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还请李彦大人留下墨宝
可爱的小胖纸2023-11-20 20:412,053

     李彦听完辨才的话,思索一阵,倒也点头。

   “好吧,你倒是说说,让本状元给你写什么?”

   “事先说好,太长的可不行啊。”

   辨才连忙点头。

   “李彦大人放心,贫僧也不是贪心不足的,哪里会对您提过分的要求……”

   他迟疑一下,然后才开口:

   “李彦大人,既然这【兰亭集序】是为了集会所写的序文,不如您也为今日的文会,写一篇序文,送给老衲?”

   听到辨才这话,李彦无语摇头。

   “你这还不叫过分的要求?”

   “今天的这文会,开了跟没开一样,你让本状元怎么写这个序文。”

   “总不能尬吹你们永欣寺吧?”

   其实辨才和尚就是这个意思。

   但既然李彦点出来了,他也不能真的点头。

   不然就太不要脸了。

   再说了,万一李彦一生气,不给他写了呢?

   辨才只能小心翼翼:“那李彦大人,您看写点什么好?”

   李彦思索片刻,突然眼前一亮。

   “这序文倒还是能写,只是不能绕着你们永欣寺写。”

   他小手一挥:“让人拿笔墨纸砚来!”

   辨才见李彦终于同意,眼中满是兴奋。

   但他年纪大了,再加上今天大悲大喜,心情剧烈波动。

   倒也不好再跑腿。

   他回头对着中年和尚说道:“快去,把庙中珍藏拿来!”

   中年和尚点头,立刻跑到远处,继续吩咐下去。

   而远处,剩下的文人和乡绅,看见这场景也有些好奇,凑到中年和尚身旁,小声问道:

   “这位和尚,不知道刚才方丈和李彦大人,都说了什么。”

   “您又派那几个小和尚,出去拿什么?”

   中年和尚听完,哈哈大笑,倒是没有瞒着他们。

   毕竟辨才得到李彦的真迹之后,肯定也要拿出来给本寺扬名。

   不如现在就让他们知道此事。

   “我家主持方丈,和李彦大人一见如故。”

   “打算用我们寺中的一样珍藏,换取李彦大人的真迹手书。”

   周围的人听到这话,都在心里盘算。

   “我们平日,也没听说过这永欣寺中,有什么宝贝。”

   “就算有几样珍藏,也肯定比不上李彦大人的亲笔真迹。”

   “而李彦大人却愿意交换……”

   许多人干脆叹气。

   然后冲着李彦的方向拱手。

   “李彦大人年龄虽小,心胸却大。”

   “看来市面上的传言,也不能尽信。”

   “他们都说李彦大人有些贪财,这全都是一派胡言!”

   “这么大气的人,怎么可能贪财呢?”

   中年和尚听到这话,哭笑不得,面色复杂的点头。

   而更远几步的校尉,都快哭出声来。

   心中不停叹气。

   “你们说这话,不过是不知道永欣寺的家底!”

   他刚才也听到了,那中年和尚的话,只是一个瞬间,就反应过来。

   这是老和尚主动出击,要把手中的烫手山芋,换点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狠狠一跺脚。

   “你们要是知道,那个老和尚是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来换李彦大人的真迹。”

   “看你们还说不说,李彦大人又这么大气了!”

   而周围的人,见他这摇头晃脑的样子。

   还以为他刚才和河道兵交手时,受了什么内伤。

   不由得凑过来,关心地问道:

   “校尉大人,我们用不用叫个医生过来?”

   “您今日保护了李彦大人,也算为朝廷立下大功。”

   “陛下知道后,肯定重赏您。”

   “是啊,您要是有伤,可得赶紧治疗,不然陛下知道后,也还要怪您不知道爱惜身体呢。”

   校尉听到这里,两眼一黑。

   “陛下还要重赏我?”

   “不重罚我就算了。”

   周围见状,先是把他扶起来,然后一头雾水。

   “今天这到底是怎么了?刚才那辨才方丈,也是突然向后倒,差点摔出个好歹。”

   “现在这校尉怎么也往后摔?”

   而一旁的刘侍卫,却只是摇头微笑。

   他对于这内情,可是再清楚不过。

   刘侍卫用同情的目光,看着那校尉,心里摇头。

   “哎,他为了完成皇命,故意模糊李彦的身份,好让徐总管下死力气帮忙。”

   “最后搞成这样子……”

   “等他回京之后,可没有好果子吃了。”

   这时,庙中的小和尚,又一溜烟地赶忙小跑进来。

   刚才他们得了吩咐之后,不敢耽搁,立刻跑到书房,拿出辨才珍藏的藏经纸,回到院中。

   更有几个和尚,拿来抹布水桶。

   将刚才李彦踩过的桌子,好生擦干净之后。

   才又搬过来,然后把藏经纸,给铺到桌面上。

   郑玫在一旁看着,眼中倒是冒出几丝兴奋。

   “这莫非就是你们永欣寺,自行制造的藏经纸?”

   另一边的刘金刚闻言,立刻点头。

   他和辨才交好,多次拜访永欣寺,对此倒是毫不陌生。

   “这确实是他们寺的藏经纸,这纸十分上乘,就是放在整个江南,也是一等一的。”

   南北朝以来,江南佛学兴盛。

   各地寺庙都自行造纸,用来抄写佛经。

   其中一些寺庙造的纸张,不仅用料上乘,工艺也十分高超。

   逐渐成为奢侈品。

   随着天长地久,那些寺庙自己的造纸手艺失传,这些纸张就成了珍品。

   价格比黄金还贵得多。

   后世有位非常喜欢在书画珍宝上,盖上自己印章的皇帝。

   他也搞不到崭新的藏经纸。

   只能把写过一面的金粟山纸,给翻过来,在背面题字。

   可见这里面的珍贵。

   而此时小和尚拿来的藏经纸,倒还真如刘金刚所说。

   甚至比金粟山纸还好不少。

   这时,辨才和尚也看见这场面。

   他主动拉着李彦,回到人群之中。

   “李彦大人,请。”

   李彦见状,满意一笑。

   纵身跳起,站到椅子上,然后才捉起毛笔,挥毫泼墨。

   笔走龙蛇间,一篇大作逐渐成型。

   眼见李彦落笔,许多人再次钻过卫兵,靠了回来。

   尤其是那些在钱塘城,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

   他们一开始就没有离开院子。

   此时近水楼天,直接靠到近前。

   而远处的人虽然好奇,但却不敢往前挤,生怕打扰到李彦。

   内圈的人,也小心翼翼,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儿声音,踮起脚尖偷眼细看。

  但只是一眼,就被惊到说不出话来。

  

继续阅读:第二百七十六章 钱塘来了个李状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