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顾名思义,这是需要大量普及的知识。只有普级,才能在万万人中,选出更多的人才。
换个角度说,义务教育的知识全部放出,才是一套系统而又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催动科学萌芽与良好成长。
苏白不会在学术上卡着不放,这不利于科学成长。
当然,有些苏白也虽然不会卡着不妨,但不会写下来留在科学厅。比如物理的电磁学。化学的爆炸化合物合成方向。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苏白自认为已经给大明很大的帮助了。
若是有人能发现,苏白可以保证不会限制,但传授,等快死了再说吧。
何况科学成长,也需要配套工业体系的搭建。空有技术和样品,没有量产的能力,会被时代碾死的。
就像若是现在就拿出来雷酸汞起爆药,硝化棉无烟火药,制作底火式独立弹药。再拉出线膛枪,配上光学瞄准镜。一把二战时期的狙击步枪就出现了。
但是生产成本,能直接压垮大明。其作用,仅仅是在战场上远远地击杀几名重要将领。其配装,也只能作为大明将领专用。
定位就从该有的制式装备,变成珍贵暗器了。
这就是工业基础的重要性。雷酸汞,无烟火药,都需要成体系的硝酸生产线,枪支需要钢材加工流水线产业,弹药更需要。
突兀的拿出来,以大明现有的火药加工产业,难以支撑。
“呼!!”
不知过了多久,苏白这才放下笔,长长的舒了口气。
端起茶碗,发现早已凉透。压下一小口,拿起成品开始审阅着。
“三大力学定律,温度密度压强详细解释……”
苏白挨个审视,这是一份物理学的基础资料。
除去电磁学,其他的都已经全部写下,进度大约在后世的高二,十一年级。
和后世教材差不太多,循序渐进,成体系教授。
这点是苏白凭借穿越之后,脑海内记忆异常清晰,照着印象边看边抄。初次之外,数学已经早早复原到位。生物则是复原到十年级前后的进度。
地理和化学,还未讲及过多。
“这个进度暂时够用了,地理和化学的话,铺垫出基础知识就停下吧。”苏白呢喃道。
地理不适合他写太清楚,毕竟记忆里的,都是后世的季风和气候知识。六百年沧海桑田,大明和后世并不在一个时期。地理知识,需要现在的人自行测算总结。
“写下大体的天体概念和太阳运动气候变化,剩下的,交给专业人士,”放下资料,苏白仰望着房梁放松精神,嘴里念叨着规划。
同时神色升起一抹担忧。
“小冰河时期……后人之灾啊。”
提及地理气候,苏白不得不心忧。明末的小冰河。
堪称人间炼狱。
四季如夏的琼州岛,都大雪漫天,冻毙无数。大明本土更是遭灾,内有闯王起义。外有女真和蒙古联手南下。最终以崇祯吊死煤山,大明国祚破碎为结局。
天灾之下,就是老朱在世,也难以抵抗。
或许,只有完全的工业化城镇,农业现代化才能度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