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朱橚不禁感慨道。“先生,这血液中游动细胞,莫不是像行军时的粮草般,将所吃粮食精气,运往全身各部?”
“大致是这么比喻,但实际红细胞搬运的物质,是氧气,恩,科学院陈言所研究出的生气。”苏白解释道。
“那这个白细胞,是否和监察官一样,管理这些红细胞?”朱橚又开始了。
“不,他们是身体的士兵,专门负责防御外敌,殿下可以慢慢推过去几个葱皮细胞,观察一下白细胞的反应。”苏白递过去一个小小的葱皮。
朱橚用细胞夹在上边夹了一下,送到血液中。
只见那血液中的白细胞,刚开始没什么反应,没一会儿,就集中往来者身上扑,短短一刻,就有七八个包住了外来者。
朱橚在一旁观测的入神,苏白不禁打了个哈欠。
虽然讲了上午,身体有些困乏,但同样的,苏白心情也是十分振奋!
朱橚能有这种学习精神,对苏白来说,就已经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了。
科学怎么才能稳固,不在于自己官职多高,资金多大,朝中人支持与否。
只在于思想启蒙!这种钻研精神,唯物主义辩证法,才是科学的核心。
科学思想一旦打开,其背后的各种未知,本就对人有巨大诱,惑,这是人类的求知欲。杀不绝,禁不绝。
可以说,只要有一百人打开了这种思维。时代的巨浪掀起,就只是时间问题。
就像苏白自己一样。
所做所行,言语之间,无不是对旁人的思想开悟。在他人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如有一朝,自己意外身亡。那科学并非就一步不前了。
而只是少了个大跨步的状态,但是依旧会发展,依旧会传播!
思想是一个火种,只要人开悟了科学思想,意识到科学对人类的弘大影响,那想来,即使同样身死,那身死之前,大多都会尽可能地传播这科学精神。
如今是1381年,十四世纪。
同时期的西方,也是在此时进入文艺复兴,前前后后直到十六世纪才结束。而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经历了一段宗教改革,这才进入启蒙运动。
直到1789年,大革命出现。
这科学思想的启蒙,最起码领先了西方四个世纪。
四个世纪的领先,只要不是太拉胯,应该不至于再被西方超越。
……
朱橚的研究探索精神确实不错。
观察了许久,有了基础认知后,朱橚迫不及待拿着细胞夹在自己手上扎下,鲜血同时滴落在苏白的血液上。
他心中也在好奇。
前人所记载的,“血如凝须,面色胀紫。亡命者十之八九。”
在显微镜下又会是什么样呢?
“这!红细胞竟然抱团了!”朱橚这下明白了,所谓血如凝须,就是描述的红细胞凝结!
本身正常的血液,观测时状态是虽然混乱但是保持间距,就和排兵布阵一样,自有章法。
但两者血液混合后,就像是两军交战一般,所有的红细胞几十个,上百个地凝聚在一团,没一会儿,就变成一个血块,再没有那种圆饼的样子。
“因此,不同型号的血液,输送后会产生凝结反应,堵塞脑部血管,直接致死。”苏白张口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