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天才的世界,你们不懂
胖胖的云2025-09-26 19:002,054

  因参观教学楼,参观刊印局,给两人的震撼太大,以至于郁临风几次提到教材,两人都没什么反应。

  此时又听到郁临风提起,荀爽不禁问道:“你说的教材,到底是什么?”

  “就是供学生们上课时对着学习的课本。”

  “不就这些就可以了吗?”司马徽扬了扬手中的书。

  “先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学校会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

  小学都是从六七岁的小孩开始教。这些书对他们来说,深奥了一些。

  所以我们需要由浅入深,教他们基本的认字,写字及一些浅显的人生道理与大自然规律。”

  荀爽及马司徽面面相觑,你说的能听得懂,但为啥连我们都感觉到无比高深?

  以前只认为让学生们多读书,自然就能慢慢明白书中的意思。

  教了一辈子书,才知道教学生还有这么多讲究。

  几人回到了书房,荀爽及司马徽想了一路,也对郁临风说的教材毫无头绪。

  郁临风道:“两位先生,其实就是编成一些朗朗上口的文章或者诗,让学生们容易记住,从而学会认识这些字,才好去学更加深奥的四书五经。”

  荀爽皱了皱眉:“自己编?编书倒是行,但你所说的编出一部让六七岁小孩子容易记住的文章,也太难了吧?”

  “不难呀,就比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类的。”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司马徽只听这八个字,就感觉很有意思。

  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

  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真的既能让学生懂一些知识,又朗朗上口,通俗易记。

  荀爽问:“下面呢?”

  “什么下面?”

  “你这两句下面呢?”

  “我只是打个比喻,你们照这样的编出来就行了。”

  司马徽道:“行了,我们两个老头子懒得去想,你干脆编出来算了。”

  郁临风......我是真的想低调一些,你们为啥苦苦想逼?

  无奈铺开一张大的宣纸,写下了《千字文》三个大字。

  千字文?两人被这个名字就震惊了一下。

  然后见郁临风起笔,果然第一句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然后一路写下去,两人越看越惊奇。

  这整篇文章,全是四字一句,还真是朗朗上口,通俗易记。

  良久,郁临风方才写完一千个字,将笔搁下,揉了揉发酸的手腕。

  好长时间没一次性写过这么多字,我太难了!

  而荀爽和司马徽两人,却盯着这篇《千字文》,从头读到尾。

  整篇文章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并且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

  最主要的,两人一路看下来发现,郁临风所写的一千个字,一个字都没有重复!

  司马徽如喝了一大坛高度美酒,站在桌了边摇晃着脑袋,如痴如醉。

  读一句,咂两口,赞一句:“妙!大妙!”

  荀爽问:“郁家小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郁临风背着手,仰天长叹:“天才的世界,你们不懂!”

  将荀爽噎得不轻,嘴唇动了动,偏偏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

  不说他诗词才华,就凭这篇千字文,称他为天才真不为过。

  司马徽突然问道:“郁小子,布射僚丸中的僚丸应该说的是宜僚,但布射说的是谁?还有钧巧任钓中钧巧是指什么?”

  “这......”郁临风突然间愣了下。

  千字文本来出自南北朝,里面有一些人物典故,此时还没有。

  “布射说的是我师伯的一个弟子,擅长射箭。钧巧是说我手下一个叫马均的,是个能工巧匠,他正在做一种灌溉用的水车,以后能造福大汉百姓。”

  心中暗自抹了把汗水,内内滴,古人就喜欢较真,你读着过瘾不就好了,带什么脑子呀?

  吕布反正以后会出来,这个马均,呆会还得安排人去找。

  得亏司马徽提醒,马均也确实是个人才,早点找出来有好处。

  荀爽及司马徽似乎懂了,人都是有私心的,写出这么厉害的一篇文章,帮自己人吹吹牛名传千古,无伤大雅。

  若自己写,肯定也会把家族内有名的人写几个上去。

  司马徽突然又笑着对郁临风道:“郁小子,你说的教材,有文章和诗。这文章有了,不如诗也顺便写出来吧。”

  荀爽眼前一亮,赶紧附和:“对,一事不烦二主。千字文你都是信手拈来,写诗对你来说如吃饭喝水,何必要我们两个老家伙再费脑筋?”

  郁临风没好气道:“两位先生,我马上要成亲了,还好多事呢。再说那学校校长到时可是你们二人,这些事是你们分内之事,哪有全部要我来操心的道理。”

  荀爽:“行啦,不就是娶个亲吗。你都说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成亲这种小事怎么能跟教育大事相比?再说了,不就是个女子吗,她又飞不了。就算是飞了,我荀家十倍赔你,二代三代没定亲的,你看上的随便挑!”

  郁临风......我是那种贪恋女色的人吗?

  我只是没女人活不下去而已!

  “行,我写,但一时之间想不出那么多。”

  司马徽呵呵一笑:“没关系,我们不急,就在这喝茶陪你。你随便写个十首出来就行了。”

  你当写诗真是喝水呀?

  还好我是抄诗的。

  “十首是吧?好!写完别再烦我!”

  又铺开一张纸,提笔开写。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离离原上草......

  床前明月光......

  春眠不觉晓......

  锄禾日当午......

  慈母手中线......

  白日依山尽......

  三更灯火五更鸡......

  劝君莫惜金缕衣......

  古人学问无遗力......

  碧玉妆成一树高......

  竹外桃花三两枝......

  好像差不多了,数了数:“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写顺手了,多写了两首,先将就用吧。”

  说完,赶紧跑出了书房。

  再呆下去,怕脑袋里剩下的那点油水,都得被他们榨干。

  留下荀爽和司马徽愣在书房内,盯着桌子上的这张宣纸,半晌无语。

  对这小子来说,写诗怎么真如喝水一般容易?

  这么多经典的诗句,他是怎么瞬间就想了出来的?

  难道真如他所说,天才的世界,不是咱们这些愚夫能懂的?

继续阅读:第187章 于吉指点董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黄天当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