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决战4
手残薪作者2025-08-22 11:383,183

  卜罗汉正欲引领麾下勇士,奋勇冲入那烽火连天的战场,以解救身陷囹圄的贵族之时,忽而自后方传来震耳欲聋的呐喊与兵器交击的铿锵之声。

  他心头猛地一颤,不由自主地猛然回头,只见高离军营后方的茂密林间,一支铁骑犹如黑色狂潮,汹涌澎湃,直捣黄龙般朝着军营猛扑而来。

  待他定睛细看,那独特的玄甲装备映入眼帘,卜罗汉的瞳孔瞬间紧缩,冷汗涔涔而下,浸湿了脊背,失声惊呼道:

  “玄甲军!”

  然而,这惊骇之情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他脸上涌动的恼羞成怒。

  他才想起那支传说中的精锐骑兵,虽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无敌之师,可距今已经是近三百年了,无敌天下的玄甲军早已湮灭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即便眼前这支身披玄甲的军队,气势汹汹,却也绝非当年那支横扫千军、所向披靡的铁骑。

  更何况,对方不过千余人马,而自己留守军营的兵力却近万之众,又何须畏惧。

  卜罗汉冷哼一声,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寒意,随即果断调转马头,继续朝着那硝烟四起、战火纷飞的战场疾驰而去,毫无后顾之忧。

  卜罗汉深信,留守于军营的王庭禁卫绝不会对玄甲军的动向视而不见,他坚信那八千王庭禁卫军足以抵御这支企图偷袭的敌军。

  正如他所预判的那样,玄甲军那仅有一千人的队伍所制造的动静,很快便触动了军营中王庭禁军的警觉神经。

  当禁军方面察觉到来袭之敌不过千人时,他们迅速作出了反应,第一时间便集结了三千精锐骑兵,主动出击,迎头痛击敌人。

  然而,战局的发展却并未全然遵循卜罗汉的设想那般顺畅。

  三千王庭禁卫犹如猛虎出笼,以排山倒海之势扑向玄甲军,而对面玄甲军的人数仅及他们的三分之一,表面上看,似乎注定难逃一败。

  王庭禁军的千夫长骑坐在战马上,手中紧握长枪,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锁定着目标。

  他的视力极佳,很快便发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对方竟然没有配备长枪!

  这一发现令他心中涌起一阵狂喜,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寒光。

  在他看来,骑兵若无长枪,无异于自寻死路。

  他甚至已经开始在脑海中勾勒出一枪贯穿敌将胸膛的壮阔画面。

  然而,这份兴奋仅仅维持了转瞬即逝的几秒。

  紧接着,他便目睹敌军举起了一根黑色的铁管。

  千夫长一时之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欲思索其中缘由,耳边却骤然响起了一阵奇异的声音。

  那声音既像是破音的笛声,又仿佛是用力吹出尖锐的口哨,刺耳而嘈杂,令人心烦意乱。

  而这,竟成了他生前最后的记忆。

  原来,三千王庭禁卫尚未接近玄甲军的阵列,便被密集而精准的火器射击瞬间击溃,他们如同被狂风扫落的枯叶一般,纷纷倒下。

  玄甲军在打空第一轮子弹后,毫不迟疑地迅速更换弹夹,随即继续向着远离军营的方向奋勇推进,势不可挡。

  这只玄甲军的来历,着实不一般。

  遥想当年,李星河在机缘巧合之下,惊悉自己体内竟流淌着大唐正统皇族的血脉。

  这一发现,仿若一颗巨石投入他内心的深湖,激起了层层波澜,让他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尤其是当他细细追溯自家老祖宗的辉煌过往,那位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形象,在他心中愈发高大伟岸,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令他产生了近乎狂热的崇拜之情。

  从那以后,李星河仿佛着了魔一般,开始刻意地模仿李世民的一言一行。

  每一个细微的举动,每一次话语的停顿,他都反复琢磨、用心揣摩,力求做到与那位千古明君如出一辙。就连太宗皇帝最为钟爱的书法字体“飞白体”,他也下定了苦功钻研学习。

  那一个个飘若云烟、矫若惊龙的笔画,在他的笔下逐渐有了神韵。他日夜沉浸在这书法的世界里,只为能更加贴近李世民那令人敬仰的气质与风范。

  李世民素有“马上皇帝”的威名,他不仅自身骁勇无比,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而且麾下还拥有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血劲旅——玄甲军。

  这支军队身披乌黑锃亮的铠甲,犹如黑夜中的幽灵,在战场上穿梭自如,所到之处,敌军望风而逃,无人敢与之正面抗衡。

  在李星河心中,玄甲军已然成为了至高无上的象征,是他梦寐以求想要拥有的力量。

  怀揣着这份对玄甲军的向往与执着,李星河下定决心,要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玄甲军。

