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东西的硬度,方便性。
朱元璋眉目也随之缩紧。
这水泥,用出如此广泛!倒是个利器!
用于修缮城墙,改善水利,倒是个不错的东西。
“不错,那这水泥造价几何,可否推广?”
老朱话落,就见太子嘴角微微一笑,侧身让出身位,示意苏白。
“陛下,原材是石头,矿渣,和石膏。高温煅烧而成。”
“什么!”老朱心下大惊,追问道。
“不需糯米也能坚若磐石?”
“正是。其中有科学中的化学一道,物理一道。”苏白回话还不忘给自己打个广告。
不过老朱是自动忽略了,他只听到正是二字,胸中五气便已翻涌隆隆。
他比朱标更清楚,这东西的意义有多大。
这东西,不光是节省了粮食,也解放了他被粮食限制的壮志啊!
正如苏白感慨的,这在目前还是将来,都是划时代之意义。
代表着,今后营造之事,再不用夺百姓口粮了!
“若百斤,可混成多少混凝土,造价又几何?”
老朱平复了心情又追问了句。
“这。。毕竟还未开始量产,在下只能估算个大概。”苏白拱了拱手,也没想到老朱问这么详细。
“还请稍后,我现场推算一番。”
老朱示意,很快啊,两个小太监抬着一张桌子,放在苏白身前。
“呃。。笔墨无需劳烦。”
见还准备安排笔墨,苏白也懒得麻烦,毛笔他是真用不惯。
从怀里掏出了根铅笔,揭了张宣纸,便伏案列报表。
苏白下意识用的,还是后世方法,标准的工程预算财务报表,列举记账方式。
外加条目注脚解释详细条目。
这样的记账方式,直观明了,对现代人来说见怪不怪。
但看在老朱和朱标手里,却新奇的很。
这相比于大明户部那堪称混乱的记账方式,让人耳目一新,直观了当。
还有一些符号。也就是阿拉伯数字,两人自然不认识。
这小子,身上的东西可真不少。老朱心中笑道。
朱标也是满眼惊奇,之前苏白给他送的账目都是让手下人做的,他因此也是第一次见苏白写的账目。
不到三分钟,苏白就计算完毕。
“陛下,算好了。”
“恩?如此快!”这下朱元璋更震惊了,他问的问题让户部的来算,和苏白一样没算盘的情况下,二十分钟都别想有结果。
“呃,这也没多难啊?”苏白疑惑道。难道我该慢点?
“罢了,先讲讲结果。”老朱心中一笑,好小子,这要让户部听到,不得给气脸红?
“陛下请看,”苏白挪了挪报表朝向老朱讲解道。
“百斤可加砂二百斤,碎石不到三百斤,算上水重,共可造混凝土六百斤。”
“成本是这张,您看,以千斤为例,需用石灰石千斤,这玩意开山就是了,只算人力。”
“矿渣本就是要扔的东西,只算人力运输。”
“石膏贵点,加工人力后期可改成机械动力。还有这煤炭用量。”
老朱边听便点头,这样的记账方式确实清明!大可让户部的人学学!
“总的来约算,千斤造价,约莫一两二钱银子,可造混凝土六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