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有学生来上学了,宿舍里没有水龙头,教室外有一排水龙头,方便学生使用。
几人在水龙头旁刷牙洗脸,山里的清晨很凉,有几个刚到学校的孩子却满头大汗,跑到水龙头旁就打开猛喝着水。
工作室中的女孩子宁慧语急忙提醒,“哎,小朋友,这个水不能直接喝的!”
那孩子满脸奇怪地看着她,其他孩子脸上同样带着不解。
“没事,你们去上课吧。”白姣解围。
待到孩子走了,白姣拍了拍宁慧语的肩膀,“水是从山上接下来的,在这些孩子的观念中,没有纯净水的概念。”
这些从小生长在大山中的孩子,不会懂城里人的水分成好多种。
那一瞬,工作室的人有种心灵遭受重击的感觉。
洗漱完毕也没有早餐吃,白姣他们坐在平房的楼顶,看着不断有学生进入学校,从天微亮,到天大亮,八点上课钟声敲响,教室中传来郎朗的读书声。
“震撼吗?”白姣问。
工作室的人不明所以。
“这座学校一共只有六名老师,其中五名没有教师资格证,是从村里拉来的上过学的村民,昨晚我们看到的那位林老师是学校校长,是唯一一位师范毕业的老师。
“周围的山大大小小有数百座,这些孩子就来自那些山中,这是附近唯一一所学校,他们想上学只能走山路到这来。
“家远的,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带着家里给准备的午饭,翻山越岭走好几个小时才能抵达学校,晚上放学再走回去,我们昨天爬的那四个小时,他们每天都要经历。
“那些孩子有些是留守儿童,从出生就留给爷爷奶奶带,有些是单亲家庭,妈妈忍受不了粗鄙家暴的丈夫逃走了,有些甚至没有双亲。
“因为在这大山之中,想挣钱只能做体力活,大把的人在干活中失去生命。很苦是吧?但那些孩子从来不说,他们愿意每天花几个小时在路上跑来上学,因为他们知道读书是他们走出大山的机会。
“我们昨晚见过的那位林老师,也是从山里出去的孩子,考了师范专业回来接手了这个学校,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离开大山。
“可现实很残酷,这个地方太远了,没有老师愿意来任教,学校一度要经营不下去。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是因为林老师和村民们的努力。
“为了孩子们有希望走出大山,林老师免费教学,四处走访请了那五位读过书的村民担任老师,五位老师也没收钱,村民们只能想办法回馈几位老师。
“家里种的谷子、蔬菜、禽肉,都会往学校送,保证了老师们能吃得起饭。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我觉得挺震撼,但不是震撼竟然有地方穷到这种程度,而是生命啊,真自强不息,有的是人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努力地活着。”
白姣的话让工作室的人一片沉寂,林昭昭从楼下走出来,抬头看着他们,饱经风霜的脸上是殷切的期望。
“白老师,我能向孩子们介绍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