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见大皇子走了之后,便也坐在榻上给皓轩帝剥了个橘子,皓轩帝看了看,便伸手接过了。
“皇上,有点时日没来臣妾这里了。”皇后见气氛有点安静,便开口道。
”是呀,朕最近事务繁忙,也不常来后宫之中。”皓轩帝看着书,头也不抬地回着皇后,皇后见他这样回复也没多说什么,本想再与皓轩帝多说几句话,再温存温存,谁知道皓轩帝想快速快决离开坤宁宫。皇后见皓轩帝不想与自己多说什么。便把自己叫他来坤宁宫想解决地事情说了。
”皇额娘今日叫臣妾去慈宁宫,问了一下去上清宫避暑的时间,臣妾摸不准您的意思,就想问问您。”皇后拿起身边的扇子为皓轩帝扇了扇风,皓轩帝伸手拦了一下表示不用。
“钦天监那边怎么说?”皓轩帝顿了顿翻书的说,但是仍旧头也不抬的说道。
“昨日钦天监的李雍剑来过,臣妾让他算了下,李雍剑说六月二十六倒是个出行的好日子。”皇后见状也不恼,仍旧轻声慢语地说道,扇子也不为皓轩帝扇了,给自个扇。
“唔......既然钦天监那边这样说了,那就六月二十六,这几日就准备一下,六月二十六就出发去上清宫。”皓轩帝这才放下书,拿起皇后刚刚命人泡的雨前龙井,茶香四溢,令人回甘。
“好,那臣妾就吩咐各宫准备事宜。臣妾,还挑选了随行的妃子,整理了一番,皇上你瞧瞧?”皇后确定了时间之后,便让一旁的云染拿出整理好的册子出来,亲自伸手递给皓轩帝。
皓轩帝眼睛仍然未离开书,但是腾出了一只手接过了皇后递过来的名册,打开一看,上面洋洋洒洒地写着十几个嫔妃的名字,欣妃,怡嫔,安贵人,良贵人,钮祜禄常在,宋答应......皓轩帝看到了最后也没发现有青画的名字,皆是一些比较受宠点的老人以及位份高点的新人,也没见静妃,便说道:“怎么没有静妃的名字?”
皇后听了,便搬出了一套说辞回应道:“本来臣妾想把静妃以及莲答应的名字写入名册中,但是白日里臣妾召来了御医房照看静妃和莲答应身子的宋太医,细细问了宋太医静妃与莲答应的身子如何,宋太医回禀臣妾,静妃正是需要安心养胎的时候,不应操劳,以免伤到胎儿,此番去上清宫,路途也要四五天,臣妾不敢让静妃与莲答应长途跋涉,毕竟这腹中怀着的是皇上的皇子。”
皓轩帝听了觉得也是这么个道理,便点了点头:“既然静妃有孕,便让静妃好好在宫里养胎。”
皇后听了也是笑了笑,只要静妃不可以去,皇后便放心下来了,想着新人这么多,去上清宫这几个月就不信没有一个比较受宠的,而且本宫还是亲自挑选了一些比较好拿捏的,本宫就不信以后静妃还得如此嚣张吗?
“对了,把掬月宫的沈常在的名字也写上,让她一同去上清宫。”皓轩帝突然地说道,把青画的名字也加上了。
皇后想不通怎么皓轩帝会突然加上青画的名字,心里想着,这个沈青画还真有点本事,昨日才求了本宫,今日便是引起了皇上的注意,果然很有用。
皇后点了点头,但是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可是臣妾害怕舟车劳顿,也不知道沈常在到时候大病初愈,身子受不受得了。”
“无碍,到时候让医女随车时刻盯着便好。”皓轩帝抬了抬手说道。
皇后见皓轩帝似乎对青画很上心的样子便说道:“说道沈常在,臣妾也不知应不应当说。又害怕皇上怪罪。”
“哦~何事?你我夫妻,但说无妨,何必拘泥这些。”皓轩帝见皇后说起青画的事便停下了看书的动作,把书合起来,靠在榻上放着的坐垫上。
“今日静妃无缘无故罚跪沈常在导致沈常在晕过去之事,已有几位宫中的姐妹过来跟臣妾表示了不满。臣妾也不敢随便责罚静妃,但是不责罚静妃,让静妃改过自新,也会让宫中的姐妹寝食难安,因为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被静妃无缘无故责罚,所以臣妾想请示一下皇上。”皇后看似苦恼得诉说着,仿佛自己因为这事纠结了很久,也不敢轻易做出处罚。
“雪儿有孕,性情多变,这是正常的,皇后多担待她些。但是宫中规矩不得废,既然犯了错就应该被受罚,那就罚她从今日起禁足三个月。扣半年月钱。以示警戒就好了。”皓轩帝挥了挥手就把这样一件恃宠而骄,目无宫中规矩的事情三言两语就解决了。
皇后尴尬地扯了扯嘴唇,但是皓轩帝不在意的样子也让皇后知道了,静妃在皇上心里还是有一定的分量的。还是另外想办法解决她才可以。
皇后低头笑了笑,回到:“好,静妃怀着孕的确是性情多变些,遥想从前臣妾怀着童尔的时候也是如此性情多变,现在童尔也长那么大了。”
“是啊。”皓轩帝也没接话茬,就干巴巴回了一句是啊。皇后还想说什么,苏文进来说着敬事房的人来了,皇后便不再出声了。
皓轩帝点了点头,示意苏文让敬事房的人进来,一旁的皇后神情都黯淡了下来。
敬事房的太监端着两盘子的绿头牌进来,前面一盘是宫里的位份高的嫔妃,后面是新进的嫔妃,皓轩帝看了两眼,便挑选了皇后的堂妹良贵人,皇后看到了笑了笑,虽然不在坤宁宫歇着,但是新人进宫侍寝第一人也是召自己族妹,也算是给富察家颜面了。
皓轩帝又坐了一刻钟,便跟皇后说自己还有政事要忙,便离开了坤宁宫。
皇后宋皓轩帝走出大门之后,脸上的笑容都垮了下来,一旁的云染心疼的扶着皇后,是呀,谁愿意自己的丈夫去宠幸别的女人,但是皇后是皇后,要做出宽容大度的样子,这才算得上母仪天下的皇后,这才是国母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