  为了实现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不辞辛劳地软磨硬泡季伯,那股缠人的劲儿,简直如同一只倔强的小牛犊,认准了目标就绝不松口。

  起初,季伯对他的请求毫不理会。

  毕竟,平日里的李星河太过顽劣,常常做出一些令人头疼不已的事情,实在难以让季伯放心将至关重要的兵权交到他的手中。

  然而,李星河却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

  他每日都在季伯耳边不停地诉说着自己的梦想和决心,那诚恳而又坚定的眼神,仿佛能穿透季伯心中的防线。

  最终,季伯被他这股执着的劲儿和无休止的纠缠搞得精疲力竭,无奈之下,只好随手写下一道调兵手令,本以为只是让李星河去军营中挑选几个人玩玩,过一过当将军的瘾罢了,只打算给他一个十人小队,让他体验一下指挥的乐趣。

  可谁也未曾料到,李星河一到军营,就如同蛟龙入水,瞬间焕发出无尽的活力。

  他巧妙地借着季伯徒弟的身份和那道看似随意的调兵手令,大做文章。

  只见他巧舌如簧,言辞间既有对季伯的尊崇,又有对未来军事行动的宏伟规划,说得那些军官们晕头转向,毫无防备。

  在这一番巧妙的运作之下,他竟一口气从数万军中调出了一支万人精锐部队。

  这些军官们深知他是季伯的得意门生,手中又握着季伯亲笔签发的调兵令,哪里还敢多做核实,纷纷积极配合,从众多士兵中精心挑选出最精锐的勇士,组成了这支气势磅礴的万人军团。

  消息传回季伯耳中后,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他气得七窍生烟。

  季伯怒不可遏,当场下令将所有相关军官严惩一番,那严厉的责罚仿佛是在宣泄他内心的愤怒。

  而对于李星河这个始作俑者,季伯更是亲自出手,狠狠教训了他一顿,直打得他屁股开花才收手。

  随后,季伯果断下令解散了这支未经他允许便擅自组建的万人军团。

  不过,季伯终究还是念及自己曾经答应过李星河,而且这次李星河虽然行事有些过分,但也是凭借自己的本事和手段达成目的,并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加之季伯心中也有几分愧疚,觉得自己将万人裁撤只剩八百人的做法确实有些不妥。

  思虑再三,季伯最终决定给予李星河一定的补偿——允许他自由调用军需物资,用以装备这剩下的八百人的玄甲军。

  季伯本以为,经过这次风波,李星河应该能消停一阵子,闹不出什么大动静了。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李星河刚得了补偿,屁股上的伤还没好利索,那股子不安分的劲儿就又上来了。

  只见他迫不及待地让福叔背着自己,一路匆匆地跑去了火研院。那急切的模样,仿佛身后有什么在追赶着他一般。

  显然,他又有了新的“宏伟计划”。

  这一举动,无疑再次给季伯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位徒弟的鬼点子,就像那繁星般繁多,永远比想象中还要多,让人防不胜防。

  而这次李星河盯上的目标就是火枪。

  其实,早在许久之前,季伯的心中便已萌生了制造枪支的念头。

  然而,枪支这种器械,其制造的难度远远超过了火炮。

  尤其是季伯此人,眼光极为挑剔,对于那些外置火药的枪支颇为不屑。

  毕竟,他手中所掌握的复合弓弩,在射程与火力上,都远远超越了那些外置火药的枪支。

  更何况,外置火药的枪支每发射一次,都需要重新装填火药,实在是繁琐至极。

  在这重新装填的短暂间隙,复合弓弩足以射出数箭。

  因此,季伯毅然决定,要亲自研制内置火药的枪支。

  内置火药的枪支,其核心所在便是子弹与枪管。

  谈及子弹,其中最为棘手的部分便是底火、火药以及子弹壳。

  然而,这些难题对于季伯而言,却并不算太过艰难。

  他深知底火药的制造之法,至于火药,他手中甚至掌握着硝化棉的制作秘方,自然更是不在话下。

  子弹壳亦非无法攻克的难关。

  尽管季伯麾下的工业规模,尚不足以打造出自动化制造子弹的流水线,但他却舍得投入巨额成本。

  子弹壳的制作虽有一定难度,但一个技艺娴熟的工匠,一天之内也能手工敲制出数百颗子弹壳。

  季伯深信,他麾下的上千工匠,一日之内便能为他敲制出数十万发子弹壳。

  然而,季伯却一直未能成功制造出枪支,问题的症结便在于枪管之上。

  枪管这种物件,对钢材的质量与工艺要求极高。

  尤其是用于发射化学子弹的枪管,对钢材质量与工艺的要求更是严苛到了极致,绝非仅凭砸钱能解决之事。

继续阅读:第246章:决战5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同福客栈开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