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目录
第二百九十九章 难道还真有阴谋?李世民听完李彦的话,立刻沉思起来。
许久之后,他抬手,召唤来刘侍卫。
“你去叫来户部尚书,让他进宫一趟。”
等刘侍卫走远,李世民才对着李彦笑道:“你这小子,平日不怎么上心,这次倒是挺主动的。”
李彦一挺小胸膛。
“陛下您这话可就没意思了啊,我什么时候不关心国事了?”
李世民没有回话,只是微笑摇头。
过了没多久。
刘侍卫带着户部尚书小跑进来。
李世民张嘴问道:“最近长安城中,粮价情况如何?”
户部尚书歪着脑袋,回想了一下,这才开口:
“回禀陛下,最近的粮价,确实涨了一些,涨幅也有些略高了。”
李世民听到他也这么说,终于认真起来。
“户部,李爱卿对朕说,这粮价上涨,可能是有奸人推动,你是如何看的?”
户部尚书一阵摇头。
“这恐怕不能吧?”
“我长安现在户口数十万,若是想撬动长安的粮价,动用的钱款和粮食,只怕是个天文数字。”
李彦冷笑一下。
“看来户部尚书,还是没做过生意啊。”
“你莫非不知道,这粮价跟粮食总量,并无关系?”
户部尚书听到李彦的话,脸色一沉,十分不高兴。
但他也知道,李彦是皇帝最宠爱的臣子,为了李彦一句话,就能把他急匆匆地召进皇宫。
所以他只能强压怒气:“若是说起做生意,那本官自然比不了李彦大人了!”
这话虽然是服软,但却藏着个软钉子。
所谓士农工商,户部尚书说李彦很会做生意,可不是什么好话。
李彦小嘴巴一撇。
“无农不稳,无商不富,你夸本状元会做生意,那我还谢谢你呢!”
说完这句,李彦才转过头来,对李世民认真解释道:
“陛下,您也知道,当日我家酒楼刚推出葡萄美酒时,一时之间,长安的纨绔和五陵少年,都争先恐后,要品尝这美酒。”
“当时竟让这酒水价格,上涨数倍。”
“但等到事后,我再派人去研究,发现当时市面上要喝酒的人,可没有比库存的酒水,真的多出几倍来。”
“可见这价格,完全是炒起来的。”
户部尚书见李彦东拉西扯,干脆直接开口打断:“李彦大人,您说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彦摇晃着小脑袋。
“户部尚书,难道你还没有明白过来?”
“当日我家酒楼之中,葡萄美酒价格疯涨,会涨到最缺钱的纨绔喝不起为止。”
“若是长安城中缺粮,这粮价就会涨到最穷的百姓饿死为止。”
户部尚书还是摇头。
“李彦大人,这个道理,下官倒是明白,可是咱们长安城,其实不缺粮食啊!”
但这时,李世民已经彻底领悟。
他一拍桌子。
“朕懂了!”
“李爱卿的意思,是长安并不需要真的缺粮,只要百姓都以为会缺粮,就会各自囤积,把粮价炒高。”
“等最贫苦的百姓买不起粮食,那么乱子就要闹起来了!”
即便是李世民都这么说了,户部尚书仍然不太相信:“这个……不能吧?”
李世民冷笑一下,并不回话。
而是回头叫住李彦。
“李爱卿,你来说说,朝廷该如何应对?”
李彦立刻回道:“这倒是容易,只需要从外调集粮食,偷偷运到长安就行了。”
李世民立刻察觉到关键。
“偷偷?”
李彦坏笑。
“正是!”
“如果大张旗鼓的把粮食运来,那幕后黑手知道后,肯定就缩回去了。”
“就是偷偷运来,才会让他自以为得逞人,然后……”
“然后就是引蛇出洞!”李世民一拍巴掌,看着李彦的目光中,满是欣赏。
“朕能得到李彦,真是上天垂青啊。”李世民心中感叹,然后才看向户部尚书。
“户部,你都听到刚才的话了?”
户部见李世民和李彦,这一大一小,在一唱一和,还能说什么?
“臣知道了。”
李世民满意微笑。
“知道就好,你记着从东边调动粮食时,千万不要走漏风声。”
“对了,那个河道的徐总管,上次惹了李彦,李彦却还给他求情,让朕放过他。”
“这次倒是正好让他参与进来。”
户部尚书点头,然后领命而去。
离开大殿时,他回头看了一眼李彦和李世民两人,不住摇头。
“陛下和李彦大人,这也太默契了……”
等他出宫之后,立刻找到徐总管,把这事情跟他一说。
徐总管眉头,立刻皱起。
“事情好像确实有些不对。”
“数日之前,我因为误会了李彦大人的身份,派人在河道上追查钦犯,就发现今年漕运的粮船,数量似乎不太对劲。”
“只是当时,我一门心思在抓钦犯,倒是没太关注这些。”
“不过现在这么一看,倒还真是不对劲!”
听徐总管也这么说,户部尚书终于重视起来。
“莫非真有人在捣鬼?”
徐总管思索一阵,缓缓点头。
“我追到江南时,一路看去,苏湖几个州郡,全是丰收景象,粮仓里都堆满了粮食。”
“而当地官员,也都对大唐十分忠心。”
“所以粮船数量,正常来说,是不该减少的。”
户部尚书听到这里,心中一震:“所以说,既然现在粮船减少,就说明定然是有人在策划阴谋!”
他不由得长叹一声。
“没想到啊,还真让李彦大人给说中了!”
户部尚书脸红起来:“我刚才居然还暗中腹诽李彦大人,这可真是……”
徐总管伸出手:“尚书大人,现在可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赶紧把粮食运过来。”
“而且还得偷偷运过来!”户部尚书加了一句。
徐总管负责漕运,也不是一年两年,只是片刻,就想到了方法。
“这倒是不难,只需要先把粮食运到洛阳。”
“然后再从陆路运到长安就行。”
“这样一来,又能掩人耳目,又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户部尚书挥手:“既然徐总管你都这么说了,我自然是放心的。”
“你放手去办,若是缺钱缺人,直接告诉本官就是。”
徐总管哈哈大笑:“那我可就不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