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别耽误我拿第一!”吴宇冷声喝道,直接绕过了两个人,进入到比试场地去。
江鸿气的牙痒痒,拳头都捏紧了,下人连忙劝着:“公子,这可是收徒大典呐!您消消气!等咱赢了,再收拾他!”
要不是收徒大典,他非要打得吴宇满地找牙不可!
江鸿长舒一口气,将怒火压了下去。
一个穷鬼妄想赢?绝对不可能,卓远大师的徒弟必定是他江鸿的!
吴宇走到了比试场地,已然摆放好了桌椅,都是按照报名人数准备的。
在场地的最前方,是一把精致的木椅,看起来十分的尊贵,两侧同样摆放了桌椅,只不过相比于最中间的椅子,显得稍差一些。
一看就是给卓远大师等人准备的坐席。
“卓远大师在哪儿呢?人都来的差不多了,怎么还没看见呐?”
“是啊,我来的早,看了一圈都没看见人,就算当不上徒弟,好歹让我见一见呐!”
有人四处张望,始终没有看到卓远大师的身影。
“你们觉得谁能成为卓远大师的徒弟?”
围观的人群里,有人好奇的发问,在上面坐着参加比试的人大多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那肯定是京城的赵睿达赵公子啊!”
“我看周天纵也不错!”
“应该是京城的林霄林公子才是!”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猜测着,各有各的说法,似乎都很有道理。
“哎?你们说的可能都对,要知道,此次的收徒大典可是要比试三天的!每天的比试内容大不相同!”这时一位年纪较大的人故弄玄虚的发言道。
“高老,你有什么见解?”旁边的人好奇发问。
刚刚说话的人,是在荣平州的智者,高嵩,向来是喜欢分析,说的东西,大多都是准的。
所有人的眼睛直放光,都竖起了耳朵,等着高嵩详细说说。
“这比试的内容虽然没有公布,但无非就是那几样东西。”高嵩的声音缓缓的说道,语气很慢,“若是比作画,应当是永泽州的苏阳冰!”
“若是比书法,那就是京城的赵睿达!”
“若是比诗词歌赋,赵睿达和安阳州的周天纵都有可能会拔得头筹!”
“……”
高嵩一口气说了好多,也说了很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将各位公子的长处都告知了众人。
“这么一说,谁都有可能得头名,具体要看卓远大师要考什么了!”有人听出了其中的意味。
“没错,就是如此!”高嵩肯定道。
就在众人还在议论纷纷的时候,已经到了比试的时间,只见一位老者走上了台,大家看着都很面熟。
就是当日负责报名的老者!
“这就是卓远大师么?”有人好奇的发问,在场的众人大多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并不知道卓远大师的真容如何。
“应该吧?你看他都站在台上了。”
众人猜测着。
其实不然,这位老者名叫苏进,不过是跟在卓远大师贴身管事罢了,但论起才学来,他也不差,毕竟跟在卓远大师身边多年,多少是学到一些皮毛的。
在外面,他算是卓远大师的一个发言人。
老者站在台上,顺了下长长的胡须,转而面色严肃起来,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卓远大师的收徒大典为期三日,今日的内容是比书法,正所谓字品如人品,各位认真待之。”
吴宇坐下来,就观察到了每张桌上都放置了文房四宝,果然不是白准备的,竟然是比试书法。
在这方面吴宇也颇有研究,无论是草书还是隶书等等,他都可以写出来,所以这场比试的头名他志在必得!
围观的人听说要比书法,不禁给高嵩竖起了大拇指,“高老果然不同凡响,这都能猜中!”
“看来今日比试的头名就是赵睿达了!”
赵睿达心中不由窃喜,他本就喜静,书法是从他刚能拿起笔时,就一直在练的,时至今日已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场的众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
看来,此次比试,他已经抢占了先机!
赵睿达嘴角上扬,微微一笑,面色和悦,不骄不躁的开始磨墨。
紧接着,苏进又道:“这有一篇卓远大师著作的文章,各位抄写即可。”
苏进说完话之后,就在主位的右手边落座下来,却迟迟不见应当坐在主位上的卓远大师。
抄写?这么简单?甚至连自由发挥都不用?
这卓远大师只看字?
吴宇心里泛着嘀咕,只觉得这种比试未免太小儿科了些,在场的都是文人,写字谁不会?
只是,要想让卓远大师看一眼,就能抓住其眼球着实不是易事。
此话一出,在场的众人都激动了,如此一来,此次比试倒是简单的多了,只要写好就行。
突然有一行人,将卓远老师的文章推到众人面前,众人定睛一看,大惊失色。
“怎么这么多字啊?”有人忍不住小声的吐槽道。
卓远大师这篇《君子论》可谓是长篇大论,至少有千字了。
一般喜欢练书法的人,也不过是写写诗句罢了,这么长篇大论还怎么看书法?
多数人都已经开始苦恼了,只有少数人自信提笔就写。
不过是千字的文章,对赵睿达来说不在话下,他生在书香门第,自小为了饱读诗书抄写了无数文章,早就练就了持久的耐性,哪怕是坐在这儿一天都没问题。
赵睿达的动作很轻,一举一动都透露出他的素养,他左手扶住衣袖,右手执笔沾墨,在纸上写字的动作可谓是行云流水,毫不含糊。
每一笔他都很谨慎,不留一处错误。
吴宇细细的读了一下君子论的内容,不由一笑。
卓远大师的行文虽然啰嗦些,但其中的大道理都将的很清楚,无非是告诉各位如何才算是君子。
这倒是很有趣,抄写的同时还要被素未谋面的卓远大师给说教一番。
只是抄写一遍,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之所以选择如此长篇大论的文章,也是再考验考生的心性如何,是否有耐心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