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海盗们呢,即便他们组成了联盟,实际上却依旧各自为战,由各自的首领指挥作战。
所以,罗松正十分清楚,只要击溃了敌方的首领,那些海盗们便会瞬间丧失战斗的意志。
因此,罗松正的命令也极为简洁明了,那便是摧毁海盗们的指挥系统。
而正如罗松正所预料的那样,一旦首领的座驾被摧毁、首领生死不明,其他的海盗们便会立刻作鸟兽散、溃不成军。
在那茫茫大海之上,于百余艘海盗船中寻觅其首领的座舰,实则并非一件难事。
海盗们历来缺乏严谨的规矩与道德的束缚,海盗首领往往肆意妄为,将一切优质之物据为己有,这其中自然也包括那构造精良的船只。
故而,只需在海盗船队中辨认出最为出色、装备最为豪华的那一艘,十有八九便是海盗首领的所在之处。
罗松正的舰队如同一头蛟龙,纵横驰骋于浩瀚的大海之上,他剿灭的海盗数量之多,已难以计数,对于这其中的门道,他自然是心知肚明。
在他的英明指挥之下,大唐舰队并未盲目地向普通的海盗船发起攻击,而是将每一门火炮的炮口,都精准地对准了海盗首领的座舰。
如此一来,只需将海盗首领的座舰击沉,那些失去指挥的海盗们,很快便会陷入一片混乱无序的状态之中。
然而,让罗松正始料未及的是,他们已然将冲在最前方的海盗打得伤亡甚重,可后方的海盗非但没有陷入混乱、作鸟兽散,反倒朝着他们发起了冲锋。
要明白,海盗并非正规军队,难以做到令行禁止、奋勇向前。
明明知晓占不到便宜,他们却依旧没有溃散,由此可见,这群海盗当中定然有能人存在。
然而,最令罗松正感到诧异的是,那些他原本以为会像墙头草一般摇摆不定的仆从军,竟在关键时刻没有选择临阵脱逃。
诚然,有几艘船只调转方向,逃离了战场的风暴中心,但其余的船只却毅然决然地紧随大唐舰队的步伐,向着那数倍于己的海盗联军发起了英勇的冲锋。
罗松正自然无法理解其中的缘由,毕竟大唐舰队对仆从军的态度可是非常的恶劣的。
在罗松正的心目中,仆从军就是大唐海军的仆从而已,所以对他们也从没有什么好脸色。
然而,他未曾想到的是,他眼中的亏待,在仆从军眼中却是无上的厚待。
季伯深知,海军一旦扬帆远航,便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托付给了变幻莫测的大海。
大海之上,危机四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便足以让人与船共赴黄泉,海军的意外死亡率在安南军队中始终居高不下。
更何况,海军一次出航往往历时数月之久,海上还潜藏着种种难以预料的危险与挑战。
正因如此,安南高层对海军给予了极高的重视,竭尽全力提升海军的福利待遇。
诸如新鲜水果蔬菜、烟酒糖茶,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果、肉类罐头,只要条件允许,都会为海军配备得一应俱全,使得海军的伙食待遇极为丰厚。
也正因如此,海军在招收仆从军后,从心底里对他们抱有轻视之意,给予他们的待遇也是按照最低的标准来安排,即按照海军中最差的待遇来执行。
海军认为,每天只提供土豆、咸鱼、腊肉、干菜以及最低标准的糖茶水果,对仆从军而言已是极为苛刻。
但对于仆从军来说,这样的待遇却是他们以往连想都不敢想的美好,要知道昔日海盗的饮食着实粗劣,简直与猪食一般。
在那广袤无垠的大海之上,环境与陆地大相径庭,既不存在粮食贸易的途径,也没有土地能够进行耕种。
故而,海盗们只得大量囤积易于长久保存的食物,以此来应对漫长的海上旅程。
在船上,无法像在陆地上那般随心所欲地生火做饭,因而厨师们通常会在条件许可之时,把这些食物制作成干粮,以供船员们果腹。
至于大唐时期海盗船上厨师的厨艺,只能说仅仅是勉强保证食物不会使人中毒罢了,至于其味道和口感,那是丝毫不敢抱有期望的。
海盗们在海上航行期间,常常不得不长期食用那些口感极差的干粮,光是想一想那种生活,便会让人觉得备受折磨。
更为不妙的是,倘若运气不佳,海盗们还必须自己动手捕鱼,依靠海鲜来维持生存,这可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在古代,由于缺少足够的香料以及烹饪鱼虾的合适办法,古人烹制出来的鱼肉常常带有浓重的腥味,让人难以下咽。
再者,虽说鱼虾属于肉类,但其所含热量极低,食用之后所能补充的能量甚至还比不上人体的消耗。
所以,古代人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绝对不会将鱼虾当作主食,而那些以海为生计的海盗们对此更是心中有数。
因而,一旦海盗陷入这样的困境,无疑是极其痛苦的。
然而,在大海之上,此类情形时有出现,所有的海盗都无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的磨难。
故而,当海盗们沦为俘虏,品尝到大唐海军眼中最难以下咽的食物时,他们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置身于天国之中,否则怎能享用如此佳肴。
况且,大唐海军虽说自上而下对这些海盗颇为鄙视,然而却绝不会做出克扣海盗食物的行径。
正因如此,从未品尝过这般美味且能够尽情饱腹的海盗们,对大唐海军的情感也由恐惧转为了感激。
而且大唐海军不但给他们吃好吃的,还能放开的吃之外,大唐海军居然还给他们发钱!
