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目录
第二百四十四章 李彦大人,你到底要去哪儿汴河上,来往行商众多。
到了渡口处,行商聚到一起,小声议论起来。
“最近这又是怎么了,运河两岸的衙门,总是派人巡查。”
有人开口问话。
“他们这么到处搜查,害得我们速度都快不起来。”
“要知道,咱们这船上,可是送去京城的粮食。”
“要是误了事情,谁来负这个责任?”
有人开了头,其他客商,也都抱怨起来。
“说起来,也就是这十几天的事情。”
“听说是洛阳那边,河道总管下的令,说是要缉拿什么朝廷钦犯。”
“这真是搞笑,咱们大唐最近也没有大案,哪里来的钦犯?”
客商们抱怨一阵,倒也无可奈何。
只能再回到码头,提前赔上笑脸,希望沿途检查的卫兵,能高抬贵手。
商船不远处,一艘快船上。
几个千牛卫站在一起。
他们虽然有快船,但却不敢无脑南下。
因为他们也不清楚,这李彦的目的地是在哪里。
生怕一个不小心,自己追过头了,反而误事。
于是他们停靠在这个码头,本想找就近的官府,打听一下情况。
但还没下船,就听到客商们的抱怨。
几个千牛卫对视一眼。
对领头的校尉拱手:
“将军,那个徐总管,是不是做的有点儿过火了?”
“是啊,咱们此行虽然不能暴露本意,但毕竟追踪的,是李彦大人。”
“让他们这么胡搞,就算真的堵住李彦大人,到时候恐怕也会有误会。”
“万一这些卫兵,真是用着捉拿钦犯的法子,去对付李彦大人,万一他小人家出个好歹……”
听到下属的话,领头的校尉一阵摇头。
“呵呵,就算调集上百千牛卫,估计都拦不下李彦大人。”
“凭着这些河道上的卫兵,难道就能奈何得了他?”
“放心吧,他们这么一闹,倒也是好事,算是让各处客商,都知道了这么件事情。”
“这些客商为了这运河,早日正常起来,也会用心查探。”
“一旦发现李彦大人的动向,到时候也会向朝廷通报情况的。”
听到自家校尉的话,那几个千牛卫,也放松下来。
“校尉这话,倒是没错。”
“突厥十几万大军,都拦不住李彦。”
“就凭这些河道卫兵,自然更是不行,顶多能迟滞一下他的行动。”
“刚才确实是我们多虑了。”
几人言语之间,都在感叹李彦的本事。
过了一阵,几人见远处跑来一个千牛卫同伴。
正是他们刚刚才派出去,找本地官府问话的。
见他回来,几人赶忙围上去。
“怎么样,有消息了吗?”
那人一阵摇头。
“哎,我仔细问过,最近确实没有一行三人,在此地盘桓。”
“说明李彦大人一行,要么就是没有进城,要么就是早就上岸,开始走陆路了。”
听到那人回话,为首的校尉,想也不想,直接摇头。
“李彦一行的客船,也是在渡口租的,而且船上的船夫等人,也都是雇佣而来。”
“李彦大人若是舍弃船只,这些船夫没了雇主,肯定又在附近接活,或者回转洛阳。”
“总之是一定会被我们发现的。”
“既然咱们没有找到这些人,就说明李彦大人还在坐船,而且在继续前进。”
听到校尉的话,几个千牛卫都一阵叹服。
“将军果然心思敏捷,难怪能做到校尉。”
那校尉一摆手:“行了,别拍我的马屁了!”
他随手指了个人。
“你留在此处,准备接应后边赶上来的兄弟。”
“剩下的人,跟我继续追下去。”
“哎,真是不知道,李彦大人的目的地,到底是何处。”
就在这校尉问话的同时。
前方数百里的河道处。
李彦雇佣的船夫,也问出了同样的话。
“这位少爷,不知道您到底要往何处去?”
“这再往前走,可就出了汴河了。”
华夏先民在中原一带耕种,已有数千年历史。
到春秋战国的时候,土地经过千年开垦,地力已经有些不足,非得借助水利工程不可。
中原各国,就开始兴修水利。
譬如历史赫赫有名的鸿沟,就是魏国的杰作。
当年前朝杨广,修建大运河时,就大量借用这些古时候的水利河道。
其中借用最多的,就是古汴渠。
等到大唐建立之后,杨广钦定的通济渠,这名字就逐渐被废弃。
大唐百姓,就重新把它称作汴渠,或者汴河。
这船夫的意思,倒也很简单。
出了汴水,就到了长江。
得加钱!
李彦对此,自然极为敏感。
一下子皱起小眉头。
“船夫老哥,咱们不是早就说好了,这包船的花费?”
“你怎么半道要加钱呢!”
船夫听到李彦说话挺客气,倒也赔笑点头。
但是这钱,该加还是得加的。
“少爷,咱们当初可不知道,您要走这么远的路啊。”
船夫感叹一声。
“我们当时,听您这一行,都是中原口音,还以为你们是回家探亲。”
“顶多在运河上,走个三五百里路,所以才定了个低价。”
“谁知道您这一路,竟然是往江南去了!”
“这路程增加,花费也水涨船高啊。”
船夫这话,倒也不是瞎说。
王重信是灵宝人,郑玫是荥阳人。
李彦在长安待久了,现在也说大唐官话。
他们口音,都算是关内道的,确实与江南大不相同。
而且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儿,确实也是探亲的配置。
所以船夫当初想法,也不能说有错。
李彦听到这里,也微微点头。
他虽然爱财,但也不是铁公鸡,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也不会占这些船夫的便宜。
“行吧,那你跟本状……本少爷说说,到底要加多少钱?”
船夫低头计算一阵,然后才开口:“小的不敢多要,您再给我们三十贯,不管走到哪里,也都够了。”
李彦听完,眼神一眯。
【叮!】
【检测到宿主正在观摩船主算账,领悟行船花费计算!】
李彦在心里一盘算。
发现这船夫开的价钱,倒还十分合理。
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行吧,王重信,你再给他三十贯。”
王重信听到这话,虽然手脚麻利,立刻从包裹里,掏出钱来。
但是脸上,已经有了一丝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