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白姣和墨临牵着手漫步在街头,为了不引起轰动,他们外出时的直播设备改成了手机,节目组也尽量隐藏。
也许是隐藏得好,也可能是小县城不知道白姣,倒是没有引起人的围观。
小县城跟白姣记忆中已经很不一样了,穿梭在大街小巷,很难找到跟记忆中重合的街角。
唯一不变的是街头卖的小吃没有变,这里的人尤其爱吃用水果加醋做成的小吃,几乎每个巷子都有小推车摆摊。
白姣买了一小袋,挑了几样水果,原本甜的水果加了醋和一些椒盐,吃起来的味道又酸又辣,墨临吃了一块青芒果,被酸到捂着腮帮子,说什么都不肯再吃第二块。
走着走着到了白姣熟悉的初中路,这小地方也就只有两所初中,一所在隔壁的镇上,一所在县里,她学习成绩好,念的是县里的重点初中。
跟其他地方相比,初中路的变化倒是不大,一整条路清一色的书店文具店奶茶店,还有一些快餐店。
白姣从那些店门前经过,发现老板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不免有些感慨:“这些老板好像都没有变化。”
她原以为这里的日子离她已经很远很远了,如今回来发现竟能清楚地记住那些老店老板的面孔。
“你小时候经常在这玩吗?”墨临问。
白姣指着路的尽头,“尽头就是我以前念的初中,我们初中是寄宿式的,每两周周末能出来两天。每次一放出来,这条街挤满了学生。
“那时候智能机刚普及,放出来之后奶茶店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学生点杯奶茶,在奶茶店蹭WiFi就是一天。
“等到傍晚的时候,家近的同学就回家,家远的同学就回学校。还有这些文具店的老板可会赚钱了,学校不让带手机,他们就开通帮保管手机的业务。
“保管一次收一块钱,需要充电的话另加一块,周末的时候在文具店排队领手机的人,能排到大街上。”
“一块……”墨临重复着这两个字,他这个大少爷,估计都不知道一块是什么钱。
“那时候你也是这样吗?”墨临问。
白姣耸了耸肩,“我那时候连手机都没有。”
墨临陷入沉默,白姣却打开了话匣子,这些事她以前捂得很紧,但墨临可以听。
“没办法家里穷啊,我还挺争气的,每年都能拿到助学金,可以缓解点压力,但伙食费、文具费、资料费啥的,总是不够花的。
“多亏了外婆,说不管多难,她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上学,我才免于年纪轻轻就辍学打工的命运,又哪来的钱买手机。”
其实白姣那时候的日子远比说出来的苦,身边的同学都盼着周末外出,而她最不想的就是周末放假。
从县里回家要坐大巴车,车费来回40元,她舍不得,从来都是住学校里,等放寒暑假才回家。
而且放假学校食堂不开门,在外面吃一碗面也要七八块,周末时她往往买两个馒头就能应付两天。
“你说我当初要是真的上不了学,我现在会不会在你家的电子厂上班?”白姣突发奇想。