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帝没有说话,只是上下打量着这个自己从来都没有正眼看过的女儿。
从前觉得她蠢笨,觉得她胆小,可如今才发现,她好像也有这样细致入微的一面。
所以从前,是他对自己这个女儿太过忽视了吗。
宜光见景和帝也没了下文,思索片刻:“父皇应该是在想,儿臣是怎么清楚的这件事情的吧,其实并非是儿臣心中了然,只是宫内的流言蜚语太多,难免也会让旁人听到一些。”
她说的也不甚清楚,但是自己这话,应该足够让景和帝心下明了了。
“行了,这件事情朕会考虑的,倒是你,平日里多少也要稍微尊敬一些淑妃,她毕竟也是你的长辈,你若频繁和她作对,难免让她心中不快。”
景和帝语重心长的说道,似乎是想着借这个机会调节一下她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宜光眸光冷凝,心中只觉得嘲讽。
单单只是心中不快吗?只怕恨不得将她碎尸万段呢。
若是景和帝某一天发现,同自己朝夕相处的人竟然也是个手上沾满了鲜血的人,到时候他又会作何想法呢。
“儿臣明白,儿臣先告退了。”
宜光又再次行了一礼,准备退下。
可好巧不巧的是,这个时候,刚好祁玉在门外,请求进见圣上。
倒也是冤家路窄。
宜光还未等离开,内侍就已经领着祁玉进了太和殿。
“臣,参见陛下。”祁玉躬身,行了一礼,看起来像有要事。
“祁爱卿,你怎么过来了,可是有什么事?”
景和帝皱着眼眉问道。
他此刻却是有些担心,祁玉这是为了立后一事而来。
其实对于立后一事,一开始他也是不太赞同的,毕竟皇后刚刚离世,若是就这么急不可耐的立了淑妃为后,这实在不是个明智的办法。
可是淑妃逼迫的紧,自己又已经口头答应过淑妃,要是就这么反悔,倒是不像君王作为。
他看了一眼宜光,见她并没有离开,不知她要作何。
“臣今日来,自然是为立后一事。”祁玉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旁的宜光,一字一句说道。
宜光冷笑,看来这太和殿也有祁玉的人?
否则怎么可能自己前脚刚刚说完这件事情,祁玉后脚就匆忙赶到,无非就是担心皇上会听信她的话,延迟立后罢了。
两个人目光相对,这也是他们二人第一次正面交锋。
这个害了崔氏满门的罪魁祸首如今就在她的面前,她确实恨不得直接杀了他。
“此事朕也有想过……”
景和帝犹豫了一下,却迟迟都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宜光见状,也无须再继续缄默。
毕竟机会都送到自己眼前来了,她不珍惜也不是那么回事。
“祁丞相,立后一事,我倒是有个不错的人选。”宜光话锋一转,就连景和帝的眼神都不由得多了些异样。
“哦?眼前这位应该就是九殿下吧,您平日里深居简出,臣还是第一次得见殿下呢。”
祁玉冷眼看着宜光,也不知道她这又要弄什么幺蛾子。
之前他就已经听宜若说过,这个宜光心思深沉,城府又深,十分不好对付。
今日她能够到太和殿说这立后一事,就可见宜若并没有说错。
“祁丞相没有见过我那不重要,只不过淑妃娘娘在后宫掌权如此之久,又为我们辛劳多年,如今立她为后定然是深得民心的。”
宜光破天荒的把这夸赞的词语都用在了淑妃的身上,就连祁玉都不知道,她这是要做什么。
难不成是想开了,所以才出言故意讨好他们祁家的?
“臣,也正有此意,所以臣今日前来,就是想请陛下下旨,立臣的二妹淑妃娘娘为后!”
祁玉也是借着这个机会把此话说出了口。
景和帝冷眼注视着座椅下的祁玉,似是也感受到了他的狼子野心。
他们祁家的人这么着急,到底是在害怕什么?
到底又在筹谋些什么。
“立淑妃娘娘为后,当然是众望所归,只不过……”宜光停顿了下来,神情也多了几分忧愁。
“只不过最近这传言实在是不堪入耳,所以祁丞相何不再让淑妃娘娘等上一段时日,总归这凤位放在那里也不能跑。”
见祁玉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宜光这才开口,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想要在这个风口浪尖立淑妃为后,他想都别想。
“你不过是一个后宫的公主,前朝议证,你如何干涉啊?”
祁玉冷声质问,但奈何陛下也在,他这个话也不敢说的太难听。
“可立后一事并非单纯是前朝的政事,也是后宫之事啊,况且母后才走七日有余,这冒失的立淑妃娘娘为后,不仅仅是朝臣,就连百姓也会觉得草率吧。”
宜光眉眼带着几分恨意。
他这就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祁玉脸色一变,对宜光的频繁插手有些布满。
“我的意思是,现在并不是立后的最好时机,想来祁承相应该也不急于这一时吧。”她嘴角带笑,若是这个时候祁玉再拒绝,她就更有理由让众人看到祁玉的心思。
况且祁玉那么聪明的人,怎么可能因为一时心急而在陛下这里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呢。
“也是,朕这几日思前想后也觉得,若是早早立后,可能会引来非议,所以此事拖延一段时日也不是不可。”
这一次,景和帝终于发话,没有反驳宜光的意思。
毕竟这件事情也关乎到他自己的声誉,所以行事之前,景和帝自然也要想想什么事情他应该做,什么事情他不该做。
“既然陛下都下了命令,那臣听从便是。”
祁玉的面色有些难看,但又不好表现的太过。
他盯着宜光,只把眼前这丫头视为眼中钉。
“那儿臣就不在这里叨扰陛下了。”宜光知道自己的计划此时奏了效,自然也不愿把时间再浪费在这里。
可临行之前,祁玉却喊住了宜光:“九殿下如此聪慧,不知可有什么心仪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