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历史>大唐:悟性逆天,你才八岁就成了帝师?>目录
第三百零七章 陛下人还挺好呢小太监仍然一脸迷茫。
“几位大人,这官职有什么说道吗?”
文官见状,只好耐着性子给他解释起来。
原来自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
曹操派兵接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力越来越大。
虽然他自己终究没有篡位,但他儿子曹丕,最后却成功上位成功。
曹魏的成功经验,也被后来魏晋南北朝给沿用。
但凡是要篡位的权臣,这第一步,就是做三公,做不到三公,那就开府仪同三司。
得了这官职,最终不一定造反。
但随便一个最终篡位的,基本都得到过这官职。
因此等到大隋建立之后,干脆把这职位给废了。
文官说到这里,苦笑一下。
“陛下当真不是说错了?”
小太监回忆片刻,还是摇头:“我确实没有听错。”
几个文官对视一眼,倒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叹气。
随后起草圣旨,令太监拿回去交给皇帝。
李世民看完之后,满意一笑,随后盖上刚从突厥处,拿回不久的传国玉玺。
“来人,把这诏书颁布下去!”
第二日一早。
因为昨夜有人造反的缘故。
朝廷特意召开大朝会。
李彦接到传令之后,也穿戴整齐,到宫外等候上朝。
这一次,宫外大臣看见李彦来了,全都指指点点。
李彦有些莫名其妙。
“你们这都是看什么呢?”
这时,房玄龄走了过来,对李彦拱手,然后笑着说道:“李彦大人,别来无恙啊?”
“陛下这次,对你可真是厚恩啊。”
李彦小手捏着下巴,抬眼看着房玄龄。
“你这老家伙说什么呢?没头没尾的。”
见李彦还不知情。
房玄龄再次开口:“李彦大人,你还不知道呢?陛下已经下令,封你开府仪同三司啦!”
李彦自然知道这个位置的含金量。
但他的小脸上,却没有任何高兴的表情。
反而一撇嘴。
“这位置有什么好的?还不如给本状元多发几万贯呢!”
听见李彦的话,房玄龄差点摔倒,心中叹气。
“李彦这小子,还是死要钱没够。”
“这开府仪同三司,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官位啊!”
“在他眼里,倒是不如铜钱了。”
这时,大朝会正式开始,李彦还想跟在长孙无忌身后进宫。
但长孙无忌却苦笑着让开,反而让李彦走在最前边。
大唐这次上朝,领头的竟然是个八岁孩童。
这场景,若是让不明内情的人看了,定然让他惊掉下巴。
等朝臣走进大殿之后。
李世民看见最前面的李彦,神色一变,随后很快调整过来。
抢先开口:“昨日有人造反之事,众位爱卿想必已经知道了。”
“朕有感李彦劳苦功高,所以加封他的官职。”
“诸位爱卿,是否有人反对啊?”
大臣们对视一眼,都是苦笑。
若是换个人,他们搜肠刮肚,也总能找出点反对意见。
但面对李彦,这些话,可就都说不出来了。
论功绩,李彦凭着献上两税法和流水线法,便足以名留青史。
若非他年纪不够,就是做个宰相,也不在话下。
看军功,李彦更是威震突厥,甚至比李靖的名头还响亮。
再加上侯君集造反时,李彦就有实打实的救驾之功。
大臣们想到这里,一齐叹气。
“若李彦大人不是才八岁,早就该获封了。”
“哪里还用等到今天?”
“我等实在是无话可说!”
见他们这么说,李世民哈哈大笑。
“如此甚好!”
“既然众位爱卿都没有异议,那就……”
“等等!”李彦突然开口,伸出自己的小手。
“我有异议!”
李世民愣住:“啊?你就什么异议?”
李彦搓着小手:“陛下,咱们打个商量,不如把这官位给折现吧。”
李世民一翻白眼。
“你个臭小子……算了,这官职你还照领不误,等退朝之后,朕另外补给你些宝贝就是。”
李彦听完,兴奋点头。
“哈哈,陛下你人还挺好呢。”
此事过后,李世民又下令,让各地追查世家大族,而且要防备他们狗急跳墙。
对于这些世家的安排,李彦全没有往心里去。
只是心满意足:“哈哈,这下可要发财了。”
等退朝之后,李世民果然没有食言,让李彦拿着一堆珠宝玉石,从宫中离开。
这时,长孙皇后才从另一边转了出来。
“陛下你这次倒是大方。”
李世民摇头。
“哎,不能把彦儿接回来,就只能先这么补偿他了。”
长孙皇后淡淡点头。
“你既然补偿彦儿,妾身就补偿他些别的吧。”
李世民一愣,随后紧张起来:“观音婢,你要做什么?”
长孙皇后摇头:“陛下放心,臣妾既然答应了您,那就不会现在就把实情告诉他。”
“我另有打算。”
李世民这才松了口气。
他知道自家这皇后,最是识大体,既然这么说了,肯定就不会干出格的事情。
“好吧,观音婢,那你就随意吧。”
长孙皇后立刻离开皇宫,抢先一步,来到李彦府上。
等她到时,心中还在窃喜。
若不是李彦要找马车,把珍宝拉回家。
她恐怕还不能先到一步。
李彦府上的人,倒是不认识这位皇后大人。
而长孙皇后,也没有暴露身份的打算。
只是派个侍女进去,说自己是郑玫的亲戚,特意从荥阳赶来。
看门的王重信打量那宫女一眼。
他进京这么长时间,又跟着李彦走南闯北,算是很有见识,一眼就看出这宫女气质不凡。
他又打量长孙皇后的马车,心中暗自点头:“这马车工艺非凡,定然是富贵人家的东西。”
“郑小姐出自五姓七望,她有亲戚嫁到贵族家中,现在来探望她,倒也说得过去。”
“毕竟昨日才有人造反,京中不少人,都心中担忧,她怕郑小姐出事,也是人之常情。”
王重信想到这里,立刻小跑进府,向郑玫通报。
郑玫听完之后,却皱起眉头。
“我什么时候,多出这么一门亲戚来?”
想到这里,她心中一紧:“可别是昨日牵扯进造反的人!”
世家造反,牵连甚广,她们荥阳郑氏虽然没有参与进去,但也不可能真的独善其身。
有几个出嫁的女儿也被牵扯,倒也稀松平常。
郑玫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叹气。
“不管如何,总不能让那人在外边等着,不然事后朝廷追查下来,或许还以为是李彦跟她有牵扯呢。”
“本小姐的事情,可不能牵连到李彦身上!”
她一跺脚,就往门外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