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整日惨烈的鏖战,高离与大唐之间的纷争暂且告一段落。
高离一方付出了数万士卒生命的沉重代价,才勉强将战线向前推进了区区百步之远。
然而,那眼前剩余的距离,却好似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横亘在前,令人望而生畏,迟迟无法取得突破。
即便如此,高离一方的士气并未受挫,他们依旧信心坚定,深信早晚能够攻克大唐那坚不可摧的阵地。
双方鸣金收兵之后,没过多久,夜幕便如墨般彻底笼罩了大地。今日恰逢多云,夜色格外浓稠,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大唐与高离的营寨四周,皆是一片沉寂,唯有风声呼啸。
就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一阵细微的“咔咔”声悄然响起,大唐的城门竟在夜色中缓缓开启,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犹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驶出城门,瞬间便融入了茫茫夜色之中。
他们沿着早已熟记于心的路径,悄无声息地来到了高离堆放在岸边的造桥材料旁。
骑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手法娴熟地将火油倾倒在材料之上,那刺鼻的气味瞬间弥漫开来。
随后,他们点燃引火之物,火焰瞬间腾起。做完这一切后,他们立即翻身上马,策马疾驰,迅速撤离现场。
刹那间,身后火光熊熊,烈焰无情地吞噬着那些造桥材料,那耀眼的火光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瞬间惊醒了沉睡中的高离人,营寨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众人惊慌失措,纷纷抄起工具奔向火场救火。整个场面喧嚣不堪,呼喊声、奔跑声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
而在这一片混乱与喧嚣之中,卜罗汉却静静地躲在阴影里,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微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饶有兴致地注视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卜罗汉原本还没办法确定唐军的虚实,现在他终于可以确定了。
矗立于城垣之巅,邓岳的目光如炬,紧紧锁定在高离军营中那肆意肆虐的熊熊烈焰之上,嘴角不经意间勾勒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
哼,这卜罗汉终究还是太过轻视了自己。
他妄图以诡计多端,诱使己方暴露最后的筹码,难道真以为邓岳会对此毫无察觉?倘若唐军真的弹尽粮绝,邓岳自然无法坐视卜罗汉从容不迫地构筑那座至关重要的桥梁。
一旦让高离人成功修建起一座足以让投石车畅通无阻的大桥,那对唐军而言,无疑将是一场难以挽回的灾难,其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为了确保战局的天平不向高离人一方倾斜,唐军必然会倾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阻止那座桥梁的建成。
而邓岳之所以毅然决然地派遣骑兵趁着夜色发起突袭,正是为了故意让卜罗汉误以为唐军已经山穷水尽,再无后招。
此时此刻,邓岳的眼中充满了嘲讽与不屑,心中暗自盘算,这卜罗汉虽然机关算尽,却终究未能料到唐军的补给线已然悄然恢复。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邓岳再次发出一声冷笑,心中暗自思量,明日那卜罗汉必定会变得更加激进与冒进,而这,恰恰正是邓岳所期待与渴望的局面。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晨曦温柔地洒落大地,高离军再次掀开了进攻的序幕。
这一次,他们摒弃了往昔那种混乱无序、如同疯狂野兽般猛冲唐军阵地的战术,转而采取了一种极富节奏感与秩序感的推进方式,稳步而坚定地向前迈进。
在他们身后,大批士卒忙碌地穿梭往来,人挑马驮,将各类物资井然有序地运过宽阔的江水。
一旦成功过江,这些士卒便迅速行动起来,开始修建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
拒马桩被整齐地排列开来,陷兵坑也被精心地挖掘出来,构成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待这防御工事初具雏形后,高离士兵们便着手开始搭建起一座座坚固的桥梁。
然而,唐军自然不会坐视高离军如此轻易地建成桥梁。
此刻,局势陡然间发生了逆转,唐军首次从防御的一方,果断地转变为进攻的态势。
只见一支身着厚重铠甲的千人骑兵部队,如同猛虎下山般从城中迅猛地冲出,气势磅礴,锐不可当。高离军负责攻城的部队,面对这支训练有素、气势汹汹的重骑兵,瞬间显得力不从心,轻而易举地便被冲得溃不成军,四散而逃。
然而,当这些骑兵气势如虹地杀到高离人精心构建的防御工事前时,却如同老虎碰上了刺猬,一时之间竟无从下手。