提及海盗,人们的脑海中往往会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之上,一群剽悍的海盗肆意妄为,烧杀抢掠,伴随着大碗饮酒、大块吃肉的豪放情景。然而,实际中的海盗生活绝非这般风光。他们终年辛勤劳作,却极少有机会成功劫持一艘船只,更多的时候,他们不得不与海上狂猛的暴风巨浪拼死抗争,稍有疏忽,就可能命丧海底。长时间在茫茫大海中漂泊,他们的生命时刻处于危险之中,生活状况甚至比不上普通的渔夫,充斥着难以言说的艰难与未知。
特别是那些处于海盗群体底层的人员,他们的生活堪称凄惨至极,甚至连乞丐都不如。尽管海盗们对法律视若无睹,但在其内部,等级关系却极为森严。那些勤恳劳作、付出最多的低等级海盗,往往只能分得极少的财物。海盗们抢夺来的所有珍宝,总是先由海盗首领挑选,夺走大半;随后是大副、掌舵者以及厨师长。需要注意的是,在海盗船上,厨师长的地位较为突出,他不仅负责烹制食物,还掌控着船上珍贵的物资,因而颇受敬重。待这些人挑选结束后,剩下的财物已所剩无几,而这些如残羹剩饭般的财物,还会被海盗中身体强壮的人先行瓜分。这样一来,低等级海盗所能获取的财物就更是少得可怜,甚至说没有,低阶的海盗们在海盗船上干上一辈子,可能都赚不到什么财产。
而成为仆从军后,情况则有所不同。
罗松正打心眼里瞧不起海盗们,然而作为将军,赏罚分明是他必备的素养。
即便面对自己厌恶的海盗组成的仆从军,他也能做到一视同仁。只要他们立了功,罗松正绝不吝啬,该给予的赏赐,他一分一毫都不会少。
因此,当仆从军们领到赏赐时,起初他们简直不敢相信,随后则是感恩戴德,恨不得立刻为大唐海军效死。
事实上海盗生涯的残酷,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匮乏上,更体现在精神的折磨中。
长期在海上漂泊,他们与家人分隔两地,孤独之感如影随形。
面对未知的危险以及随时可能降临的死亡,他们的心理压力巨大,精神常常濒临崩溃的边缘。
这种生活状态,致使许多海盗在暮年时身心疲惫,甚至有一些人选择自我了结,以此来终结这种无尽的痛苦。
再者,海盗内部的权力争斗异常激烈。
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更高的地位,海盗们常常勾心斗角,甚至不惜相互残杀。
这种内部矛盾进一步加剧了海盗群体的不稳定性,让他们的生活愈发艰难。
尽管在外界看来,海盗是凶残的象征,但他们的生活却充满了无奈与辛酸,远非人们所想象的那般逍遥自在。
在如此艰难困苦的境遇中挣扎求生的海盗们,自然难以秉持正常人的道德伦理观念。
他们所坚守的最为质朴简单的行为准则便是:你为我提供饭食,我便为你挥刀斩敌;你赠我金银财宝,我便为你舍命相拼。
也正因如此,他们对大唐海军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拥戴与深深的感激之情!
在这些由海盗组成的仆从军眼中,如此丰盛美味的食物与优渥的待遇,是他们以往从未体验过的奢华享受。
这样的待遇令他们对大唐海军心生敬畏,并萌发出忠诚之意,甘愿在战场上为其奋勇杀敌、冲锋陷阵。
至于大唐海军对他们的蔑视与轻视,仆从军们却毫不在意。
大唐海军是何等身份?那可是天朝上国的军队,是天可汗麾下的英勇之师,是身份尊贵的唐人。
唐人瞧不起外族人,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合乎情理的吗?
况且,大唐海军除了对他们有所轻视之外,在其他方面并无任何不妥之处,既没有克扣他们的粮饷,也没有故意让他们去执行危险的任务。
因此,海盗们非但没有感到任何不适,反而对大唐海军更加敬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