,且平时没什么事是不会来周府的,每月例行的报告也都是记录在册后由人送过来,这两位现下一起过来,想必是出了大事。
可周承并没有收到半点有关的消息,那就说明至少这事并不是密谋已久的。
“嗯,走吧。”周承沉声,说完便折步去了大厅,管家连忙跟了上前。
周承到了大厅,几个丫鬟小厮在一旁随侯着两个年轻人,沈清在一旁安抚他们,只是两个人都露出一副担忧的表情没有怎么搭理坐在一旁的沈清。
看到周承进来,那两个年轻人陈掌柜和刘先生,这才连忙起了身。
“东家。”刘先生上前朝周承开了口,随后陈掌柜也恭敬严谨走上前去。
只是说完后,两人都暗自闭了话,只撇了撇沈清,沈清会意,起身正准备开口找个借口离开的时候,周承没理陈掌柜和刘先生径直走向沈清把她按回座位后又在旁边坐下,又转身开口道,“周家,当家的夫人说了算。”
周承一进来就对这两人有些不满的,他夫人在一边陪着笑,这两个人还爱搭不理的自视甚高,脸这么大呢。
沈清脸莫名有些烫,想起他那句玩笑话,‘你要是真撒个娇,怕是周家都得给我败了’,愣了愣,她看着对面脸色尴尬惶恐的二人有些不忍,承哥这脸色……还好不是对她,这才软着声音道,“承哥,我想起我在厨房给你煨了一锅山参粥,炖了小半天了,再不去看看怕得糊了……”
周承看她一眼,思索了下,正想开口再给她正正地位的时候,沈清抿着一张小嘴眨巴着眼睛定定看着他,就差开口求他了,周承这才最后也没拆穿她,点点头放她出去了。
沈清走后,周承坐上大厅主位,平静的目光扫过他们的脸,“什么事,说吧。”
两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陈掌柜顶着周承锐利的眼神开了口,“东家,事情是这样的……”
周家作为锦城最大的人家,产业跨布各行各业,且都颇有声色,若非周承不愿垄断,只怕锦城叫得上号的就只有周家了。
但说起来,周家祖上发家的手段其实不大光彩,他们用契约里的漏洞低价圈收农民田地之后,又将这些土地转租给需要田地的农民来收取租金。
租金并不低,每年的收成交了周家后难以饱腹,于是乎农民便需得又向周家借粮,这么个雪球滚下去,只能世代给周家种地。
一来二去的周家祖上便用这种不光彩的方法发了家,但到后来,周家也意识到想要做大,绝不能是这种格局,于是开始慢慢改制,尤其到了周承这里,自他接手周家之后,依旧大力兴农,但各家种田的农民皆是以合伙人的身份参与粮田种植,不再收取地租,而是以四六的方式对最后总的收成进行分红,农民占六,可以说这是在哪里都没有的好事了。
只是这几天,不知是受了什么人的挑唆,竟然陆续有人到米铺田庄闹事,牵扯出了周家祖上那些不道德的事情,毕竟于周家声名有损,所以陈掌柜和刘先生便花了些钱将这些人打发了。
但没想到,正是因为给钱把人打发了反倒弄得此事越加麻烦了起来,外面都传言周家暗地里赚着昧良心的钱,弄得别人家破人亡到了要卖女维生的境地,否则作何会给钱打发人呢,使得这事愈发恶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