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目录
第一百三十章 长孙无忌的忌惮接下来几日,因为李彦要准备出京,所以一直未能上朝。
但长孙无忌心中,却一直横着一根刺。
他实在是担心,李彦在憋着什么坏水。
打算在暗地里,给他来一波大的。
于是这一日下朝之后,他随便找了个借口,进宫找到太子。
“太子殿下近来可好啊?”长孙无忌笑呵呵的说道。
李承乾眼前一亮:“舅舅,您今日怎么有时间,进宫来找我?”
一看见长孙无忌来了,李承乾笑呵呵的迎了上去,一把抱住他的大腿。
“舅舅,自从那侯君集死后,已经好久都没有大臣,来找过我了。”
听到太子的话,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波动。
他心中暗道:嗯,朝中大臣都是见风使舵之人。
看来,侯君集的事情也让他们意识到,太子这艘船不太稳固了,所以提前都开始去找后路。
侯君集和太子交好的事情,朝中有不少人都知道。
而他这样的重臣造反,实在是难免令人回想起,当年玄武门之事。
因此他嗯大臣们心中生疑,与太子拉开距离,倒也不算稀奇。
但是这长孙无忌是李承乾的亲舅舅,哪里能看着自己的外甥吃亏?
于是他笑着说道:“太子殿下不必管那些大臣,我不是来见你了吗。”
“对了,今日宫中可有什么新鲜事情?”
李承乾扬起小脑袋,回忆一阵,然后才哭丧着脸说道:
“最近父皇一直让我去读史记,搞得我都没有时间出去玩了,哪里会知道宫中,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我这条腿才刚好,本想着出去好好玩一阵。”
长孙无忌笑着抬起手,放到了太子的脑袋上。
“太子殿下,当日你从马上跌落伤,到了腿脚好不容易才养好,怎么还不知道稳重一些。”
“至于这读史记嘛……”
长孙无忌缓缓点头。
当日魏征上奏折时,他也在一旁看着。
现在皇帝让太子读史书,必然是让他也明智。
“看来陛下都还没有下定决心,一定就要放弃太子。”想到这里,长孙无忌轻轻松了口气。
然后才问道:“对了我记得前几日,李彦曾进过一次宫。”
“我觉得他这次入宫,都给你们讲了些什么?”
李承乾一脸无聊,从身后摸出一把木剑,递给长孙无忌。
“舅舅你看,就是这把木剑。”
“前几日李彦进宫时。送了我们兄弟几人,各自一把木剑。”
说起来得亏李彦送的是木剑,所以太子身边的亲卫,才肯放心让他随身携带。
如果真是换个铁剑,李承乾这会儿,恐怕就要回去翻箱倒柜了。
看到这把木剑,长孙无忌眼神一定,思索良久,也没有说话。
太子见状,却突然笑了起来。
“舅舅,难道你没有明白这把木剑的意思吗?”
“当日老四接过剑后,却立刻就明白了,还冲着李彦道谢呢。”
长孙无忌摇头。
“呵呵,四皇子还真是爱装腔作势。”
“区区一把木剑,又没有前因后果。这不就是在打哑谜吗?”
“若想说出木剑代表的意思,说出十个、百个来都不算什么,但要找到唯一的一个,却是千难万难。”
长孙无忌说到这里,突然倒吸一口凉气。
是啊,如果没有提示,只有一把木剑,那确实是说不出来。
但如果……有提示呢?
万一李彦,早就跟李泰有了联系呢?
他猛地抬起头,认真地盯着太子。
“太子殿下,你跟我仔细说说,最近四皇子李泰,有没有什么奇怪的行为?”
“比如私自出宫?”
李承乾愣了一下,然后摇头。
“前几日,老四听说城中,有一种十分流行的葡萄美酒,打算拉着几个兄弟,一起出宫去。”
“只是看守宫门的侍卫,却十分小心。不肯让他们出去。”
“老四回来之后,还曾抱怨过好几次,说是要让父皇开口,派人送他们出宫。”
“不过后来,不知为何,也就不了了之了。”
“那之后,他倒是没有再提起这事情,应该是没有出过宫吧。”
长孙无忌,却还是摇头。
“四皇子毕竟是皇子,他要是真想出宫,总能找到办法。”
“当日拉着几位兄弟一起出宫,却被侍卫拦下,说不定只是故意做出的障碍法。”
“其实这小子早就偷偷出去过了。”
长孙无忌这话里的意思,本来是想说李泰去找李燕交流过程,但太子却完全没想到这一茬脸上露出怒意。
“哼,老四这个臭小子居然自己偷偷跑出去玩,都不想着带着孤。”
“等本太子下次见到他,一定要把他狠狠地收拾一番。”
说到这里,李承乾撸胳膊挽袖子。
腿伤这段时间,他行动不便,可早就憋坏了。
要是有个机会能活动活动,尤其是欺负一下,他早就看不顺眼的老四。
那可就再好不过了。
一想到自己能把老四的脸打得开花,李承乾更是直接笑了出来。
看着太子那傻乐的模样。
长孙无忌伸出手,直接拉住他。
先不说李泰也是皇后的亲生儿子,也是他的亲外甥,掌心掌背都是肉。
单单说李泰有可能和李彦有联系,现在就不能打草惊蛇。
收拾一个李泰,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指点一下,你可不能这么做。陛下平日难道没有跟你说过兄有弟恭的道理吗?”
长孙无忌,一开始教训他,太子的脸上,就露出不高兴的神色。
“舅舅,你怎么也开始给我讲课了?”
“李彦这个老师才刚要走,您倒是又接茬跟上了。”
听到太子这么说,长孙无忌心中暗自摇头。
“我这外甥还是太年轻,太幼稚。很多事情,都还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若是我又没有我的帮忙,又如何能是李彦那小子的对手?”
“哎这次李彦要出京,也不知道打得什么算盘。”
“只是他到军中效力,也是为国办事,我却不好给他背后使绊子。”
长孙无忌,左右为难,只好拉住太子的手,对他仔细叮嘱道:
“太子殿下,你平日在宫中,还是要多听陛下的话,千万不要惹他生气。”
“平时先生们来给你上课时,你也要认真听讲,仔细读书。”
李承乾挥舞着小手,不耐烦地说道:
“好了好了,本太子知道了,长孙大人不必多言。”
长孙无忌只是稍微一劝,李承乾就换了脸色,连舅舅也不叫了。
长孙无忌心中长叹一声:“你小子可真是个猪队友啊,也不知道你父皇和母后两个如此聪明之人,怎么生出你这么个孩子呢?”
“不管是老四还是老九,可都比你机灵多了。”
“都是一母同胞,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真是可惜,当年……”
“唉,算了,现在想这些也是无用,还是多想想,怎样才能保住承乾的太子之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