毕竟,这拒马桩与陷兵坑本就是专为克制骑兵而精心设计的,纵使重骑兵战力再强,也难以突破这些针对性极强的防御工事。
他们只能无奈地在防线外徘徊,朝着高离军叫骂宣泄,却始终不敢越雷池一步。
而当高离大军倾巢而出,发动全面进攻时,这支重甲骑兵在无奈之下,只能怀着满腔的愤恨与不甘,缓缓收兵回撤。
随着唐军重甲骑兵的退兵,高离大军并未急于进军追击,而是选择了继续加固防线,稳扎稳打。
这一次,他们直接修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军寨,并且将防线向前推进了十几步之遥,硬生生地在唐军阵地的前方修起了一座坚如磐石的军寨。
在军寨之后,高离士兵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座坚固的大桥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渐地成型,仿佛预示着高离军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高离人如火如荼、热火朝天的辛勤劳作之下,一座雄伟坚固的大桥犹如巨龙般迅速崛起,屹立于大地之上。
待到大桥竣工之日,大唐与高离双方军队皆已整装待发,严阵以列,准备迎接那场宿命般的决战。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卜罗汉并未如众人所料那般下达决战之令,反而果断地命令军队安营扎寨,进行休整。
“大帅,高离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卜罗汉这出乎意料的举动,令在场众人皆是一头雾水,满心疑惑。
副将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径直走向邓岳,向其请教。
邓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缓缓开口,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卜罗汉如此行事,原因有二。其一,乃是为了让高离军得以休整,经过一夜的养精蓄锐,高离士兵们的精气神必将达到巅峰状态,如此一来,明日作战时,他们方能发挥出最佳的战力。”
“其二,这实则是一招攻心之计,他企图借此机会给我军施加巨大的心理压力,消磨我军的战斗意志,从而在无形中削弱我军的战力。”
邓岳一番详尽而透彻的解释过后,众人这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明白了卜罗汉背后的深远算计。
邓岳随即神色变得凝重而严肃,他对众人下令道:
“传令下去,将城外的将士全部撤回城中,切勿做无谓的牺牲。让士兵们提前准备好滚木擂石等守城器械。今天晚上,大家都早点休息,养足精神,以饱满的状态应对明日之战。明日,咱们可要打一场硬仗。”
邓岳轻轻挥手,示意在场的众人退下休息,唯独将副手留在了身旁。他面容凝重,双眼紧锁着副手,沉声问道:
“明日的补给能否如期抵达?”
副手神色庄重,坚定地点了点头,回答道:
“大帅请宽心!这些时日,我每日都反复确认后勤队伍的行进位置,他们明日定能如期到达。”
听闻此言,邓岳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唐军近来战事频仍,火炮与手雷几近枯竭,尽管他早有准备,特意留存了一部分作为最后的防线,勉强能确保城池三日无忧,但心中却始终如同压着一块巨石,难以真正释怀。
此刻,得知补给即将送达,他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稳稳落下。
然而,邓岳的眉头很快又微微蹙起。
此次运送的雪橇车仅有十辆,想必是紧急优先送来了他们急需的火器。
也罢,十辆车的物资,料想应足以支撑他们击退高离人的进攻。
此刻的邓岳,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战局的筹谋之中,丝毫未曾察觉到副手脸上那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而与此同时,在距城关数百里之遥的广袤天地间,一支别具一格的队伍正马不停蹄地穿梭于银装素裹的世界里。
几头身姿矫健、毛色油亮的驼鹿,恰似雪原上灵动的精灵,拼尽全力地拖拽着雪橇车,在洁白似玉的雪地上留下一道道仿若疾风掠过的痕迹。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那雪橇车上竟空空荡荡,既不见人的踪影,也没有任何装载货物的迹象。
当人们抬头仰望蓝天,谜底方才揭晓——原来,所有货物皆摇身一变,成了天空中的“巨人”。
一朵朵硕大的热气球正悠然自得地飘浮着,其下方悬吊着巨大的吊篮,吊篮内满满当当地塞着五花八门的货物,活脱脱一座天空中的移动宝库。
这些热气球宛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与下方的雪橇车构成了奇妙组合。
雪橇车在前方奋力牵引,热气球则在后方从容跟随,彼此配合得默契无间。
每个热气球的吊篮内,都堆积着沉甸甸的货物,单个热气球的承载量竟可达数吨之多,这无疑成为冬日雪原上一道独树一帜的亮丽风景。
如此匠心独运的运输方式,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还大幅提升了运输效率,实在是便捷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