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地下密道。
我很快有了判断,直接走进地下密道。
这个密道有些狭窄,刚好能容下一个人通过。
还没往前走,便能听到隐约传来的谈话声,不过却听的不是很真切。
看来里面有人,可能还不少。
边想,我边继续往前走。
越往前,声音也愈大,快要到拐角时,我停下脚步,仔细听着里面的对话。
我瞄了一眼前方,因为距离过远的声音,我只能看到一部分人,然而也不少了,至少比我想象中的要多。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听出他们似乎是在举办什么教会。
“你是谁?”
突然,一道声音出现在外面耳边。
看这个人的模样,也是里面的信徒之一。
我故作淡定,“我是新来的。”
“你是新来的?”这人将信将疑的看着我,“为何你没有玉佛?”
“有。”我看着他说道:“我的玉佛在衣服里。”
说着我把手朝脖子伸去,面前的人也紧盯着,等我从把玉佛掏出来。
做出握东西的动作走近他,“你看……”
不等他看过来,我率先用手刀砍在他脖子后面。
我接住了他,避免他身体倒在地上发出声音,又拖着他的身体来到远些的角落。
我的目光放在他的衣服上,眼睛转了转,很快生出一个好主意。
不一会,我把他的衣服拔下来,穿在自己身上。
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就朝里面走去。
里面男人女人都有,都在互相探讨着什么,对于我的到来,也没人感到怀疑。
我找到一处空位坐下。
这里没有椅子或者凳子,全部是蒲团,我学着其他人的样子在团上盘膝而坐。
姿势也和他们一样,状似祷告,实则是在暗中偷听着他们的谈话。
越听,我越是心惊。
我以为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会,可从这些人的聊天中,这里并不是普通的教会,而是一个叫做明佛教的教派。
虽名字听着没什么奇怪的,可却是一个实打实的恶团。
这些人信奉的不是其他,正是明佛,也就是我见过的佛像,所有人都信奉着他们的神,也是我曾在昭潭寺见过得佛像。
他们都以信奉明佛,得到佛的恩赐为荣,几近疯魔的状态。
听见这些人提到明佛时,如出一辙的狂热,令我不住在心里翻白眼。
明佛教每个星期都会举办一次教会,这星期举办教会的日子本应是两天后,却因为一些原因提前到了今天。
又过了一会,一个男人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画像,分发给所有人。
我看了眼分发到我手里的画像,正是那所谓明佛的像。
因在场的也有几个新加入的,方才发放明佛画像的人又把规矩都讲了一遍,等会举行祭拜仪式时,所有人都要拿着各自的明佛像,并且还要神色虔诚。
正式祷告祭拜的时候还有些时间,某些相熟的教众便聚在一起,互相探讨明佛的事情。
我也凑在一堆人附近,听着他们的交谈。
随后,我又听到了关于之前跳楼那个人的事情。
原来那个人并不是自己跳楼,而是这所谓明佛教的人,为了让这个工程烂尾,故意使了些手段暗中让那人跳楼,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是自杀。
我不禁气愤,跳楼的人竟也是明佛教做的手脚。
我最厌恶的事之一,便是为达目的不惜以别人的性命为代价。
正在我气愤之际,这些人也注意到了我,“你是什么时候来的?为什么瞧着这般眼生?”
这堆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外面身上,我面带微笑,说道:“我是新加入明佛教的,看几位很合眼缘,就想一起探讨。”
我说的认真,表情也分外真诚。
眼见他们就要相信我的话,远处似乎有些吵闹。
忽然,一道声音响起,把所有教众的声音都吸引过去。
看着声音传来的地方,我有点不安,那个方向正是我把那个人打晕之后放的地方,有人发现了被我打晕的那个人。
不多时,几个人抬着那个还在昏迷中的人过来,为首者是发放明佛像的人。
“我们之中混进来了别人!”
其他教徒一阵兵荒马乱,全都嚷嚷着要找出那个混进来的人,并且绝不轻饶。
接着,又有人指着我,“这个人我不认识。”
瞬间所有人都看向我,我忍不住叹气,这么快就暴露了。
为首的人也瞪着我,“是不是你把人打晕混进来的?!”
“不是。”我开口:“我是新来的。”
“哼,新来的我都见过,为什么我没见过你?”
对上这些人仇视的目光,我也清楚自己这是彻底暴露了。
看他们的眼神,要是我们不说出个所以然,恐怕会就地解决我。
要是在其他场合也就算了,但是这里这么多人,我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
“其实我是无意间闯进来的,刚才听了你们讨论明佛教,心生佩服,也想加入明佛教。”
对于我的话,为首者只是冷哼,“别听他胡说八道,直接上,先把他抓起来再说。”
其他人得到命令,纷纷应是就想攻击。
我不断躲避的同时,也思索着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做。
虽说这些人的攻击没什么章法,但他们人多势众,我也完全不是对手。
视线触及我来时的方向,灵机一动。
这里只有这一个出口,只要我能从这里离开,也就能成功摆脱这些人。
于是,我表面犹如无头苍蝇的躲避,实则不断往出口靠近。
趁那些人还没围堵过来时,我直接打晕守在入口的人,便往上飞奔而去。
“不好,快去追!”
等他们发现我的目的时已经晚了,出了出口,我又把挡板放回去,为了不让他们追上来,我又在周围设了一个阵法,
半个小时之内,他们无法从里面出来。
出了烂尾楼,就看到开发商在外面徘徊着,时不时的朝里面看。
看到我后眼睛一亮就小跑过来,“李大师,您终于出来了。”
“您一直没出来,我还以为您遇到了什么事情。”
我不置可否,“的确是遇到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