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宜光跪在地上,行了一礼。
“儿臣参见父皇。”
她身着着一身男装,头发高高束起一个马尾,英姿飒爽。
只是那张原本白 皙的脸颊,也因为在沧州城整日风吹日晒,天寒地冻变的黝黑,上面还泛着红红的血丝。
那双手不再细腻,手心被缰绳磨的很是粗糙,手背上布满了冻疮。
这段时日,宜光在那里确实吃了不少苦。
“宜光,你让朕说你什么好呢?”景和帝起身,扬起的手刚要抬起,却被韩光阻拦了下来。
明明公主殿下立了大功,景和帝为何还要惩罚于他。
“韩将军,父皇要惩罚我,那是父皇的事情,还请您不要插手,这件事情确实是我擅作主张,擅自调动了西北的士兵,又插手了前朝的正事,甚至是沧州城的军政,实在是不符合规矩,父皇想要惩罚也是正常,儿臣甘愿受罚。”
宜光跪在地上,目光执拗。
哪怕明明是她一心为了百姓,为了澧朝,父皇也依旧不能网开一面。
只因她是母后的女儿,更因为她是一个女子,所以就对她存了这样大的偏见。
这种结果,宜光早就已经想到了。
“陛下,公主殿下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沧州城的百姓啊,如果当时不是他去西北调动了谢家军,那现在沧州城已经被南疆的士兵给占领了,而且在沧州,很多事情都是殿下商议的,她纵使犯了错,可她立下的大功也要比她犯的错多的多啊。”韩光皱着眼眉,不忍看宜光就这样受罚。
没有这个道理。
就算今日站在他眼前的人是一国之君,那他也必须为宜光说话。
“罢了,你这孩子确实比旁人多了些勇气,哪怕是朝中的大臣都不敢擅自去西北调动军令,你还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做到这个份上。如果这次不是谢家军支援的及时,那你这条小命也葬送在沧州城了你知不知道?”景和帝垂首,语气有些重。
“父皇能眼睁睁的看着沧州城的百姓受难,儿臣可做不到。”本来这件事情景和帝心中的怒火已经消散,甚至觉得自己这个女儿成长,既然能当下如此的重任,
可当他听宜光说完这样一句话之后,他也瞬间气的怒目圆睁。
所以宜光这意思,是在说他的决策有问题?!
是在质疑他的父皇狠心抛弃沧州城的百姓?!
就是她作为一个儿女能够说出来的话吗?
“放肆!”
景和帝的巴掌最后还是落在了宜光的脸上。
清脆的响声回荡在整个大殿之中,本就舟车劳顿的她,直接被这一巴掌打坐在了地上。
宜光用手捂着脸颊,眼底却没有丝毫的怯意。
她不害怕,她今日就是要说出实情,就是要让父皇知道他之前做的选择是多么的错误。
“朕养育你这么多年,难道就是听你说这些话的?你这个不孝之子,不要以为你做了一些什么好事,朕就拿你没办法!”景和帝的怒火生的有些太快,就连韩光都不明白为什么陛下要如此做?
只因为宜光是个公主而非皇子?
那这样也太有失偏颇了。
“陛下……”
韩光还想要说话,却被一旁的高内侍阻拦:“韩将军,您立下如此大功本应受到奖赏,但你怎么说也是没有陛下的手令就擅自调动谢家军,这还是要罚的。”
他是宫中的老人,很多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景和帝不过是借着由头教训一下宜光罢了。
更是要给她点压迫感,让她以后不敢行此事。
“父皇不要惩罚韩将军,他之所以做这些都是被我逼迫的,如果父皇要罚,那就罚我一人好了。”宜光伏首,行了跪拜大礼。
这件事情确实是她一人为之,又怎么能够把韩将军也牵扯进来呢?
况且这件事情明显就是父皇针对她,她早该料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结局。
“朕确实是要罚你。”景和帝坐在龙椅上,睥睨着固执的宜光。
她的母亲平日里生性温柔,怎么就会生出来这样倔强的一个孩子。
“不过还不是现在,朕是想问你,谢小将军现在所在何处?”他其实也奇怪,为什么谢侯爷和谢迁这一次没有同他们一起回来。
既然已经大获全胜,那就证明谢迁和谢侯爷应该没出什么事情。
所以之前传回京城当中的消息应该也是假的。
“谢侯爷和而谢小将军的行踪儿臣确实不知,父皇就算问儿臣,儿臣也没办法回答你。”宜光冷静的回答。
这件事情她确实不知,现在就连谢迁是否还活着她都不敢保证。
只能欺骗自己谢迁可能是还有别的事情要做,所以没有及时的回到京城。
“罢了,你先下去吧,等有了具体的消息朕在询问你,来人啊,颁诏书,韩将军虽然擅自调动军权,但毕竟因为有你才得以守下了沧州,而且你的功大于过,朕应该奖赏你。”景和帝沉声说道。
“陛下也不必急着现在就奖赏,如果谢侯爷和谢小将军回来了再论功行赏也不迟,毕竟之前都是他们一直苦苦守候在沧州城,若是没有他们的坚守,我们西北的这些谢家军也根本没有办法攻克难题。”韩光可是一直跟在谢侯爷身边的人,所以谢侯爷对他的恩情他时刻谨记,这个时候又怎么可能忘恩负义,自己把这些好处全部都揽下呢。
“你们谢家军的人还真是一个比一个忠心耿耿啊,朕身边如果要是有这样的人,这朝堂之中应该也不会有那么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吧。”景和帝不由得感叹,也不知道是发自内心所言,还是想要点明什么。
“谁说陛下身边没有忠心耿耿之人,那傅少师以末将来看,就对陛下您忠心的很,为了能够拿到兵符,他甚至不惜拿沧州城百姓的性命要挟我们呢。”韩光现在同傅疏已经是死对头了,他不会放过这次讨伐傅疏的机会。
自然要在圣上面前委婉的点明一二。
至于惩不惩罚,追不追究,那还要看景和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