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嘴上虽然告慰,但是表情却是很满意。
这种劳心劳神为大明添砖加瓦,还清正廉洁的人才,太少见了。
朝廷那些,要么中饱私囊,要么能力不足,要么就是尸位素餐,能看顺眼的没几个。
像苏白这种有才有权还如此廉洁的,更少了。
“呃,陛下,臣日子还可以,家里没几个人吃喝。”苏白尴尬的笑了笑,心道这慕青慕白还真是老朱眼线啊。
那天搬家,见到家里多少银子的,只有四个人。自己不知道,婉清不可能。也只有那姐妹俩。
“怎么说也是四品官,日子太艰苦也不行,来。”老朱倒是没听苏白的,从袖子里掏出一沓宝钞直接塞给苏白。
“出门可别说啊,买点桌椅板凳,家具床褥之类,给家里置办置办,免得将来皇子大臣们要是去拜访,显得太寒酸了。”
这……
苏白也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看了看老朱,发现他确实是认真的。
“呃,陛下赐,不敢辞。”
最后,苏白憋出了一句,将宝钞收在怀中。
那一沓都是最大面额一贯的。光看厚度,和两幅扑克牌加起来似的。最起码得五十张。
折折价,也能换个四十多两。
给家里多置办些家具吧。苏白心中想道。
老朱说的也对,自从搬家后,新的宅子里可几乎就是个空宅子。除了正堂还有两张椅子一个贡案。再加上几个卧室的床。实际上别的都没有。
以前那个宅院,其实也没啥家具,大差不差的,只有两张椅子三张床。还有一个床被改造为一代集成机床了。
八成是朱橚之前去了之后,回来和老朱说的吧。
见苏白收下,老朱这才满意点点头,不过听着苏白的客气言论,心里却有些不满。
什么叫陛下赐不敢辞,你就不能说句谢圣恩?
不过老朱倒也没说出来,他也知道,这是日积月累的,自己和太子在苏白心里不一样。
怯怯的样子也挺不错,
“好了,咱这儿没啥事了,对了,你那玻璃店,听御史说,一天能卖六七百两?”老朱忽然想起监察御史告苏白的折子,饶有兴致的抖了出来。
苏白闻言耳朵顿时支棱起来,御史台搞我了?
我这么清廉你丫还搞我?也没和督察院的人交恶啊?
不过苏白还是急忙回应老朱。
“回陛下,数目差不多,昨日我看了账目,一天的营收,是七百三十两。”
关于这上面,苏白实话实说,毕竟那店铺就在大街上,只要有心,哪怕蹲在门口数一数人流量,问问单价,都能估算出个大概。
“哦?咱记得,里边是有你半成股的。还有太子的一成半。剩下的皇家和科学院均分。”老朱意味不明的说道。
苏白有些疑惑,不过想到老朱刚说自己穷,又说这个,当下心里有了猜想。
“陛下,半成股份平均一天有三四十两是臣的,不过这钱臣向来都是资助科学院同僚官吏还有工匠们了,他们有些人日子挺难过的。”
不过老朱却摆了摆手,并非是问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