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将近一个月,那些富贵公子哥的家族就派人便押着季伯索要的粮食、布匹抵达了雾蒙山。
不仅如此,他们还为季伯呈上了厚礼以及名帖。
季伯心中了然,这些人的想法不言而喻,他们认为季伯这股势力前景广阔,故而打算提前押注。
的确,若是仅仅作为一个普通的山大王,在大唐天下可谓数不胜数。然而,倘若一个山大王能够一战击败四万大军,那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因此,这些地主乡绅们在尚未结下死仇之前,自然不愿得罪季伯,同时也想借此机会对季伯这股势力进行投资。
倘若季伯日后果真飞黄腾达,那他们也能从中获益。
季伯在上个世界曾是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这点小算盘他自然心知肚明。
于是,他收下礼物后,热情地款待了众人。
想要让这些人忠心耿耿、坚定不移地为他效力,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帮地头蛇最为擅长审时度势,哪边强大就倒向哪边。
不过,与他们在暗中做些交易倒是不成问题的,尤其是在双方都能获利的情况下。
恰好季伯打算将烈酒和水泥生意向外拓展,这些地头蛇本就是东南本地人,他们的亲朋故旧更是遍布整个大唐东南。
借助这些人的人脉关系,季伯的酒水必定不愁销路。
而众商人在品尝过烈酒,见识过水泥的奇妙之后,双眼放光地与季伯签订了契约。他们向季伯保证不会让他吃亏。
达成交易后,众人的关系愈发亲密,饮酒之后,大家更是畅所欲言,仿佛是多年的至交好友。
在交易达成之后,这些地方势力向季伯透露了一些消息。譬如,节度使杨思远短期内不会对季伯构成威胁了。
一则是当地霍乱横行,二则是杨思远上次联合唐、陈二节度使共同讨伐蔡结,不仅徒劳无功,还折损了不少兵力。
如此一来,他手下有人开始心怀异志,而他周围的那些“好邻居”也对他虎视眈眈。
现今,杨思远一方面要安抚内部势力,另一方面又要防范外部威胁,故而暂时无暇顾及季伯这边。
季伯认为,杨思远要解决这些内忧外患,起码需要两三年时间,而这两三年对季伯而言极为珍贵。
几日过后,将这些管家送走,季伯旋即召集众人召开会议。
他原本的策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然而,如今这般绝佳机遇摆在眼前,他又怎会轻易放过。
季伯当即调派人马,前去攻占雾蒙山周边的城池。
此次出征,雾蒙山几乎倾巢而动,一千精兵、重甲营、骑射营(轻甲弓箭营)、刀盾军尽数派出,还带上了五千辅兵,就连那三万俘虏兵也经过重新整编,当仆从军一同出征。
短短几日,雾蒙山周围的城池皆被季伯掌控,季伯的势力瞬间扩大了数倍。
与雾蒙山不同的是,此处虽幅员千里,但可耕种之地寥寥无几。
如今季伯所控制的万里疆域,不仅良田众多,人口也颇为稠密。
不过,季伯并未搬离雾蒙山,即便有更好的去处,他依然选择留在雾蒙山。
不少人曾劝说季伯,却都被他拒绝了,他只说雾蒙山是自己的福泽之地。其他人多次劝说无果后,便也不再多言了。
季伯即便未曾离开雾蒙山,却也并未清闲。
他先是对地盘势力实施了全面军管,大力整顿卫生状况,修建厕所,广泛宣传饮用热水、勤洗澡以及保持洁净的知识。
要知道,雾蒙山仅用一个月便解决了霍乱疫病,然而其他地方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别说是卫生问题了,就连干净的衣物、正常的饮食都无法保障,甚至有些人连属于自己的房屋和田地都没有。
那些大户人家存有粮食,坐拥大宅子,霍乱来袭时,只要将大门紧闭,便能在宅子里安然度过。
而那些普通百姓,家中连隔夜的粮食都没有,所以即便霍乱肆虐,他们也不得不出门劳作。
这般情景,实在是令人不忍言说啊。
也正因如此,在季伯接管城池后,除了一些大户人家略显不安分之外,所有普通百姓并未有太大反应,依旧麻木地为生存挣扎着。
而季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调拨了大量的粮食与布匹,再加上其手下所控制的物资,从而展开了大规模的军管行动。
首先,他让所有平民百姓都能吃上一顿饱饭,随后强行安排所有人搬至军队帐篷中。
接着,建起了两个工厂(砖瓦厂和纺织厂),并强制所有男性去砍树、烧砖,女性则去裁剪布料、纺织衣物。
同时,还强制所有人遵守卫生条例,每天都要让他们服用治疗霍乱的药物。
待砖瓦烧制得差不多时,便将百姓的破旧土房推平,重新修建一栋青砖瓦房。
房屋建好后,交予原房主,并给予他们一张房契,告知此房归他们所有。
原本麻木等死的百姓们,渐渐焕发出了生机。
原本季伯的军队击退节度使的军队时,他们毫无反应,因为这与他们毫不相干。
当季伯的军队强行将他们安置到帐篷中时,他们虽感惊慌,但依旧麻木不仁。
当季伯的军队用石灰水、药水为所有人洗澡(男女分开,妇人由女性管理),为众人剃发除毛时,大伙也并未反抗。
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他们哪里还会在意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言论,在他们看来,这远不如一碗浓稠的粥来得有吸引力。
直至季伯的军队为他们提供新衣裳和食物时,他们眼中的麻木开始有所减少。
当季伯的军队为他们治病并安排工作时,他们的麻木进一步减轻。
当他们入住干净坚固的砖瓦房,喜极而泣地抱着房契放声大哭时,他们终于不再麻木,开始有了活人的气息。
季伯的军队其实从一开始就向众人表明,这些房子是给他们盖的。
然而,无人愿意相信,只因老百姓早已被那些权贵们欺骗了太多次,以至于他们变得麻木不仁。
这样的“大饼”,他们听闻得太多,受骗的经历也数不胜数,最终陷入绝望,只能以麻木来自我保护。
直至他们入住崭新的房子,并拿到了房契,这才终于深信不疑。
也正是如此,老百姓们才彻底摆脱了麻木的状态,开始变得认真且充满活力。
他们甚至比季伯的军队还要用心,因为他们坚信且确定,如今是在为自己劳作,为自己建造房屋,而非为那些权贵们效力。
正因这般,季伯的辖地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