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了,你村户数、男女老少口数,亩产,田地概况,一一道来。”苏白开门见山,没有丝毫废话。
这个里长见此也没再说别的,心中咂摸一番,便拱手道来。
“本村是一里半数,共有甲长十五户,里长一户,其余共一百五十户。总计是一百六十六户。”
“村男丁无论老少,有四百人。其中十岁以下孩童六十三口,五十以上有四十二口,青壮者,二百八十口。残疾者十五。”
“女口,有四百三十人。年幼者七十四,年老者三十五,将适龄者有二十三人,青壮成家者二百九十八。”
“本村有亩产共八百余,上田六百,逢丰年,亩产可三石四斗,旱涝不保。中田二百余,丰年亩产可二石七斗,旱涝不保。下田……不瞒大人,历来…抛荒。”
苏白点点头,对此倒没有说什么。虽然有官方严令禁止抛荒,但百姓也不是傻子,能种谁会扔着不种呢。
这村子总共八百三十口,上中田就八百多亩,几乎一人一亩田,生产力已经饱和了。
不过……更让苏白在意的是。这里长接下来的话。
“这村子,税几何,摊几何?租几何?”
“回大人的话,本村税随朝廷。亩税一斗半,人头税两斗。摊一斗,租,都是自家地,并无地租。”
亩产平均在两石九,交税是四斗半。抛去上下不齐,一亩地真到手里,是两石四斗粮。
苏白心中再次盘算,估摸这个村子的生活状态。
一个正常人,一年需要粮食约三石,才能吃饱。核算下来一天一斤。这个村子只按照平均来算,一个人一天有0。8斤口粮。
呵呵,数据不对。最起码苏白敢确信,这与实际情况就不对照。
0。8斤口粮,这可是干饭,加了水蒸馒头,一个才用二两粮。不可能一个个面如土色,唇齿泛黄。
“呵呵呵呵,那民有何开销否?”
见苏白这么问,里长不禁一愣。这么大的人物竟然还关心这个?
“大人,一户家人,一年到头,添置修缮农具,针头线脑,吃盐吃油,酱醋之类,花销又得几两银子,若是赶得不巧,得了病,那就说不定了。”
“这一年下来,过得好的,就像那儿的李三四家,一妻两子,老父一人,五口人种了五亩三分地,人也勤快……”
之后的话苏白没听,而是在心中计算了一番。
按平均亩产,这家年产粮十五石三斗七合,去地税摊派人头税,余十二石八斗七合,按照物价计算,最少除去开销的四两。大约摸能剩个九石不到。也就是一千斤上下。
“倒是辛苦。”最后,苏白憋出了这么一句,实在没什么讲的了。
交递公文,互相之间都认识了一番,苏白没再多留。带着人顺流而上。往下一个村子去。
“几位,百姓生活的如何?”
路上,河边歇息时,苏白看向两名衙役和县丞。
“大人,百姓生活安稳,比着前些年,已经不错了。”县丞接过话头。
“一人一天平均落半斤口粮,两个半馒头,也算好了吗?”苏白望着隐隐可见的方山,不禁感慨。
“那边,可是京畿之地啊。不知这后方远处,百里外,千里远,又是何等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