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王叔叔登场失败
可爱的小胖纸2023-11-15 17:492,061

      数日后,李彦一行到达钱塘。

   船夫们架着船只,越走越远。

   郑玫靠近李彦。

   “咱们下一步怎么办?”

   李彦一抬眉毛。

   “当然是先去钱塘城住下了,咱们先打听打听,这永欣寺的情况再说。”

   郑玫听完,捂嘴笑了几声。

   “李彦,看你这模样,可有点儿轻车熟路了,你当年在外漂泊,不会也干过没本的买卖吧?”

   李彦送她一个白眼。

   “本状元可没干过,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郑玫连连挥手:“行了,行了,我知道你没干过了。”

   “不过李彦,咱们既然要进城,是不是得换个称呼?”

   “你之前在那些船夫面前,就差点说漏嘴了。”

   “咱们大唐的八岁状元,可只有你李彦一个。”

   “要是让别人听见,你也自称是状元,那只要不是傻子,立刻就能认出,你就是李彦。”

   李彦听完,倒是点头。

   这年头虽然没有照相机和电话,但唐人也会传八卦。

   何况他中状元的过程,过于传奇。

   后续立下的功劳,更是人尽皆知。

   一提起八岁的状元,瞬间就会和李彦联系到一起。

   他倒是还真得注意一些。

   他皱着小眉头,思索一阵,然后才开口:

   “也好,以后你们就叫我李少爷吧。”

   郑玫笑着点头,然后又一次开口。

   “那我是不是也该换个名头?”

   郑玫看着李彦,眼中波光闪动。

   李彦咳嗽一声。

   “嗯,那我就叫你郑姐姐吧。”

   “等进城之后,你重新换回女装吧。”

   听到“姐姐”,郑玫略微有些失望。

   不过转念一想,倒是比直呼其名,有了很大的进步。

   于是她也笑了起来。

   见两人都有了马甲。

   王重信一脸期待。

   “那我呢?我能不能叫做王叔叔?”

   王重信心里,都快乐死了。

   我要是能被李彦叫一声叔叔,以后一辈子都有面子。

   但李彦却狠狠一翻白眼。

   “不行!别的姓,叫一声叔叔也就算了,但这王叔叔……”

   王重信听完,不知道李彦这话,从何说起。

   只当是李彦,不想叫自己叔叔。

   他倒是也没有太生气,毕竟自己,似乎确实不太配。

   于是他退而求其次。

   “那叫我一声老王,总行了吧?”

   李彦小脸上满是无奈。

   “老王也不行!”

   “你换个称呼。”

   王重信这下也无语了。

   “啊,老王也不行?那我叫啥啊?”

   还是郑玫开口。

   “算了,你就还是叫王重信吧,反正你的名声也不大,估计也没人会注意你。”

   “而且你这名字,在我大唐也不算罕见。”

   王重信听完,只能点头。

   “哎,这难得的机会,我都没有混上个马甲。”

   但他无奈之后,也没法说什么。

   只能走在最前头,去钱塘城中,定下酒楼。

   而此时,钱塘的太守,也听到了一些风声。

   “怎么,徐总管那边,又传什么话了?”

   钱塘是大运河的发端,河道总管衙门,虽然在几千里之外。

   但是和钱塘太守关系,却十分密切。

   徐总管刚打定主意,要在大运河上,搜捕所谓的“侯君集余孽”。

   立刻就给自己这个老朋友,送来消息。

   让他也帮忙寻找。

   刘太守坐在椅子上,抬起一只眼皮。

   “跟我说说吧,到底有什么事情?”

   徐总管派来的下人,先是行了个礼,然后才递上徐总管的亲笔信。

   刘太守接过一看,立刻皱起眉头。

   “这信上所说,可是实情?”

   “真有侯君集的家属,沿着运河,一路南逃?”

   那下人连忙点头。

   “不敢欺瞒太守大人,此事千真万确。”

   “是宫中千牛卫,亲口所说!”

   但刘太守听完之后,仍然不太相信。

   “那侯君集可是豳州人,他的家眷,为何要往江南跑?”

   下人他听完之后,倒是一笑。

   仔细解释起来。

   徐总管那边,早已经被功劳蒙蔽了双眼。

   再加上还有千牛卫的“认定”,自然没有丝毫怀疑。

   只会把这事情,当做是真的,然后反向去找原因。

   有了结果,再去找证据,那可是一找一个准。

   下人认真道:“太守大人,最近我大唐不是流行什么传奇,说当年隋末大乱,有个叫虬髯客的壮士。”

   “他本想争霸天下,但却运气不好,最后只能组织船队,去南洋建国。”

   “这些个侯君集余孽,或许就是受了这传奇的影响,也想照做。”

   “跑到江南,正是为了组织船队。”

   太守听完,猛地摇头。

   “一派胡言!”

   “这些市井话本,哪里能当真?再说本官当年,在陛下继位之前,也在天策府任职。”

   “从没听说过,有个叫什么虬髯客的。”

   不过他说完之后,眉头却又皱起。

   所谓病急乱投医。

   若真有所谓的侯君集余孽,他们在大唐,肯定没有好日子过。

   走投无路之下,把这话本当真,想要去南洋讨个前程,也还算合理。

   “罢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刘太守心中,打定了主意。

   “若是没有所谓余孽,我在城中调查,顶多是扰民,也算不上大错。”

   “可万一真有个什么余孽,从我眼皮子底下跑了。”

   “事后朝廷追究起来,那我可就成罪人了!”

   他一拍桌子。

   “来人,立刻去城中各处,张贴告示,就说有一行……”

   他回头,重新看向那下人。

   “他们一行几人?”

   下人立刻低头行礼:“一行三人,两大一小。”

   刘太守点头,回头继续吩咐:“就说有一行三人,两大一小,乃是朝廷钦犯。”

   “若是有人发现他们的踪迹,报告给本太守,必然重重有赏。”

   “但如果隐瞒不报,那就是严加惩罚!”

   刘太守一声令下,钱塘城中,顿时乱了起来。

   许多衙役四处巡视,张贴告示。

   说要捉拿钦犯。

   而此时的李彦他们,却没有丝毫察觉。

   他们在城中找到一处客栈之后,就又租了一辆马车,到江边游玩。

   倒是正好避开了,那些四处搜查的衙役。

   谁让在他们看来,自己捉拿的钦犯,这时候肯定到处躲避,哪里还敢出来游山玩水?

   李彦他们坐在马车上,与衙役们擦肩而过。

   衙役们只是看了马车一眼,就立刻挥手,让他们离开。

  

继续阅读:第二百四十七章 到底谁没长眼睛?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